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戰奧運終得中國花滑冬奧首金 申雪趙宏博跨越18年的冬奧夢

作者:聽阿卷說

回顧中國花樣滑冰的曆史,從無到有,已經走過了30年的光陰,1980年中國花樣滑冰隊征戰冬奧會以來,女子單人、男子單人均有突破,而至今為止唯一一枚金牌也是中國花樣滑冰的首枚金牌,由雙人滑組合申雪趙宏博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奪得,為了這枚寶貴的金牌,二人足足征戰了四屆奧運。

從第九屆冬奧會開始,前蘇聯及其之後的俄羅斯對雙人滑奧運金牌進行了長達近46年的壟斷,各個國家的選手屢次向金牌發出挑戰,但都未能取得成功,直到2010年申雪趙宏博在溫哥華冬奧會上的奪冠,才打破了俄羅斯連續十二屆奧運的蟬聯。這次奪金也改寫了花樣滑冰近半個世紀的奧運史。

四戰奧運終得中國花滑冬奧首金 申雪趙宏博跨越18年的冬奧夢

本期冰雪研究社就将大家走進這對“冰上傳奇”申雪趙宏博的故事。

組隊18年、四戰奧運 終圓夢溫哥華

2010年2月15日溫哥華太平洋體育館,當聽到廣播裡念出“the first place”時,申雪掩面喜而泣。而在比賽結束、音樂聲止的一刻,趙宏博蹲在地上久久不願站起。申趙組合四屆奧運的征程終于以一枚金牌畫上了句點。

比賽結束之後,二人的情緒久久沒有從奪金的喜悅中走出。從滑完比賽的那一刻起,申雪的眼淚就像關不住的水龍頭止不住滑過面龐,“這枚金牌來的特别不容易,特别想起經曆過的每一次艱難,淚水中還是高興的成分更多些。”趙宏博也難掩内心的激動,“太多年了,終于拿到了這枚金牌,現在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好,我們兩個經曆了太多太多太多了!37歲能拿到這塊金牌,也值了!”三個“太多”包含了攜手18年以來所有的酸甜苦辣和内心感動。

四戰奧運終得中國花滑冬奧首金 申雪趙宏博跨越18年的冬奧夢

趙宏博7歲時被教練選中開始學習花樣滑冰,13歲時在教練李躍明建議下他改練雙人滑,在1991年,18歲的趙宏博就和他的第一任搭檔謝毛毛獲得了全國運動會的雙人滑冠軍。沒過多久,謝毛毛退役,教練姚濱不得不再為趙宏博另選搭檔,當時申雪即使在訓練時摔倒了也不吭聲,默默爬起來繼續練,姚濱也正是看中了這股堅韌的勁兒,才選擇讓二者牽手。

相比成名較早的趙宏博,申雪還隻是個14歲的小姑娘,不過她也沒有實力相差較大而退縮,反而用練習培養默契,縮小兩人之間的差距。牽手僅四個月的時間,申雪、趙宏博就問鼎國内賽場。

奧運會是每個運動員都向往的舞台,申趙組合也不例外。1998年是兩人的第一屆冬奧之旅,尚顯青澀的他們在冰上演繹了一曲《奧林匹亞》。風馳電掣般的滑行速度和一闆一眼的技術動作非常到位,隻可惜二人的藝術表現力還不夠,最終收獲了第五名,不過這個成績在當時也已是中國雙人滑想都不敢想的名次。

帶着奧運會奠定的信心,申趙組合積極訓練備戰下一屆冬奧會。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自由滑比賽上場前,對于使不使用“殺手锏”二人還沒下定決心,不用隻能止步銅牌,使用四周抛跳,如果對手失誤很有可能得金。自由滑上場前的最後一刻,是玉碎還是瓦全的賭博中,他們選擇了前者。要知道,這個動作可是世界雙人滑曆史上從未有人在正式比賽中完成的。

比賽開始,申趙組合進入抛跳前的滑行穩定有力,随着起跳,三圈、四圈,申雪在空中充分的轉體,然而在落冰的一刹那,因為身體的高度緊張,肌肉收縮,她沒能站穩,摔倒在冰面。那一瞬間,在場的觀衆都經曆了從震驚到失望的起伏,那一瞬間,申雪趙宏博也是那樣的接近成功。最終,他們收獲了一枚珍貴的銅牌。

賽後,他們沒有因為比賽的遺憾而就此止步,繼續放眼都令冬奧會,這次,他們決定将難度和藝術表現力兩手抓。在訓練日程有序開展、狀态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命運仿佛又和他們開了一個玩笑。2005年8月,在冬奧比賽周期開始前,趙宏博在一次訓練中跟腱斷裂,必須馬上進行手術。“我想可能一切都完了。我抱着申雪,兩人嚎啕大哭。”所有的準備一下子都回到了原點,趙宏博受傷的這段日子,也是兩個人最痛苦的一段時光。

四戰奧運終得中國花滑冬奧首金 申雪趙宏博跨越18年的冬奧夢

“沒關系,我們可以從頭再來。”在這樣一段艱難的時光,二人互相鼓勁。從手術恢複到開始訓練再到登上冬奧會的賽場,趙宏博硬是用短短半年的時間,完成了這段艱難的跨越,最終,他們還是站在了都靈冬奧會的冰面上,拿下了一枚銅牌。

