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停産10萬内車型,也難救起亞?

文\魏無羨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在東風退出後,起亞面臨的困境正變得越發明顯。

這直接展現在銷量的退潮上。銷量資料顯示,東風悅達起亞2017-2020年銷量分别為35.9萬輛、37.0萬輛、28.98萬輛、24.9萬輛,呈現出逐年下滑的态勢。而在更早的三年,即2014-2016年,東風悅達起亞的銷量分别為64.6萬輛、61.6萬輛、65.0萬輛,呈現出穩步向上的态勢。

停産10萬内車型,也難救起亞?

從巅峰到銷量腰斬再到“再腰斬”,東風悅達起亞僅僅用了數年時間。而到了2021年,起亞的全年銷量僅有15.2萬輛,不足巅峰時期銷量的四分之一。

停産10萬内車型,也難救起亞?

銷量的下滑也直接導緻了起亞業績的虧損,資料顯示,2017-2021上半年東風悅達起亞淨虧損分别為11.23億元、4.92億元、12.99億元、47.5億元和13.71億元,這四年半的時間起亞已累計虧損90.35億元。

銷量不見起色、業績接連敗退,讓東風不得不割肉止損,而這也是東風退出和起亞合資公司的重要原因。

停産10萬内車型,也難救起亞?

而東風止損退出後,起亞也将獲得更多的自主權,進而在決策上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思”來,不再受掣肘。而根據規劃,悅達起亞将逐漸放棄10萬元以下車型市場,轉而向中高端品牌靠攏。

停産10萬内車型,也難救起亞?

比如,在新産品上,悅達起亞将推出全新旗艦SUV Sportage和K3的中期改款車型,引入Sportage的HEV混動車型,同時計劃每年都将引入一款電動車,以适應國内新能源車發展的态勢。

停産10萬内車型,也難救起亞?

雖然悅達起亞打算重塑品牌,但是從銷量上看,眼下起亞的高端化程序也并不順利,雖然推出的産品都定了高價,但是銷量表現卻十分拉胯。2021年起亞智跑Ace和第四代嘉華,兩款産品定價都比較高,但是銷量表現卻并不如意。其中,智跑Ace全年銷量39973輛,而所謂的高端MPV嘉華年銷量則僅有2800餘輛。此外,傲跑為26817輛,K3為23023輛而K5凱酷月均銷量僅為1500輛左右,更難以扛起起亞高端化的大旗。

停産10萬内車型,也難救起亞?

可以說,雖然起亞将戰略重新定位為中高端市場,但無論是銷量表現還是品牌口碑來說,它都難以撐起這樣的規劃。更何況,眼下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日系、德系、美系推出的競品車型無不更具産品優勢。

停産10萬内車型,也難救起亞?

寫在最後:

對于起亞而言,2021年的日子很難過,2022年的日子恐怕同樣不會好過。随着存量競争的加劇,以起亞為代表的韓系車的複蘇将變得越來越難。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作者魏無羨,轉載需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