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半導體超強周期下 默克10億元投資中國倍增計劃聚焦晶片制造

全球半導體超強周期下 默克10億元投資中國倍增計劃聚焦晶片制造

集微網報道,“目前全球半導體正邁入超強周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産能投資和擴張,中國也正崛起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內建電路制造市場。”默克執行董事會兼電子科技業務首席執行官畢康明(Kai Beckmann)在1月26日的默克中國媒體會上這樣指出。

全球半導體超強周期下 默克10億元投資中國倍增計劃聚焦晶片制造

默克執行董事會兼電子科技業務首席執行官畢康明(Kai Beckmann)

默克1月26日宣布了其投資中國倍增計劃,将于2025年前向其電子科技業務新增在華投資至少10億元人民币,聚焦晶片制造領域,用于建立和擴建一系列電子材料本地化生産、研發和供應鍊設施,以積極參與和支援中國目前蓬勃發展的半導體産業。這是默克近期宣布的“向上進擊(Level Up)”計劃的重要部分,默克将在2025年前在全球範圍内投入至少30億歐元,用于産能擴張和技術創新。

具體來看,集微網了解到,在中國市場的10億元投資中,60%将用于在中國市場打造電子材料本地化生産基地,20%用于打造高韌性的電子材料本地化供應鍊,20%用于打造高水準的電子材料的本地研發與應用。

缺芯、産能緊張是過去一年半導體産業的關鍵詞,默克認為,2022年随着各大晶圓廠提升和擴張産能,全球缺芯問題會得到部分和逐漸緩解,但暫時不會得到完全解決,全球缺芯将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這背後也暴露出遠不足的全球晶片産能。默克中國總裁兼電子科技業務董事總經理安高博 (Allan Gabor)指出,全球數字化經濟的蓬勃發展讓各個領域對晶片的需求激增,而新冠疫情等因素則進一步加劇了對晶片的需求。

默克指出,缺貨席卷之下,全球範圍内正掀起一場晶圓廠擴産、建立潮,這也是基于對未來數年内晶片需求持續上升、供應吃緊的判斷。但需要指出的是,産能的提升和配套也需要全産業鍊上下遊協同合作。

畢康明表示,半導體行業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短期需求如何精準預測是産業難題,過去一年疫情等因素的疊加凸顯了供應鍊風險,也更進一步展現打造一個更具韌性、更靈活的供應鍊的重要性,這也是默克希望通過接下去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在中國市場實作的。

目前,默克電子科技業務在中國大陸營運着三家高科技制造工廠,分别位于上海金橋、上海外高橋和蘇州,負責生産各類顯示和半導體材料,以及電子特種氣體和高純化學品的運輸和儲存裝置。此外,默克還在中國投資設立了三座電子材料實驗室,分别專注于液晶、光刻膠、OLED (有機發光二極管) 材料的研發與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默克目前正在上海興建其在全球範圍内覆寫産品最廣的 “默克電子科技中國中心”。該中心主要進行各類半導體和顯示材料的分析、測試和采樣,預計将于2022年夏季建成并投入使用。該中心建成後,默克能為中國本地半導體企業和顯示面闆廠商提供更為快速和全面的技術服務,以及更多的定制化材料解決方案。

通過近年來一系列戰略并購及成功整合,默克已經成為在全球半導體制造行業擁有最廣和最全材料産品線之一的電子材料供應商,其産品組合全面覆寫晶圓加工工藝6個關鍵步驟-- 摻雜、圖形化、沉積、平坦化、蝕刻、清洗,以及後期封裝測試;同時默克還為晶圓廠量身定制特殊化學品和氣體的供應系統,并能提供現場服務和裝置管理。目前,默克為中國大陸超過100家晶片制造企業長期供應着150餘種各類高純化學品、電子特氣和特性材料。

(校對/Jimm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