天天看點

非遺傳承人手上有何“功夫”讓“面糊”變“面虎”?

非遺傳承人手上有何“功夫”讓“面糊”變“面虎”?

劉玉偉為虎年創作的面塑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宋紅勝實習生金萍文/圖

虎年春節臨近,河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劉玉偉以“黃河虎娃”為主題,捏出了一組形态各異的“虎娃”面塑作品。

老虎身上色彩斑斓,騎着老虎的福娃憨态可掬、鮮活靈動,很難讓人相信竟能和“面”搭上邊。

巧作

他制作“黃河虎娃”面塑迎虎年

臨近虎年春節,劉玉偉以虎頭鞋為靈感,通過揉、貼、壓、鑲等手法,将傳統“虎頭”形象與面塑技藝結合,制作出了一系列“黃河虎娃”面塑作品。“這裡面的‘福娃、祿娃、壽娃’形象均有傳統民俗的痕迹,也表達了我的新年祝福,希望大家來年福壽安康、吉慶祥和。”

在劉玉偉工作室的展架上,還有幾尊面塑羅漢盤坐在面值五毛的硬币上。通過放大鏡,可以清楚地看到羅漢完整的細節和逼真的面部表情。

“制作面塑,講究巧、快、準、潤、炫,即設計巧妙、手法快速、制作精準、外形柔和、色彩炫麗。”劉玉偉說,為了防止面團變幹,制作時需在幾十秒内一氣呵成,手不能抖動,稍有差池,便會前功盡棄。

結緣

從食雕到面塑,現在他的作品被博物館收藏

學習面塑之前,劉玉偉是一名食品雕刻師。17歲那年,劉玉偉所在酒店的廚師長将兩名面塑藝人請去進行現場教學,本想讓廚師們借鑒面塑的技藝,不料劉玉偉從此迷上了面塑,并辭掉高薪的廚師工作,拜師學藝。他先後師從名師,博采衆長,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面塑藝術風格。

如今,他有十幾套作品被河南一民俗博物館永久性收藏,還先後獲得全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展銀獎、河南省第一屆民間美術展一等獎等獎項。

傳承

延續千年的手藝,在現代傳播中擁有生命力

“面塑要有生命力,生活是最好的素材。”劉玉偉創作了一系列抗擊疫情的人物形象。他還嘗試把面塑與國畫、油畫、書法等傳統技藝相結合。

在劉玉偉看來,面塑的“基因密碼”在孩子身上,為此,他每周都去校園上面塑社團課。他還入駐了抖音,一邊講故事,一邊捏面人,還售賣面塑課程、材料包等,“我希望通過網際網路平台,将面塑文化更廣泛地傳播出去。”

(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