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孕婦媽媽,她給我發私信說,自己從懷孕以後,飲食口味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自己很喜歡吃包子、餃子這一類帶餡的食物。可是,自從懷孕以後,隻要吃了帶餡的食物就會很難受、想吐。

她是一個不喜歡吃肉食的人,懷孕以後就老是想吃肉,吃肉的時候感覺很舒服。她覺得自己肯定會生一個不愛吃包子、餃子,愛吃肉食的小家夥兒。
那這個時候,我們就在想,媽媽吃飯的時候,胎兒會有感覺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媽媽在吃飯的時候,胎寶寶都有哪些反應吧。
媽媽吃飯的時候,寶寶是會有感覺的。
胎兒在媽媽肚子裡一天天長大,他的身體器官不斷地發育完善,寶寶和媽媽通過相連接配接的臍帶傳遞營養物質。孕晚期,寶寶的味蕾發育已經比較完善了,他通過吞咽羊水就可以感覺到媽媽吃的食物是什麼味道的。
媽媽吃飯的時候,寶寶會很開心。
當我們餓了,吃飯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媽媽吃飯的時候,寶寶也會感到很開心。有人通過B超檢測到,媽媽吃飯,寶寶的手舞足蹈很開心的樣子。媽媽吃飯了,體内的血糖水準會升高,血液循環加速,這樣的變化讓寶寶非常興奮。
我們經常說,孕婦是一個人吃兩個人的飯,看來還真的是這樣的。媽媽吃了營養豐富的食物,通過臍帶把營養物質傳遞給寶寶,寶寶才能健康地在媽媽肚子裡發育成長。
孕期營養對孩子的體格發育、大腦智商發育都很關鍵,是以準媽媽吃飯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孕婦飲食口味有時候很特殊,吃什麼也要特别小心,孕期飲食媽媽應該注意這些。
孕婦媽媽注意,這些食物不能吃:
含有酒精、咖啡因的飲料,孕婦最好不能喝。
胎兒的肝髒發育并不完全,咖啡因、酒精都不好代謝出去,對胎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而且,酒精對胎兒的身體發育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是以,咖啡、茶、酒類飲料,孕婦盡量不要去碰。
孕婦最好不要吃性熱類的水果。
孕期應該多吃一些水果,但是有的水果對孕婦來說是不太合适的。比如,像荔枝、桂圓、桃子、山楂等糖分較高的性熱類的水果,容易造成孕婦體内血糖水準不穩定,如果發生孕期糖尿病、先兆性流産就不好了。
孕婦不要食用寒涼類的蔬菜。
性質寒涼的食物孕婦最好不要多吃,比如茄子、木耳、馬齒苋,這些比較寒涼的蔬菜,吃多了容易腸胃不舒服,出現肚子疼、拉肚子等症狀,刺激肚子裡的寶寶,影響寶寶健康發育,還增加早産、流産的風險。
懷孕以後應該怎麼吃,對胎兒才是最好的?我們要避免走兩個極端,不要營養不良,也不能暴飲暴食讓體重增加過快。根據胎兒發育的不同階段,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飲食。
懷孕1~4周——小寶寶剛剛發育成一個胚胎,是身體各個器官發育的關鍵時期,富含碳水化合物地主食和含有優質蛋白質的蛋類奶類、青菜都要多吃。
懷孕5~6周——寶寶身體各個系統已逐漸生成。媽媽可以多吃一點海産品,海産品當中的礦物質可以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懷孕7周~8周——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迅速,内髒器官、牙齒、骨骼開始發育,這時候媽媽需要攝入豐富的營養物質。維生素、蛋白質以及礦物質都需要加強,比如豆類、魚雷、奶都可以多吃一點。
懷孕12周~15周——寶寶的四肢、小手、小腳都已經成型了,生殖系統也開始發育。這個階段是寶寶發育最快的一段時間,媽媽應該多攝入優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主食、蔬菜、水果,肉蛋奶,媽媽的飲食要均衡全面。
懷孕20周——小寶寶在這時候已經可以在媽媽肚子裡吞咽羊水了,媽媽在這時候要多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寶寶發育需要更多的營養,我們除了多吃主食、蔬菜,還可以适當吃一點堅果、豆類,比如核桃,有利于孩子大腦發育。
懷孕32周——這個時期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媽媽可以多吃一點牛肉、菌類等食物。
懷孕40周——胎兒已經基本發育成熟了,沒事就要和爸爸媽媽見面了。這時候,媽媽就不要吃太多營養品了,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為寶寶的順利出生做準備吧。
健康、聰明的寶寶出生了,媽媽再多的辛苦也就值得了,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