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36氪報道,吉利集團旗下的手機公司正在與魅族商談收購事宜,雙方均未正面回應,結合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先生曾公開表示的言論和旗下公司背景,及當下魅族科技的經營現狀,可信度極高!

“手機是電子産品市場驗證及軟體創新的應用載體,既能讓使用者盡快分享創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轉移到汽車中應用,實作車機和手機軟體技術的緊密互動。”——李書福
2021年9月份,吉利集團成立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紀時代),定位高端手機領域,法定代表人、董事兼總經理王勇,曾在中興通訊任職 主導過TD-SCDMA手機等産品業務;除中興通訊外,星紀時代的研發人員中部分有小米/OPPO的從業背景
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 企業公開資訊
背景一 硬體不難,生态沉澱不容易
2022年,使用者選擇一款手機産品不僅會考慮品牌和性能,更多的是軟體生态,熟悉手機圈的朋友甚至可以不假思索的說出這一代高通旗艦機的主要配置,原因是除個别廠商外,上遊供應鍊有什麼 他們就隻能用什麼。
甚至給出一個成本價和大概投放數量,OEM(代工廠)會為你解決除市場以外的大部分問題,具體參考“格力手機”和“海信汽車”。
相比硬體制造,系統及軟體生态門檻要高上許多,從小米推出第一版MIUI開始,絕大部分的安卓使用者開始向本土化适配完善的定制UI靠攏,原因無二 因為比安卓原生系統好用!加上雲服務/智能家居等硬核功能的配套關聯,使用的時間越長 粘性越大。
雖然不比相機換門的沉痛代價,但隻要廠商不作死,問題不會太大。
魅族Flyme作為國内定制UI的“先行者”,以小而美著稱,深閱聽人多“魅友”喜愛,即便目前的市場占有率不容樂觀,Flyme的忠實使用者基數仍然不容小觑,尤其是想要入局的“新手玩家”,用資金換時間和資源是一筆很劃算的生意,比如 吉利控股。
背景二 收購魅族 “一舉三得”
其一,根據IDC釋出的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報告顯示,小米/OV/蘋果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7成,華為盡管缺芯 也通過獨立子品牌等方式保持産品的出貨量,吉利想要入局 隻要拿下處于邊緣的魅族,轉化其大部分使用者就可以站穩腳跟;
IDC 2021 Q3
其二,不同于企業/品牌之間的聯名合作,收購魅族後 吉利擁有100%的話語權,可以根據汽車業務的需要進行布局,GKUI與Flyme深度融合 互相促進,提升吉利車型車機系統的體驗,反向為魅族和Flyme增量,實作自家
其三,巅峰時期的魅族市值估算約為20.46億美元,折合人民币129.7億元,要知道這是通過2015年阿裡投資魅族(5.9億美元 占比28.83%)反向估算出的市值,那麼如今魅族市值幾何?對于斥資100億渴求打造車機協同的吉利,是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