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邵帥)近期,2021年國内新能源汽車銷量資料出爐。從新能源汽車的轎車總銷量榜來看,人民的宏光MINI獲得了首位,而今年以來鬧得沸沸揚揚的特斯拉Model 3在全年的總銷量上的增幅卻下降。此外,從整體上來看,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的産品實力已然形成,特斯拉一家獨大的局面正被瓦解。

Top 1:宏光MINI
年銷量:395451台
五菱宏光MINI EV可謂是滿足了國人出行的基本需求。同時,整車的高成本效益也是促使其銷量穩增長的重要動力。外觀方面,新車采用了方正的設計風格,規整有序的大燈搭配黑色蜂窩狀進氣格栅,使其前臉看上去中規中矩,充滿機械感。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别為2917*1493*1621mm,軸距為1940mm。
動力層面,宏光MINI提供後置單電機驅動,比對三元锂和磷酸鐵锂電池,續航裡程方面具備120km和170km版本。五菱宏光MINI EV準确瞄準市場空白,在競争白熱化的新能源市場,依靠自身獨特的定位和價格優勢赢得了絕大多數消費者的青睐。
Top 2:比亞迪秦
年銷量:187227台
比亞迪秦系列的新能源車型上市以來的銷量表現,在年度總銷量層面的成績依然亮眼。從最新車型來看,比亞迪秦EV的車型版本較為簡潔,分别為出行版和領暢版。配置層面,450km的純電續航、前置單電機、磷酸鐵锂電池等配置,使其在使用層面會占據一定的優勢。對于比亞迪秦的新能源車型來說,日常家用的使用環境是符合其設計初衷的。同時,補貼後的十多萬元的價格,也能夠滿足市場對它的認可。
另一方面,比亞迪秦PLUS搭載的DM-i混動系統車型,對于秦系列的貢獻也功不可沒。在新能源市場前期,一部分消費群體對于純電動的不完全認同,促成了插電混動版車型的銷量增幅。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秦系列在新能源領域内,布局了插電混動、純電動等多種模式,也滿足了市場的不同需求。“廣撒網”的做法,無疑是促進新能源市場進一步發展,也是滿足消費者不同購買需求的有效辦法。
Top 3:特斯拉 Model 3
年銷量:150890台
與市場上沸沸揚揚的輿論相比,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在2021年并沒有占據第一的位置。一方面,Model 3車型定位并不屬于親民的類型,客觀上使其流失了部分客戶。此外,價格層面的不斷浮動,也使更多消費者産生觀望情緒。此外,随着新能源産品的不斷完善,Model 3以往鮮見對手的局面正在被慢慢打破。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對于市場是一件好事。
産品本身來講,Model 3發迹于中國市場,也使中國消費者對其熟悉程度更甚。同時,整車的前衛造型以及科技化的配置水準,成為了該車型持續受到關注的重點之一。此外,車型配比上,入門級的Model 3主打實用性,高性能版則滿足了性能玩家的需求,某種程度上也契合了特定市場的購買需求。
Model 3至今為止也是一款較具争議的車型。這一點在其飄忽不定價格體系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同時,伴随着國内新能源車型的逐漸發售,Model 3以往一家獨大的局面,将漸漸被打破。
Top 4:比亞迪漢
年銷量:117323台
2021年的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也呈現出不可忽視的勢頭。在旗下的漢系列車型上,純電的EV和混動的DM系列,使其在市場競争力層面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比亞迪漢的外觀融入了比亞迪最新的龍顔設計理念,中間雕刻的“漢”字LOGO使其辨識度同步提升。整車側面采用的鍍鉻裝飾進行點綴,微微上揚的腰線營造出轎跑化車型風格。而在尾部上依然簡潔緊湊的姿态,則進一步凸顯運動化視覺效果。
不可忽視的是,比亞迪漢的配置是相對較高的,包含了對稱式座艙設計、DiPilot方向盤車道偏離輔助提醒、Nappa真皮材質、天然實木内飾、主駕座椅8向電動調節、座椅記憶系統、外後視鏡記憶系統等。而在硬體的智能配置層面,大尺寸的中控懸浮式大屏、全液晶儀表盤等,無不兼顧了對運動氣息與科技氛圍的營造。
比亞迪漢搭載純電和插電混動版系統,不同的設計方向也符合當下中國市場裡各路消費群體的實際需求。同時,整車中大型車的定位在空間感層面的營造,也使其更符合國内特定消費群體的購買需求。而在補貼退坡和購置稅優惠的2022年,比亞迪漢将有望于依靠自身優勢,進一步拓寬銷量範圍。
Top 5:奇瑞eQ
年銷量:76987台
在2021年度的銷量排行總榜上,奇瑞eQ的出現說明了一個問題,即國内當下對于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需求并不是全場景的使用,更多兼具最後1km使用需求的小微新能源汽車,對于大部分的新能源待購群體而言才是剛需。
另一方面,國内純電動新能源汽車在續航裡程和價格層面的落差,讓衆多消費者依然保留持币觀望的情緒。同時,無論是在城市使用環境,亦或三四線城市的使用環境下,短途代步依然是最廣泛消費群體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基本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度總榜的排名序列中,前五名中有40%的比例被小微新能源汽車拿走,無疑說明了最廣泛消費群體的真實需求。長遠來看,國家繼續推行新能源優惠政策的基本架構基礎上,小微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将持續擴大。
寫在最後:
2021年在不經意間滑過。這一年,中國汽車市場經曆了疫情反複沖擊、缺芯問題襲擾、消費需求一度疲軟等問題。但在國内總體的良好大環境下,加之對新能源汽車政策的持續推進,使國内的新能源市場獲得了一片繁榮。展望2022年的國内市場,雖然退坡補貼是既成事實,但在良好的整體大環境下,穩步上行将有望成為2022年新能源市場的主旋律。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