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不懼美澳聯手封鎖,果斷再次出手,拿下非洲50億噸鐵礦開采權,而且這座鐵礦所帶來的價值更是高達上千億,從此不用看澳洲眼色,徹底告别進口鐵礦石被他國卡脖子的窘境,美澳偷雞不成蝕把米,澳洲痛失本國出産鐵礦最大買主,這回該輪到他們後悔了。中國進口礦産主要類别有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稀有金屬和非金屬,主要進口國為巴西、澳洲和印度。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随着國内的工業化水準逐漸攀升,中國逐漸從鋼鐵大國轉型為鋼鐵強國,現如今,世界排名前50的鋼鐵企業,中國占29家,粗鋼年産量穩居全球第一,年産量占全球一半以上,為了支援國内鋼鐵産業的發展,自然離不開大量的鐵礦石作為原料供應,此前很長一段時間,中國超七成的鐵礦石原料需要每年從澳洲、巴西等國家大量進口,看到這裡,一定有朋友會不解,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礦産資源極為豐富,為何還要大費周章從國外進口最基礎的鐵礦石?
首先,中國已探明的鐵礦礦脈和儲量雖然不少,但其開采難度和成本遠大于澳洲沿海地區可以露天開采的鐵礦,其次,就是中國礦産資源和工業發達地區地理區位上極度不比對,從澳洲進口的鐵礦石可以直接在該國北部沿海裝船,然後大量通過海運送往中國東南沿海的工廠進行粗加工,如果,執意要靠國内鐵礦資源供給用度,光從内陸到沿海的運輸儲存費用就數倍于從澳洲直接進口,最後一點,中國本土的鐵礦品質确實不如從國外進口,煉鋼廠為了鋼鐵的純淨度也更趨向于使用進口的鐵礦石。
但過去兩年,由于疫情對各國實體經濟的影響,以美國為首的五眼聯盟在經貿領域攜手展開了針對中國的多輪打壓,其中又以澳洲動作最多最為嚣張,先是單方面撕毀經濟合作條約,然後處處刁難在澳中資企業,最為可氣的就是,在去年,澳洲開始了無端對中國進口鐵礦石頻繁擡高要價,澳洲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這一舉動造成全球鐵礦石原料價格瘋漲,直接導緻僅在過去的一年,中國為從澳洲進口鐵礦就多花了近1700億美元,飙升的原料價格,也讓去年國内鋼産量出現改革開放以來首次下降,降幅約為百分之三。
圖為鐵礦裝船
為了達到破局的效果,中國與幾内亞在礦業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成功拿下非洲最大鐵礦西芒杜鐵礦的開采權,該鐵礦僅就規模來言已經是可以跻身世界前五的大型優質露天赤鐵礦,目前探明的鐵礦石儲量已超過22.5億噸,預計總儲量将接近50億噸,其出産的鐵礦品質也完全不輸澳洲,中國多家礦産企業戮力同心攜手擊敗了同來競标澳洲的金屬集團,以140億美元的高價拿下非洲鐵礦的開采權,美澳想用鐵礦石出口扼住中國工業發展勢頭的美夢就此破碎,
為了回報非洲兄弟的信任,中國目前也在幾内亞境内展開了包括大型鐵路在内的多個援建項目,正中國一直以來秉承着開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國際合作理念,是以遇到困難尋求合作時才能在非洲一呼百應,反觀賠了夫人又折兵失去重要貿易夥伴的美澳一方,怎能不感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