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老年時,如果被兒女嫌棄,需要做好以下4件事

01

看過一句話:誰的老年,不是一場血雨腥風。

再多的錢,也改變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

很多年輕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那是父母還能走動,能夠幫助兒女做家務、帶孩子的時候。當父母走不動了,才知道什麼是“累贅”。

家庭裡,老人被嫌棄,并不是說兒女不孝順。其中的苦,一言難盡。

作為老人,應該主動做好以下四件事,學會和兒女和睦相處。

人到老年時,如果被兒女嫌棄,需要做好以下4件事

02

第一,注重兒女的家庭和心理變化,創造良好的溝通環境,消除隔閡。

朋友“吉祥如意”留言說,他的母親性格很不好,和家人說話,從來沒有好口氣,打電話的時候,語氣生硬,似乎是在生悶氣。

更可惡的是,她把家裡的醜事,全部說給外人聽,外人稍微安慰她幾句,就高興得不得了,恨不得住到别人家去,把心肝都掏出來,給别人看。

她常常說,外面的人有多好,别人家的兒女,多有出息,多顧家。

隔幾天,外人的閑話,就傳到了兒女耳朵裡,多半是說,兒女多沒用,多不孝順,讓兒女無地自容。

“胳膊肘往外拐”,這樣的老人,真的令人讨厭。兒女長大了,怎麼能夠沒有自尊心呢?

父母把外人當親人的做法,無形之中就得罪了兒女,并且讓兩代人之間,有了語言障礙。

聰明的老人,不管遇到什麼難事,在外人面前,一定會說自己家的人,都是好人。所有的情緒,都會在家裡消化掉。

對兒女多說肯定的話,對孫輩多說鼓勵的話,逢人便誇自家人。老人可以這樣做的話,語言上的沖突,就不存在了。

自古以來,講究的是“父慈子孝”,而不是老人把“孝順”兩個字強加給兒女。孝順和關愛,是相輔相成、唇亡齒寒的。

03

第二,留住一定的錢财,别全部被兒女掏空了,這是萬不得已的“後路”。

兒女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兒女常常會有這樣的情緒:父母為什麼那麼自私,倚老賣老,随意攤派贍養費,極度的依賴,讓人喘不過氣來。

比方說,父母生了兩個兒子,把大部分的财産給了大兒子,但是在養老的問題上,“各打五十大闆”。沒有得到财産的小兒子,心裡肯定會有怨氣。

另外,總有一些父母,自己身上有幾十萬,仍舊叫苦連天,一點點病痛,都要兒女掏錢,否則就“使勁鬧騰”,到處宣揚兒女不孝順的“鐵證”。

喜歡做作的父母,難免會被兒女嫌棄。

俗話說:“靠誰不如靠自己。”

老人應該留下一定的錢财,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向兒女伸手。并且,自己身上有多少錢,家裡有什麼貴重物品,提前給兒女交個底。

人老了,做人要實誠,别不懂留後路,也别偏袒誰。

人到老年時,如果被兒女嫌棄,需要做好以下4件事

04

第三,學會與兒媳、女婿相處,不能“居高臨下”,把他們當外人。

看過一個故事:一對夫妻結婚後,妻子常常在夜裡外出,引起了丈夫的懷疑。

有一天,丈夫悄悄跟随妻子,看她到底是幹嘛。

原來,妻子到小區門口,和公公婆婆一起分享“燒烤之類的宵夜”。

丈夫一直反對吃宵夜,但是妻子忍不住,也不想争吵。公公婆婆得知情況後,滿足了媳婦的願望。

家人和睦相處的秘訣,就是“彼此心疼”。

父母身體還健康的時候,不要“當長輩”,要學會和晚輩做朋友。平時多積累感情,等自己老了,就有了很多的“感情牌”。

也許,把兒媳和女婿當成自己的兒女,有難度,但是你不試一試,怎麼知道不行呢?

不管多刁鑽的媳婦,也是可以被感動的。隻是,要找到媳婦的“軟肋”。

要懂得,兒女和父母的關系好不好,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兒媳和女婿的态度。枕邊風的威力,不容小觑。

05

第四,保持适當的距離,最好不要長期在一個屋檐下生活。

家庭之間,最恰當的距離,就是“一碗湯的距離”。

也就是說,從東家端一碗雞湯,到西家的時候,還是溫熱的。

因為有了距離,家裡的人就少了,“人多嘴雜”的沖突,就消失了。

另外,心理、感情、觀點、幫助、建言等方面,都要适當。父母不要插手兒女的婚姻問題。如果兒女受到了委屈,不要盲目指責“别人”的不是,而是冷靜分析,剖析問題的根源,不偏袒任何一方。

公平公正的言語,也許兒女一時半會不會了解,但是時間長了,事實會證明這是“對的”。

家裡有人說了“讨厭的話”,父母不要過分計較,記性不要那麼好。如果好幾年以前的話,還能複述一遍,估計這一家子,就沒有辦法過日子了。

生活很熱鬧,但要盡量平淡過。

人到老年時,如果被兒女嫌棄,需要做好以下4件事

06

俗話說:“凡事都有因果。”

兒女嫌棄父母,多半是父母以前做的事情,留下了禍根。

當你老了,要多反思自己,雖然過去的時光,不能重來,但是可以把握目前的一切,改善家庭氛圍。

有一位作家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隻不過意味着,一代送走一代,漸行漸遠,又情真意切。”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難處,也有不同的機遇。父母健康的時候,就告訴兒女“各過各的”;父母走不動了,就和兒女商量着辦,别難為情,很多話,說開了,也就不會猜忌、指責、互掐了。

在這裡,也呼籲年輕人,要換位思考,别為難父母。放大自己的格局,既往不咎,孝順就不是那麼難。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