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寒假到,“眼”下更重要!近視防控聽眼科專家來支招|廣州兩會

“眼睛是個小細胞,它對生命沒有影響,但是對生活品質有很大影響。”廣州市人大代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院長林浩添表示,眼睛是觀察人體全身健康狀況的“視窗”,與全身性疾病的關系極其密切。他希望通過人工智能、大資料等技術,建設建設基于數字智能前沿技術的眼健康示範城市。

寒假到,“眼”下更重要!近視防控聽眼科專家來支招|廣州兩會

寒假是重要的時間視窗

林浩添認為,眼病防治要關注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兩個重點人群,聚焦近視等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等重點眼病,推廣眼病防治适宜技術與診療模式,提高重點人群眼健康水準。

目前正是寒假期間,對于防治青少年近視,林浩添給家長支了招。

“近視發病率高,與我們的用眼習慣和學業壓力相關。去年開始國家‘雙減’政策之後,很多學生的總體情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寒假是鍛煉身體的重要時間視窗,他提倡青少年要多去戶外的綠色環境中做運動,多到公園或者有綠色的環境中做一些有利于身心的鍛煉很有必要。同時,在學習方面,青少年也要合理規劃與休息,有節奏、有規律地安排日常生活。

城區規劃要考慮眼健康

為何要建設眼健康示範城市?在林浩添看來,眼健康不僅與肌體健康水準有關系,與大環境也有關系。

“小到室内燈光、坐姿、生活習慣,大到整個城市的建築樓距,都會影響我們的用眼習慣。是以從大環境的規劃上,我們就要着重于眼健康這個問題。”林浩添說。

林浩添表示,廣州現在有很多新區域,像白雲區、黃埔區、海珠區等,它們在規劃時就可以考慮未來打造最宜居的環境,不僅住得舒服,還要住得健康。

“是以要把健康理念的設計融入到裡面。特别是我們眼健康,一開始就要做好頂層設計去規劃部署。”林浩添說。

同時,專業眼科醫生成長較慢,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大資料等技術,研發眼病智能診療的技術平台,率先在廣州進行推廣應用。

“我們把醫生診療經驗進行數字化的轉換之後,通過算法和智能技術進行診斷,這是更好服務廣大患者的途徑。”林浩添說。

為進一步推動眼科醫療服務進一步高品質發展,他建議廣州市立足灣區優勢,牽頭“兩手抓”實施以眼病為代表的智慧醫療生态先行區的建設計劃,一方面對廣州市城區老舊社群的傳統醫療模式進行全方位技術革新,打造集“預防—醫療—保健”于一體的覆寫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新模式。

“我們在越秀區做了很多嘗試。在越秀區政府與疾控中心的支援下,我們試行幾年之後覺得很有效,越秀區目前在打造生命健康創新區,我們也通過集中醫療資源的方式打通居民健康的‘最後一公裡’,把健康篩查點放到社群醫院、居民樓下。”林浩添說。

另一方面,他建議以城市新近規化建設社群作為先行試點,建設以青少年近視預防為重點的“智慧綠色社群”。本計劃以青少年近視防控為重點項目,利用智能算法、環境遙感、高精度智能診療等系列前沿技術研發,探究大環境對居民健康的影響機制,通過對社群綠化設計、樓間距規劃、燈光設定等環境管理方式,全方位呵護青少年兒童的眼部發育健康,延緩近視發展。

【南方+記者】吳雨倫 黃舒旻 周甫琦 李鵬程 柳時強

【攝影】梁钜聰

【作者】 吳雨倫;梁钜聰;黃舒旻;周甫琦;李鵬程;柳時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