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院拖欠貸款、負債嚴重的兩大原因,都在這份成績單裡!

放榜了!

公立醫院國家績效考核,是一次國家級的全面體檢,讓多少院長為了它撓穿頭頂。

同一把标尺,對準3074家二級公立醫院。1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關于2019年度全國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二級公立醫院「體檢報告」首次揭曉。

根據要求,全國二級公立醫院應在3年内(2020年至2022年)逐漸納入績效考核範圍。全國共3074家二級公立醫院(含908家中醫類二級公立醫院)參加2019年度績效考核工作,約占全國二級公立醫院總數的53%。

「體檢報告」顯示,二級醫院在營運效率上的表現不容樂觀,負債嚴重。部分二級醫院負債率過高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這份成績單上還有哪些關鍵信号?如何賽出好成績?無疑是廣大醫院管理者最關切的話題,健康界就此采訪多位專家做出研判與解讀。

醫院拖欠貸款、負債嚴重的兩大原因,都在這份成績單裡!

來源:圖蟲創意

拖欠貨款?舉債經營?

從資料上看,二級醫院的營運狀況參差不齊。參加考核的二級公立醫院醫療盈餘率為2.07%,但其中仍有519家二級公立醫院醫療盈餘率為負數,虧損率為24.59%——相比之下,有22.65%的三級公立醫院收支結餘為負數。

與三級醫院相比,二級醫院沒有考核資源效率和經濟管理方面的内容。但國家監測名額中,費用控制比三級醫院增加了醫療收入增幅名額。

廣州精醫醫管咨詢專家唐洪磊注意到,二級醫院負債仍然嚴重。目前二級醫院資産負債率為49.39%,但在虧損醫院中,3.22%的二級公立醫院資産負債率超過100%,40.60%的二級公立醫院資産負債率超過50%。在負債總額中,長短期借款類債務占比為26.59%。

「一般企業負債率警戒線是50%。」河南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總會計師韓斌斌向健康界介紹道,競争不充分的醫療市場比較特殊,「二級公立醫院負債率可以稍微超過50%,但超過70%就要高度警惕。」

比負債率更影響營運的,是現金流狀況。「機關出現虧損仍可以持續營運一段時間,但出現現金流問題,就會馬上面臨生存考驗。」韓斌斌推測,部分縣域二級醫院的資金流量狀況不會太樂觀。

部分縣域二級醫院負債率過高的原因,韓斌斌認為主要有兩種情況:要麼給供應商的付款周期過長,要麼借債經營。

個例或許更能說明情況。2021年3月,河南省雎縣中醫院被曝出「裁員645人」的消息,引起輿論關注。這家二級甲等公立醫院被披露負債高達10億元,不得不以人員裁減來自救。

同月,山東7個市14個縣(市、區)89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因欠繳醫藥企業藥款被通報;

2020年年底,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中醫院被曝出因涉及「借款合同糾紛」「租賃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等案件,被執行總金額超過3億元……

近年來,公立醫院出現經營危機的比比皆是,且絕大多是三四線城市、縣城中的二級醫院、三級醫院。

「國考資料與現實情況非常吻合,這也顯示部分二級醫院在營運效率部分丢分嚴重。」唐洪磊對健康界提到,很多二級醫院都在負債營運、舉債建設,希望做大做強,這與國家衛生主管部門對二級公立醫院的定位不符。

唐洪磊說,二級醫院要做好縣域群衆的診療工作和健康維護,而不是與三級醫院争搶病人,對難度較大的四級手術的追求,「要适可而止」。

醫務人員薪酬待遇低

還有兩項資料的偏低,值得引起行業關注:二級公立醫院人員經費占比為38.45%,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檢驗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為29.56%。

新醫改劍指降低藥品和耗材虛高價格,稱為「騰籠」;提高醫務性收費價格和醫務人員待遇,稱為「換鳥」。

随着醫保控費、藥品及耗材加成取消等措施落地,「籠」騰了出來,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卻仍沒有到位,醫務人員收入也并沒有提高。

「醫療服務收入,是醫務人員績效薪酬的主要來源。」韓斌斌表示,目前兩組資料占比整體偏低,醫療服務價格結構還需要進一步調整。

或許這也是醫務人員滿意度低的原因之一。

2019年,參加考核的二級公立醫院門診患者滿意度為84.43分,住院患者滿意度為89.32分,醫務人員滿意度為76.48分。

其中,醫務人員最不滿意的是薪酬福利、工作内容和環境,這反映出二級醫院醫務人員的薪酬待遇低、工作負荷重,工作環境有待改善。

門診患者對于挂号體驗、環境與辨別的滿意程度相對較低,住院患者對于環境與辨別、膳食、出入院資訊及手續的滿意程度相對較低。

與同年度三級公立醫院的滿意度對比來看,二級公立醫院門診患者、住院患者和醫務人員滿意度分别低0.98分、1.69分和2.36分,表明二級醫院的服務品質與三級醫院相比尚存差距。

唐洪磊表示,滿意度評價是二級醫院最容易做到的「提分項」。

比如提高患者滿意度,醫院可以在與患者的接觸點方面下功夫。包括改善門診住院流程、合理布局停車收費、保持衛生間幹淨整潔、安保人員服務态度、診療區域内物品規範擺放等,都是提升患者滿意度的好方法。

