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祝福冬奧會 一起向未來(相約北京冬奧)

祝福冬奧會 一起向未來(相約北京冬奧)

圖:2021年9月,拉斐爾·薩維德受邀參加北京冬奧組委主辦的“大V冬奧行”活動,探訪北京和張家口的多處奧運場館。 圖:俄羅斯退休軍醫弗拉基米爾·沃羅比約夫。 資料圖檔 圖:2021年12月,金敬植教授(左一)在課堂上和同學們分享交流冬奧會的相關知識。 梁子棟攝(影像中國)

祝福冬奧會 一起向未來(相約北京冬奧)

2022年1月12日,一列新型奧運版複興号智能動車組駛過張家口崇禮賽區。 孫立君攝(影像中國)

為北京冬奧會創作歌曲、為志願者編寫教育訓練教材、拍攝視訊向海外網友展示奧運場館的豐富細節……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即将舉行,一些國際友人和體育愛好者用各種方式表達對這場體育盛會的期待、對雙奧之城的祝福和向往,“一起向未來”的歌聲越來越響亮

用這本書迎接遠道而來的朋友

本報記者 邵玉姿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離不開你們的付出,希望你們能拿出最好的狀态,讓各國運動員了解中國為舉辦冬奧會所付出的努力!”去年12月27日,在河北外國語學院,來自南韓的金敬植教授和學校派往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的首批志願者進行視訊連線,為他們送上了鼓勵和祝福。

今年65歲的金敬植目前是河北外國語學院的一名韓語教授。2014年,河北外國語學院同南韓慶南大學締結為姐妹學校。同年9月,金敬植作為韓語教授被派至石家莊,任期一年。在中國工作期間,金敬植一有空閑就坐着公共汽車走街串巷感受風土人情。“這座城市每個角落都充滿溫情,我非常喜歡在這裡生活的每一天。”任期結束後,金敬植改變了原定“隻工作一年就回國”的計劃,繼續留在石家莊任教。

2015年,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金敬植聽到這個消息非常興奮。作為滑雪愛好者,他非常期待能夠在中國見證這場冰雪運動的頂級盛會。2018年,他的很多朋友和學生都作為志願者參與了南韓平昌冬奧會。金敬植想借助自己的語言優勢,将南韓的一些經驗和知識分享給自己的中國學生,為北京冬奧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2018年暑假,金敬植回到南韓,利用假期走訪了平昌冬奧會的很多從業人員和志願者,搜集一手資料、讨教各類經驗。“榮譽感”“自豪感”“使命感”是走訪交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幾個詞語。“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志願者的辛苦付出,他們是主辦國的形象名片,更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傳遞者。”金敬植被志願者的無私奉獻精神觸動,于是萌發了為冬奧會志願者編寫書籍的想法。

他的想法得到了河北外國語學院的大力支援。很快,便有來自不同學院的20名老師加入了編輯委員會。2019年5月,河北外國語學院要向北京冬奧會選派翻譯志願者的消息傳來,金敬植馬上與編委會成員商讨,決定将編寫方向調整為志願者教育訓練教材,主要用于學校的志願者教育訓練工作。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金敬植還特意就“大學生喜歡的文化與表達是什麼”進行了調研。

曆時兩年多,經過無數次讨論修改,2021年1月,總字數超過4萬字的教育訓練教材——《奧林匹克會話》和《術語集》正式完成,内容囊括了冬奧會曆史、各國禮儀、志願者職責、賽事規則、比賽用語等諸多方面。

“冬奧會是綻放在冰雪上的慶典,我們熱愛和平,期盼人類共榮……溝通是連接配接我們所有人的捷徑,是以我們想用這本書伸出手,迎接遠道而來的朋友。”金敬植在序言中如此寫道。

編寫教材的過程中,他密切關注北京冬奧會的各種動态,綠色冬奧、低碳冬奧、科技冬奧的案例和詞語經常出現在他和學生的小課堂上。“冬奧會的許多比賽場館是現有的體育設施改造而成的,既環保還能節省開支,非常符合綠色奧運的理念。”“先進的比賽場館,外形與龍相似的賽道,還有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高鐵……冬奧會很好地展現了中國科技發展的豐碩成果。”每每看到冬奧會的新聞,金敬植就會興奮地和同僚們分享,并趕緊記錄下來這些語句,告訴學生們應該如何用韓語表達。

