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爸爸自制冰場給女兒滑冰:愛的富足不是用錢衡量的,而是用心

精讀媽:最好的教育,來自于父母的用心,把孩子教育好,這才是孩子富足一生的底氣。

作者:小小韋(爸媽精讀作者)

前天,一條“實力寵娃,爸爸自制70平米冰場給女兒滑冰”的微網誌,引起網友熱議。

内蒙古艾先生,因為8歲女兒之前學花樣滑冰,為女兒自制了一個70平米的小冰場,友善女兒寒假裡練習。

艾先生表示,因為氣溫不是很低,得一層一層澆水,澆一遍凍上,晚上再澆一遍,

而且不能一次澆太多,等到大概一塊磚厚就可以上冰了。

這位爸爸每天晚上堅持澆水,花了一周時間終于制成冰場,現在每晚還得澆一次水。

女兒每天滑完,冰場都有刀刻下來的冰碴子,艾先生就得清理幹淨,再鋪上一層冰。

而且從視訊中看到,那個冰場的地闆都已經打磨平了,足以證明這位爸爸花了很多功夫。

爸爸自制冰場給女兒滑冰:愛的富足不是用錢衡量的,而是用心

視訊中,孩子滑冰中那種輕盈的動作,都透露着她的開心與滿足!

網友們紛紛點贊這位爸爸是有心的爸爸爸爸。

因為堅持做了一周,每次女兒滑完還得清理冰碴子,重新澆水鋪冰,真不容易。

也有網友說這位爸爸憑實力寵娃,富養女兒,家裡有70平米的大院子,有經濟條件可以寵。

網友們也羨慕這位女孩子,說她有這樣一位爸爸,真幸福。

确實,有用心寵愛自己的父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女孩富養》這本書中提到,“所謂的富養,不是指金錢的富有,不是地位的富足,它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富足”。

健康富足、人格富足、能力富足……都是家長給孩子的寶貴财富,需要父母用心培養。

是以,愛的富足不是用錢衡量的,而是父母用心。

爸爸自制冰場給女兒滑冰:愛的富足不是用錢衡量的,而是用心

隻有父母用心,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著名作家莫言,小時候家裡生活困難,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雖然他的母親不認識字,但卻一直支援他寫作。

她從不批評兒子因為看書耽誤了農活,想盡辦法滿足兒子買書買文具的要求,甚至賣掉結婚時的首飾幫他購買了《中國通史簡編》。

這位母親用自己的愛,教會了兒子什麼是學習和生活,讓他一步步成長,成為了當代著名作家,也是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何江,哈佛畢業典禮演講的中國第一人,出生在農民人家,住的是土坯房,他的父母,是面朝黃土的農民,除了種水稻和養豬,沒有其它收入。

然而他的父母,對兒子的學習抓得很緊。

嚴厲的父親,從小就培養他愛讀書的好習慣,無論再苦再累,都要在睡覺前給兒子講故事。

不識字的母親,陪着兒子一起學習,要求兒子将課本知識讀給自己聽,這也讓何江在反複的閱讀學習中,一遍遍磨煉自己的知識儲備。

在父母的影響下,他在中國科技大學碩博連讀,成為哈佛大學博士,再讀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

爸爸自制冰場給女兒滑冰:愛的富足不是用錢衡量的,而是用心

▲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做演講

教育這件事,從來就沒有順其自然,孩子所取得的成績,都是父母精心栽培的結果。

陶先生曾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一段春風化雨的過程,需要父母用心,才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爸爸自制冰場給女兒滑冰:愛的富足不是用錢衡量的,而是用心

父母用心,孩子未來可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我們對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一生,也決定他一生。

父母用心培養孩子,會讓孩子在未來路上走得更順暢,更容易獲得成功。

首先,讀懂孩子的内心。

《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的作者賈容韬是一位事業有成的企業家,可他兒子卻是個“深度網瘾少年”,學習成績倒數第一。

賈容韬用各種打罵的方法都不湊效,于是狠心關掉自己的企業,回家專心陪兒子。

回家後,他惡補教育知識,學會耐心和兒子談話,慢慢了解到孩子是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才到網絡上尋求“安慰”。

讀懂孩子的内心後,賈容韬基本不參與生意應酬,每天接送兒子上學,陪着兒子寫作業,去戶外運動,一步步成為孩子的知心好友。

終于兒子戒掉了網瘾,發奮努力,考上了重點大學。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家長”,而是有“心力”的家長,一個真正能讀懂自己的家長。

作為父母,用心走進孩子的内心,讀懂孩子内心的需求,才能将教育發揮到最大作用。

其次,做孩子依靠的“大山”。

雙胞胎趙稞、趙棣,父母隻有國中文化,無法了解他們高中學業的進度。

但是高中3年,父親風雨無阻,每周去學校看望孩子,與孩子促膝長談,了解孩子的生活與情緒。

當孩子說:“爸爸,我成績不穩定,我最近壓力很大。”

父親堅毅地告訴孩子:“堅持住,孩子,這三年你們一定要挺住!”

然後用堅實有力的雙手拍拍孩子的肩膀:“爸爸永遠支援你們。”

孩子不會感到孤軍奮戰,因為跨越山路、風雨兼程的父親總會準時出現,他們的身後,總有父親給與力量。

爸爸自制冰場給女兒滑冰:愛的富足不是用錢衡量的,而是用心

▲趙稞、趙棣和父母

他們考上清華、北大後,坦誠的說:“隻要看到父親,就感覺自己背靠大山,有了依靠!”

這種心靈的依靠,能讓孩子茁壯成長,容易成為有力量改變命運的孩子。

然後,做孩子的“望遠鏡”。

看到一個6、7歲的女孩剛學彈電子琴,總掌握不好節奏,她媽媽就認為她沒有音樂細胞,不給她繼續學了。

孩子還那麼小,是否具有某方面的潛能,父母不應該過早下地結論。

孩子的優秀是有過程的,需要一定量的積累,不能用現在短時間孩子的表現來評判他的未來。

用心的父母,懂得把目光放在孩子的未來。

孩子可能暫時不優秀,并不代表他将來不優秀;他可能某一方面不優秀,但不代表他什麼都不優秀。

作為父母,學會做孩子的“望遠鏡”,看長遠一點,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變化中的孩子,“揚長避短”發展孩子的優秀本能,讓孩子在優秀的地方施展才能。

爸爸自制冰場給女兒滑冰:愛的富足不是用錢衡量的,而是用心

父母用心是孩子富足一生的底氣

父母是孩子的光,那些優秀孩子的背後,往往有着如陽光一般的溫暖父母,在用心投入。

蔡笑晚先生寫過一本書《我的事業是父親》,書裡寫了他作為一位父親的成功。

一個普通的家庭,走出了三個博士生,三個大學生,六個孩子個個成才,被稱作“博士之家”。

然而,這不是一個奇迹,是一位父親二十多年來用心教育孩子的必然結果。

這位父親二十年如一日,認真專研教育理念,開創能力開發、品格養成、情境經營等方面教育方法,并用在自己6個子女身上,兢兢業業做好父母這個“事業”。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孩子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于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的愛、陪伴和榜樣示範。

《人民日報》前天刊文,告訴各位父母:把你的孩子教育好,是你一生最重要的事業。

最好的教育,來自于父母的用心,把孩子教育好,這才是孩子富足一生的底氣。

爸爸自制冰場給女兒滑冰:愛的富足不是用錢衡量的,而是用心

作者簡介:小小韋,爸媽精讀專欄作者,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