在提升職工滿意度方面,醫院可以首先解決職工停車和吃飯問題,讓職工有固定停車位,食堂飯菜營養可口,這些對于醫院來說,都不是難做的事情。

與此同時,醫院要進行單獨專項調研,了解職工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具體需求,尤其是對那些低滿意度的職工,做好滿意度調查,并進行PDCA整改。唐洪磊說,這些都是可以在短期内見效并提升滿意度的舉措。

合理用藥情況不容樂觀

在分級診療推進效果上,一組對比資料,釋放出積極信号。

2019年二級公立醫院門診和住院次均醫藥費用增幅分别為6.75%、6.08%,門診和住院藥品次均費用增幅分别為8.36%、3.31%。

與之對比,2019年三級醫院門診次均費用增幅和住院次均費用增幅分别為6.28%和5.27%,門診次均藥品費用增幅和住院次均藥品費用增幅分别為5.98%、3.23%。

二級醫院業務量增幅快于三級醫院,這在韓斌斌看來是好事:「這說明縣域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在提升,更多患者被留在基層。」

有意思的事,與城市二級公立醫院相比,旗縣二級醫院專科能力相對較優,科室設定的完整程度、診療疾病的覆寫範圍、能夠開展手術和操作的種類等均優于城市二級公立醫院。但部分綜合醫院也存在科室設定不齊全,個别醫院無婦産科、兒科,或相應科室平均每周收治患者不足1例的情況。

患者越來越多被留在基層的同時,二級醫院的合理用藥情況卻不容樂觀。抗菌藥物使用強度(DDDs)是合理用藥五項名額中唯一的國家監測名額,是以合理用藥做得好不好,就看這一項名額。

2019年,二級公立醫院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為40.96DDDs,尚未達到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不超過40DDDs的要求,且仍有967家(44.64%)綜合醫院的抗菌藥物使用強度超過40DDDs。

從國考成績來看,二級公立醫院合理用藥水準仍然不高,這是醫療品質方面較為突出的問題。唐洪磊認為,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對很多二級醫院來說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這源于很多醫生教育訓練不足,對此還沒有足夠了解,是以需要醫院下大力氣對醫生進行教育訓練。

如何提升考核成績?

資料的抓取,是此次「趕考」醫院面臨的一項難題。

「績效考核用資料分析醫院各項營運情況,醫院提供的資料必須真實、清楚。」對于鹽池縣人民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饒銳來說,此次應對國考,資料抓取較為困難,「人工統計資料較多,導緻資料不精确并産生誤差。」為此,他們通過增加病案管理系統、病案首頁質控系統、電子病曆系統與醫院HIS等相關系統對接,解決資料導出的問題。

此次參加考核的二級公立醫院中,共有1843家醫院參加電子病曆應用功能水準分級評價,參評率為85.09%,平均等級為2級。其中,33.75%的醫院達到3級及以上水準,可實作部門間資料交換的要求;51.34%的醫院為2級及以下水準,尚不能實作醫院内部門間資料交換。

這組資料顯示,二級醫院整體電子病曆水準并不高。

有專家建議,二級醫院不能隻想着如何「蓋房子、買裝置」,而要在軟體投入上多下功夫,資料的規範化管理和使用不足、人員教育訓練沒有及時跟上,醫生長期延續過去的工作習慣,造成無法對患者進行閉環管理。

饒銳同樣認為,醫院資訊化建設急需加強,需要資金、資訊化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的支援。

更多資金支援,更多财政投入,亦是衆多公立醫院的呼籲。

根據《2019年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18年中國全部醫院收入3.19萬億,其中财政補貼2696億,占比不到1%。

「我估計很多縣級醫院的财政補助不會超過5%。」韓斌斌相信,有了财政部門、發改部門等更多支援,可以更快解決公立醫院現有問題。

此外,在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醫療品質與評價處指導下,國家病案管理品質控制中心連續多年通過全國醫療品質資料網絡調研,2020年對5439家醫療機構的調研結果顯示,包括三級醫院、二級醫院、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在内,平均每家醫院專職編碼員僅為2.46人,其中,二級公立綜合醫院1.88人,二級民營綜合醫院1.09人。

一些醫院沒有将病案科設定為獨立科室,人力不足、能力不夠互相疊加,與龐大的出院病曆數形成鮮明對比,導緻相關人員對病案首頁填報要求掌握不足,影響了編碼正确率。

随着資訊化水準的提升,資料品質的提高,未來的國考成績單會更詳盡。「而資料更多更豐富,才能更全面、客觀解釋二級公立醫院的現狀。」韓斌斌說。

這次國考成績的公布是結束,更是開始,是二級醫院對照資料進一步自我提升的開始。

對于如何提升整體考核成績,唐洪磊建議,二級醫院需要根據考核名額把相關任務分解到各個科室,科學合理地設定目标值和實施路徑,打造一套保障體系,通過績效獎勵、使用管理工具等精細化管理方式,逐漸提升名次。

來源|健康界

撰文|李子君 楊瑞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