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産業觀察者)
在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争的大趨勢下,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從人為“設牆”逐漸走向“牽手”。
近日,百度聯合美團、小紅書等十餘家企業宣布開啟互聯互通深度合作,以春節為起點,在流量、技術、服務生态三大層面互聯互通。
當然,這個一波主動的互聯互通,一個重大背景是紅包大戰。

百度要在今年的紅包大戰中,找到一個奇招,于是互聯互通成為了一個自選動作。
在今年的“好運中國年”活動期間,百度開放百億流量給互聯互通合作夥伴,共同為使用者打造一站式春節服務。
例如,在百度App内使用相應智能小程式可直接完成預訂酒店、購買火車票、電影票等高頻服務,不再需要在不同App之間跳轉。
當然,淘寶和微信這次并不在百度互聯互通的名單中。
對此,多個媒體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紅包大戰曾經打開了第三方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寶)的崛起之路,現在卻破不開互聯互通的壁壘。
盡管,有人先行先試,但也是有限破壁。
百度本身的搜尋調性就是知識、資訊和服務。
前者百度自己的百家号生态(包括知道、問答、百科等)基本都能提供,而生活服務是它一直的短闆,也是它需要和現實世界進行深度連接配接,而不是停留在網上的一個入口。
使用者在這些内容上有比較大的剛需,且友商未必能夠多元化提供。
這恰恰是百度在開放過程中,所要達成的一種使用者體驗和差異化布局。
是以,在本輪紅包大戰中,對生活服務進行互聯互通,本質上還是把使用者留在自己流量閉環内的節奏。
反正,去生活服務,找百度就對了。
和當年在PC端,不知道問百度,是一個節奏。
但真能如願以償嗎?
答案是難,畢竟每一個平台都想着做閉環,怎麼會在沒把握的前提下對所有應用開放呢!
百度之是以能邁出一步(但也還是極大的保留),就在于:
互聯互通,可以讓曾經是傳統網際網路的流量入口的百度(通過百度進入各個站點),打通在移動網際網路上各種平台通過App設定的進入壁壘,進而更好的達成搜尋引擎無所不至的效能回歸。
對于其他平台來說,封閉确實可以避免流量流失,但也很難實作從搜尋引擎引流。
尤其是在超級平台都在發力搜尋引擎、試圖建構以自己内容為搜尋第一屏呈現的看似開放、其實封閉、重點打通自身應用層面的狀态下。
和百度的攜手,可以避免在搜尋引擎逐漸成為移動網際網路的流量新入口之時,被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