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快樂!
“辭舊迎新小年忙,擦窗掃地淨竈膛。”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這一天,民間有祭竈、掃塵、吃竈糖的風俗。

你吃麻糖了嗎?
按舊日的說法:用糖粘住竈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會向玉帝報告家庭中的壞事了。現在,還有賣糖的,但是隻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竈王的嘴了。
——老舍《北京的春節》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黑城村是遠近聞名的麻糖村,這裡的村民世世代代傳承着手工制作麻糖的技藝。
蒸黃米、将黃米和麥芽混合發酵、熬糖、冷卻、拉糖、分劑、分隔、冷卻……
從淩晨三點到下午四五點,經過數道工序,香、脆、甜的麻糖才最終出現在我們面前。
好甜!
甜,是“年味”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除了小年要吃的麻糖(糖瓜),在北京,薩其馬、豌豆黃是招待客人的良品;
在南方,雲片糕、年糕、花生糖和芝麻糖也都深受喜愛。
甜甜蜜蜜,是人們幸福生活的寫照、更是對新年的祝福和祈願,也是以成為中國人對年味的一種記憶。
這個小年,
奔騰融媒的記者帶你
沉浸式做麻糖。
炒出芝麻節節高,
熬制蜜糖天天笑!
@奔騰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