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胡炎夏
通過手術矯正近視,已日益成為年輕人甚至中年人摘鏡的熱門選擇。近日,80後的王女士便是在暨南大學附屬廣州愛爾眼科醫院屈光科接受了屈光矯正手術,不僅解決了二十幾年的高度近視和散光,同時也減輕了早期老花的症狀,再也不用戴近視鏡和老花鏡了。
看遠模糊看近難,80後女性遭遇視力危機
作為一名80後的全職太太,42歲王女士的半生精力放在了家庭與孩子身上,從小近視的她一直戴着厚重的眼鏡。近年來,她又發現視力日益糟糕——看遠模糊看近吃力,估計是老花了,一副眼鏡根本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後來,經朋友介紹,她找到廣州愛爾眼科醫院院長王铮教授就醫。經檢查發現:王女士視力不理想,有高度近視和高度散光(右眼近視775度,散光150度,左眼近視625度,散光275度)。且因年齡的增長,王女士已經出現了早期老花眼的症狀。

屈光科醫生為王女士檢查眼睛
視力的問題不僅給她的生活增添不少麻煩,還隐藏着安全隐患。譬如:平時喜歡跑步運動的王女士,戴着眼鏡極為不友善,容易滑落;如果換成戴隐形眼鏡,時間久了,她的眼睛又常常幹澀不适。
近視、散光和老花,一次性解決三重問題
因王女士為高度近視、散光合并老花,情況較為複雜,并非簡單的“配一副眼鏡”就可以解決的。王铮教授表示,像王女士這種合并近視、散光和老花三重問題的情況,在臨床上并不少見,随着醫學技術的進步,運用TICL人工晶體植入術可以幫助王女士一次性解決三重問題。
王铮院長給患者做ICL晶體植入術
據了解,ICL晶體植入術可矯正1800度以内近視,600度以内散光。同時,由于借助虹膜導航系統,做到精準植入。這種技術适用于角膜偏薄、度數偏高或者不适合做雷射手術且伴有散光的近視患者。
王女士術後一周,其雙眼遠、近視力均達到預期效果,她自己都驚歎:“要知道手術效果這麼好,就早一點來手術了。”
“視覺初老”非個例,專家呼籲重視早期解決
其實像王女士這樣的情況并非個例,步入40歲之後,老花的情況逐漸明顯,王铮教授指出,随着數字化生活的普及,“用眼過度”成為他們視力健康的隐憂。視力問題也逐漸成為她們的事業“新瓶頸”。
王铮教授表示,在日常接診中,經常能碰到有一些年齡較大且高度近視的患者,因為各種原因遲遲沒有選擇手術來矯正視力。到了一定年紀後,不得不忍受日常生活中看遠、看近都不清晰,攜帶兩副眼鏡的麻煩。事實上,高度近視、散光、老花等人群均可通過個性化手術方案來重獲良好視力。
值得注意的是,視力出現問題的時間越久,産生的問題可能就越多越嚴重,特别是高度近視是引起系列眼底病變的高危因素,嚴重者可能緻盲。是以,王铮教授呼籲,當出現視力下降及眼部其他不适症狀,應盡早就醫。(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檔 | 受訪者提供
責編 | 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