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6氪报道,吉利集团旗下的手机公司正在与魅族商谈收购事宜,双方均未正面回应,结合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曾公开表示的言论和旗下公司背景,及当下魅族科技的经营现状,可信度极高!

“手机是电子产品市场验证及软件创新的应用载体,既能让用户尽快分享创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转移到汽车中应用,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李书福
2021年9月份,吉利集团成立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纪时代),定位高端手机领域,法定代表人、董事兼总经理王勇,曾在中兴通讯任职 主导过TD-SCDMA手机等产品业务;除中兴通讯外,星纪时代的研发人员中部分有小米/OPPO的从业背景
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公开信息
背景一 硬件不难,生态沉淀不容易
2022年,用户选择一款手机产品不仅会考虑品牌和性能,更多的是软件生态,熟悉手机圈的朋友甚至可以不假思索的说出这一代高通旗舰机的主要配置,原因是除个别厂商外,上游供应链有什么 他们就只能用什么。
甚至给出一个成本价和大概投放数量,OEM(代工厂)会为你解决除市场以外的大部分问题,具体参考“格力手机”和“海信汽车”。
相比硬件制造,系统及软件生态门槛要高上许多,从小米推出第一版MIUI开始,绝大部分的安卓用户开始向本土化适配完善的定制UI靠拢,原因无二 因为比安卓原生系统好用!加上云服务/智能家居等硬核功能的配套联动,使用的时间越长 粘性越大。
虽然不比相机换门的沉痛代价,但只要厂商不作死,问题不会太大。
魅族Flyme作为国内定制UI的“先行者”,以小而美著称,深受众多“魅友”喜爱,即便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不容乐观,Flyme的忠实用户基数仍然不容小觑,尤其是想要入局的“新手玩家”,用资金换时间和资源是一笔很划算的生意,比如 吉利控股。
背景二 收购魅族 “一举三得”
其一,根据IDC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小米/OV/苹果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成,华为尽管缺芯 也通过独立子品牌等方式保持产品的出货量,吉利想要入局 只要拿下处于边缘的魅族,转化其大部分用户就可以站稳脚跟;
IDC 2021 Q3
其二,不同于企业/品牌之间的联名合作,收购魅族后 吉利拥有100%的话语权,可以根据汽车业务的需要进行布局,GKUI与Flyme深度融合 相互促进,提升吉利车型车机系统的体验,反向为魅族和Flyme增量,实现自家
其三,巅峰时期的魅族市值估算约为20.4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9.7亿元,要知道这是通过2015年阿里投资魅族(5.9亿美元 占比28.83%)反向估算出的市值,那么如今魅族市值几何?对于斥资100亿渴求打造车机协同的吉利,是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