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球半导体超强周期下 默克10亿元投资中国倍增计划聚焦芯片制造

全球半导体超强周期下 默克10亿元投资中国倍增计划聚焦芯片制造

集微网报道,“当前全球半导体正迈入超强周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产能投资和扩张,中国也正崛起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制造市场。”默克执行董事会兼电子科技业务首席执行官毕康明(Kai Beckmann)在1月26日的默克中国媒体会上这样指出。

全球半导体超强周期下 默克10亿元投资中国倍增计划聚焦芯片制造

默克执行董事会兼电子科技业务首席执行官毕康明(Kai Beckmann)

默克1月26日宣布了其投资中国倍增计划,将于2025年前向其电子科技业务新增在华投资至少10亿元人民币,聚焦芯片制造领域,用于新建和扩建一系列电子材料本地化生产、研发和供应链设施,以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国当前蓬勃发展的半导体产业。这是默克近期宣布的“向上进击(Level Up)”计划的重要部分,默克将在2025年前在全球范围内投入至少30亿欧元,用于产能扩张和技术创新。

具体来看,集微网了解到,在中国市场的10亿元投资中,60%将用于在中国市场打造电子材料本地化生产基地,20%用于打造高韧性的电子材料本地化供应链,20%用于打造高水准的电子材料的本地研发与应用。

缺芯、产能紧张是过去一年半导体产业的关键词,默克认为,2022年随着各大晶圆厂提升和扩张产能,全球缺芯问题会得到部分和逐步缓解,但暂时不会得到完全解决,全球缺芯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这背后也暴露出远不足的全球芯片产能。默克中国总裁兼电子科技业务董事总经理安高博 (Allan Gabor)指出,全球数字化经济的蓬勃发展让各个领域对芯片的需求激增,而新冠疫情等因素则进一步加剧了对芯片的需求。

默克指出,缺货席卷之下,全球范围内正掀起一场晶圆厂扩产、新建潮,这也是基于对未来数年内芯片需求持续上升、供应吃紧的判断。但需要指出的是,产能的提升和配套也需要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

毕康明表示,半导体行业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短期需求如何精准预测是产业难题,过去一年疫情等因素的叠加凸显了供应链风险,也更进一步体现打造一个更具韧性、更灵活的供应链的重要性,这也是默克希望通过接下去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在中国市场实现的。

目前,默克电子科技业务在中国大陆运营着三家高科技制造工厂,分别位于上海金桥、上海外高桥和苏州,负责生产各类显示和半导体材料,以及电子特种气体和高纯化学品的运输和储存设备。此外,默克还在中国投资设立了三座电子材料实验室,分别专注于液晶、光刻胶、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 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默克当前正在上海兴建其在全球范围内覆盖产品最广的 “默克电子科技中国中心”。该中心主要进行各类半导体和显示材料的分析、测试和采样,预计将于2022年夏季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建成后,默克能为中国本地半导体企业和显示面板厂商提供更为快速和全面的技术服务,以及更多的定制化材料解决方案。

通过近年来一系列战略并购及成功整合,默克已经成为在全球半导体制造行业拥有最广和最全材料产品线之一的电子材料供应商,其产品组合全面覆盖晶圆加工工艺6个关键步骤-- 掺杂、图形化、沉积、平坦化、蚀刻、清洗,以及后期封装测试;同时默克还为晶圆厂量身定制特殊化学品和气体的供应系统,并能提供现场服务和设备管理。目前,默克为中国大陆超过100家芯片制造企业长期供应着150余种各类高纯化学品、电子特气和特性材料。

(校对/Jimmy)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