“雖然我們曾經失敗過很多次,但是對金牌的渴望讓我們很快淡忘吃過的苦,為夢想繼續努力。”就這樣,他們踏上了溫哥華冬奧會的賽場,這也是二人沖奧的第16個年頭。自由滑的比賽他們選擇了意大利作曲家的《柔闆》,樂曲中所表達的深邃情感和思想恰恰凝結了這對冰上情侶曆經大賽和人生考驗的心路曆程,伴着《柔闆》舒緩的節奏,申趙的演繹更似一段心靈的對話,令觀衆陶醉其中。

四戰奧運終得中國花滑冬奧首金 申雪趙宏博跨越18年的冬奧夢

一曲終了,二人憑借多年的默契和完美的發揮奪得冠軍。“我們當時一直在等場上的結果,突然教練在一旁說,你們已經是冠軍了!此時我很長一段時間腦子裡都是空白……這麼多年,夢想終于實作了。”

為練四周抛跳 曾不惜賭上職業生涯

奧運金牌的背後是無數的辛酸與汗水,其中“四周抛跳”的訓練經曆是申雪趙宏博最艱難的一段時光。

2000年前後,作為當時世界冰壇上為數不多的亞洲面孔,憑借主觀性很強的藝術性打分很難在一衆選手中突破重圍,唯有高難度的技術動作,才有可能打破西方裁判的銅牆鐵壁。綜合一番考量,主管教練姚濱提出讓申趙組合練習四周抛跳的想法。

相對于抛三周,四周在三周的基礎上多了360度,要求運動員在空中轉體更高、更快速,這也意味着一旦摔倒,帶來的疼痛将是數倍的。但是,為了成績,沒有更好的選擇。

因為動作的技術難度很高,申雪每次訓練都全副武裝,帶着頭盔、護腕、護膝,雖然一定程度上對身體形成保護,但無法完全緩解跌倒帶來的痛苦。剛開始的練習中,因為沒有掌握要領,申雪被高高抛起後都會重重落向地面,摔得鼻青臉腫,身上也幾乎沒有好地方,冰面上、檔闆上,到處都是她留下的慘烈印記,但她一聲不吭纏好紗布,繼續投入訓練。周圍隊友們回憶起申雪、趙宏博練習抛四周的情景隻有一句話,“真是太遭罪了。”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一次又一次的爬起,搭檔趙宏博一直陪伴在身邊,“你就想着又向世界冠軍邁進了一步”既是說給搭檔,也是說給自己。

四戰奧運終得中國花滑冬奧首金 申雪趙宏博跨越18年的冬奧夢

由于不想讓父母為自己擔心,申雪對自己練四周跳的事情一直是隐瞞的,父母完全被蒙在鼓裡。後來,還是通過其他教練的口述,申雪父母才知道了女兒練四周的消息,“我當時急壞了,高血壓,都住院了。那些回來的教練之是以對我們吐露實情,是因為他們親眼看到了‘抛4周’訓練竟然是如此危險,他們希望我們勸說小雪,還是放棄這個動作吧,這要是摔壞了,她的運動生涯也就到頭了……”在回憶這段往事時,申雪母親始終在流着淚。

就這樣,在一直有救護車待命的情況下,經過了43次的慘痛摔倒,第44次,申雪在空中轉體四周後,平穩落冰,現場的人們立刻發出了歡呼,紛紛對申雪、趙宏博表示祝賀。他們都知道,為了這樣一個動作的完成,申趙組合經曆了怎樣的艱辛。

未曾離開 冰上伉俪為花滑傾注全部

2010年實作他們的奧運金牌夢想後,他們選擇退役,但是他們懷着對于花樣滑冰這項運動的熱愛,從未遠離這片冰場。讓更多人愛上滑冰,帶出更多優秀的運動員,成為了他們新的夢想。

四戰奧運終得中國花滑冬奧首金 申雪趙宏博跨越18年的冬奧夢

2013年,申雪趙宏博的主教練姚濱退休了,趙宏博接下了恩師手中的接力棒,從運動員的身份華麗轉身,成為了中國花樣滑冰隊雙人滑的主教練,他說:“我的前半生都奉獻給了花樣滑冰事業,我想我的後半生也不會離開它了。我希望我可以成為像我的恩師姚濱一樣偉大的教練。”2018年,申雪出任中國花樣滑冰協會主席。二人也因為工作繁忙,平時甚少聚在一起,一旦兩人相見,交流最多的話題還是花樣滑冰。

申雪趙宏博在中國花樣滑冰領域取得的曆史性的突破,也吸引着更多的年輕人走進冰場,了解花樣滑冰這項運動。花樣滑冰又被稱為“冰上芭蕾”,是一項兼具冰上技巧與藝術美的運動,按照性别分為男女單人項目,還有雙人滑和冰舞。

目前,中國花樣滑冰雙人滑項目上,隋文靜韓聰延續着前輩的輝煌。2018年平昌冬奧會,他們以0.43分惜敗對手獲得銀牌,在21-22賽季他們克服傷病,卷土重來,在花樣滑冰世錦賽的兩站分站上都奪得了冠軍。北京冬奧會上,他們也将迎來第二次冬奧之旅,向金牌發起沖擊。

四戰奧運終得中國花滑冬奧首金 申雪趙宏博跨越18年的冬奧夢

冰雪盛會即将到來,中國移動咪咕将全程關注中國冰雪健兒的表現,花樣滑冰的賽事周期為2月4日-2月20日,體育使用者們可以通過魔百和、咪咕視訊的冰雪專區即時跟進冰雪健兒們比賽動态,一同為中國冰雪加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