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産車崛起讓法系車雪上加霜,5年時間集體暴跌,最高跌115倍

國産車崛起讓法系車雪上加霜,5年時間集體暴跌,最高跌115倍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先入為主隻是成功因素之一,搞不好先士有時候會變烈士,是以說先入為主未必賣得好,法系車就是很好的例子。說到買車,很多人想到了德系、日系、韓系、美系,國産,卻很少有人能想到法系,事實上法系車在中國大陸的銷量很不理想,特别是這幾年,有的品牌暴跌115倍。

國産車崛起讓法系車雪上加霜,5年時間集體暴跌,最高跌115倍

雪鐵龍、标緻、雷諾、DS都是法系車,事實上這四個品牌在中國賣得都不好,而且均出現了大規模斷崖式下滑。雪鐵龍在2017年的時候還能賣15萬輛之多,到了2021年,變成了2萬多,下跌高達5倍之多,标緻下滑的倍數更嚴重,從26.1萬輛變成了3.45萬輛,下滑7.58倍之多,最慘的是雷諾,銷量下滑115倍,DS的日子也不好過,如果按照這個速度走下去,有些品牌是要退市的,很多人不禁要問,法系車到底怎麼了?

國産車崛起讓法系車雪上加霜,5年時間集體暴跌,最高跌115倍

法系車80年代就來中國耕耘了,廣東标緻是最早的合資車之一,現在銷量卻不怎麼好,是以賣得好可能是因為先入為主,但是先入為主不代表賣得好。為了提升銷量,雪鐵龍自降身價,以雪鐵龍C6為例,當年這款車在中國的指導價為63.98萬,15年前,敢定這個價格,說明雪鐵龍對自己的豪華車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可銷量呢?别說15年後的今天了,當年這款車十分罕見。

國産車崛起讓法系車雪上加霜,5年時間集體暴跌,最高跌115倍

以前的雪鐵龍C6六十多萬,如今一二十萬就能買,之是以便宜是因為國産了,另外主打成本效益,但是銷量并不理想。資料顯示:2017年-2021年,雪鐵龍C6在中國的總銷量為19191輛,2021年剛剛過去不久,一整年隻賣出去4096輛,平均一個月341輛,這個銷量實在是太差了,都不如主流車型幾個小時的銷量,銷量差是因為沒實力嗎?顯然不是。

國産車崛起讓法系車雪上加霜,5年時間集體暴跌,最高跌115倍

法系車在歐洲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滿大街到處都是法系車的身影,歐洲是什麼地方?汽車的發源地,那地方的老百姓對車子很挑剔的,如果沒有兩把刷子根本站不住腳。能在歐洲受歡迎,顯然不是實力問題,要知道,魔毯懸挂的鼻祖就是法系車,連勞斯萊斯都要買法系車的技術,奔馳的後輪轉向也是法系車玩剩下的,法系車不缺技術,在中國賣得不好有以下幾個原因。

國産車崛起讓法系車雪上加霜,5年時間集體暴跌,最高跌115倍

原因1:車型偏小。歐洲喜歡小車,中國喜歡大車,畢竟很多家庭隻有一輛車,車子小競争無優勢,同命相連的還有鈴木,2:設計前衛,第一次開法系車是廣東标緻505,朋友的車,按方向盤不響,當時感覺喇叭壞了,沒好意思說,我朋友也好奇,開了一路啞巴車,都進市區了,為什麼不按喇叭?後來才知道原來喇叭不在方向盤上,當時感覺這設計太另類了,以至于後來雪鐵龍C5的方向盤是外轉内不轉都沒感到驚訝。

國産車崛起讓法系車雪上加霜,5年時間集體暴跌,最高跌115倍

3:堅持自我,以懸挂為例,中國人喜歡獨立懸挂,而法系車卻喜歡用扭力梁非獨立懸挂,這和國人的認知背道而馳,本土化不徹底,沒做到入鄉随俗和量身定做,回頭看看德系和日系,不行就特供,對比太明顯,4:品牌力不夠強悍,相對競争對手的營銷推廣,法系品牌整體偏弱,沒有明确賣點,而日系和德系都有。5:以前在成本效益上法系車有一定的優勢,如今國産車崛起,讓法系車雪上加霜,是以配置這一塊優勢越來越不明顯。除了以上5點,您感覺還有什麼不足之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