教材完成之後,學院将其翻譯成8個語種供志願者學習。2021年9月,學院首批志願者前往北京和張家口,奔赴各個工作崗位。随着冬奧會的腳步越來越近,“一起向未來”的口号聲也越來越響亮,前線志願者們的工作愈發忙碌。金敬植常常和同學們線上溝通、視訊連線。在他看來,學生們辛勤工作的身影,就像是中國努力籌備冬奧會的縮影。他說,在全球疫情尚未消除的當下,舉辦冬奧會既是一場考驗,也是号召各國戰勝疫情、邁向未來的契機。

北京冬奧會的舉辦點燃了人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金敬植觀察到,如今,越來越多的石家莊人在家門口的滑雪場體驗冰雪運動的樂趣。他說,以前,因為冰雪運動季節性強、裝置成本高,普及起來有一定難度。如今,伴随着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順利展開,“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美好願景已成為現實。金敬植說:“北京冬奧會為更多人關注并參與冰雪運動提供了良好契機。”

寫一首歌祝福北京冬奧會

本報記者 張光政

“潔白的雪覆寫着廣袤大地山巒起伏,北京期待着奧運健兒們踏上征途。”前不久,在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舉辦的北京冬奧會中俄主流媒體線上專題見面會上,一首由俄羅斯退休軍醫弗拉基米爾·沃羅比約夫作詞作曲、以北京冬奧會為主題的MV《北京》正式釋出。

MV以中國的峻峭山川開篇,穿插紅場、芭蕾舞等俄羅斯經典元素,通過航拍、特寫、快慢鏡頭的轉換,展現了北京冬奧會的比賽場館、冰雪運動的精彩競技畫面,以及中國的一系列發展成就。歌曲由俄羅斯歌唱家亞曆山大·帕赫穆托夫演唱,歌聲渾厚有力而又充滿激情,飽含着俄羅斯人民對北京冬奧會的期待以及對其成功舉辦的美好祝福。

沃羅比約夫今年64歲。工作之餘,他喜歡詩歌創作,并為詩歌譜曲。至今,沃羅比約夫已創作了20多首俄文和英文歌曲。

談起這首冬奧會歌曲《北京》的創作緣起,沃羅比約夫說:“雖然我沒有去過中國,但一直對這個國家充滿興趣。中國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内,在許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發展成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在,中國正自信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在新聞中看到,中國政府為籌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做了大量工作。我想将這首歌送給北京,紀念這個盛會。”

對于從未到訪過中國的沃羅比約夫而言,創作中國主題作品并非易事。去年8月,他開始嘗試寫作,但因為缺少素材,一直不知如何下筆。于是,沃羅比約夫在網上搜集中國的各種資料,觀看相關視訊,更好地了解中國、了解北京,以尋找靈感。

“北京!張開手臂歡迎來客!北京!期待勝利的消息!北京!奧運聖火将你照耀……”飽含着感情,沃羅比約夫寫出歌曲《北京》。這首曲子旋律優美動人,歌詞朗朗上口,一經釋出,就受到了俄中兩國衆多網友的熱烈關注。沃羅比約夫倍受鼓舞,他告訴記者,“我正在創作新的歌曲,計劃今年3月發行一張中國專輯,希望中國的聽衆們會喜歡。”

除了歌曲創作,沃羅比約夫閑暇時間最喜歡的活動就是進行體育鍛煉。他說,年輕的時候踢過足球,打過排球、籃球、曲棍球,還喜歡拳擊、舉啞鈴。一直到現在,沃羅比約夫依然保持着每天鍛煉四五十分鐘的習慣。作為體育迷,沃羅比約夫非常關注冬奧會,喜歡看冰球、滑雪和花樣滑冰比賽。他說,“我會和妻子一起在家裡守着電視直播觀看北京冬奧會!”

沃羅比約夫對北京冬奧會充滿了期待。他說,北京成功舉辦了2008年夏季奧運會,相信今年同樣能夠舉辦一屆高水準的冬奧會。“今明兩年是俄中體育交流年。俄羅斯總統普京還受邀參加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我堅信,體育和文化交流将加深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24日 17 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