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科幻電影中,男主角駕駛機械戰甲是什麼感覺嗎?

現在花不到一萬塊錢,你就能親身體驗!
這是工程師 Jonathan Tippett耗時十幾年,打造出的一套全身機械外骨骼裝備,它是駕駛員身體的延伸,據說可以強化人類60-100倍力量。由美國Furrion公司制作,被命名為“Prosthesis”。
3.5噸重、4.2米高,盡管身形巨大,但開起來幾乎沒有聲音,行駛速度可達32 公裡/小時。
這一切都源于工程師 Jonathan Tippett的夢想:創辦一個“機械機甲聯賽”,讓機甲機器人來一場“硬碰硬”的比賽。
這是Jonathan幻想中的場景,要把駕駛Prosthesis發展成一項“多人運動”,還需要更多的駕駛員和資金。于是他們在Kickstarter上發起了一項衆籌活動,支付1515美元(約9614人民币)就可以去溫哥華參加Prosthesis的教育訓練課程。
純“身體”控制,真正的人機合一
Prosthesis 沒有操縱杆,沒有方向盤,沒有腳踏闆。通過電子液壓裝置的直接觸覺回報,它的所有運動完全依賴于駕駛員的肢體。
每走一步,巨大的鋼腿都映射到人的胳膊和腿上,傳感器引導機械肢體跟随移動,可以向前或向後。
為了減輕機甲的整體重量,Prosthesis也沒有裝備任何外部裝甲,你可以直接看到位于中心的駕駛艙。
五點式安全帶将駕駛員 “綁”在座位上,可以将手臂和腿滑入,用手握住控制裝置鎖定并激活控制系統,讓自己與外骨骼機甲合二為一。
你以為它走起來會濃煙滾滾加轟隆隆巨響?
不,它運動起來幾乎不會發出聲音,不過還是威風凜凜,虎虎生風:
感受下這家夥的破壞力,小汽車在它面前就像玩具一樣脆弱:
大卡車也是輕輕松松就拖走了:
看到這場景,網友們紛紛表示:
一個醞釀了15年的夢想
Prosthesis的最初構想誕生于2006年,靈感來源于越野車、挖掘機和恐龍的結合。
就像人類蹒跚學步一樣,假體也要先學會行走才能奔跑,Prosthesis的最初原型是一套腿部動力系統,看起來有點蠢,長這樣:
經過了十幾年的不斷設計完善,Prosthesis完成了标準工業化的組裝,采用航空航天中的常用合金制成,并采用了電力驅動,可以進行一些基礎的運動了。
現在,Prosthesis 能跨越障礙物,在充滿電時運作長達一個小時。
不過,讓Prosthesis動起來并不是難點,設計團隊曾在48小時内就讓Prosthesis動起來,但卻花了三年的時間測試。
要想讓Prosthesis成為真正的外骨骼猛獸,與人完美的合二為一是設計團隊遇到的大問題。
使用Prosthesis,即使像下蹲這種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都需要大量的技巧,因為它的運動不是操作縱杆或方向盤這樣的傳統方式。它沒有自我平衡、陀螺儀、ECU控制或任何輔助駕駛的裝備,所有運動都來源于駕駛員本身,是以每個駕駛員都需要大量的練習。
Furrion Exobionics公司曾在Kickstarter上發起了一項衆籌活動,花費1515美元(約9614人民币)可參加Prosthesis駕駛教育訓練和現場機甲示範。
他們的衆籌總目标為30000加币,最終獲得了240名支援者,共43250加币。
看來設計團隊離他們的夢想越來越近了,也許過不了幾年,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場酣暢淋漓的“真 機甲大戰”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