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有着不少下屬組織群組成部門,但大多數都沒什麼強制力,而安理會卻有授權發動戰争的權力,屬于為數不多的“實權部門”,是以是各個大國争奪的對象。中、美、俄、英、法五大強國擁有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更是讓其他國家垂涎不已,印度就是最典型的一個。
印度“入常”這件事,已經折騰了很多年,但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任何進展。這幾乎也成為印度人的一塊心病,以至于任何擦邊的事務,都容易被其跟入常扯上關系。據印度媒體近日報道,印度下個月将派遣一個步兵營前往非洲的阿蔔耶伊地區執行維和任務。

印度駐聯合國特使蒂魯莫西就此認為,這證明印度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以再度提出了印度“入常”的要求,呼籲安理會進行改革。蒂魯莫西表示,印度大規模的派遣聯合國維和部隊,值得與五常平起平坐,有資格獲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
沒猜錯的話,印度駐聯合國特使這番表态,應該與印度在國際事務中發言權太低有關。不過,參加維和行動的不止有印度,其他非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同樣付出了巨大心血,新德裡存在誇大、賣弄貢獻的嫌疑。并且,維和本來就是各國的分内之事,是國際義務,印度這點“功績”,真不值得拿出來吹噓。
事實上,不僅僅是印度,日本、德國、巴西三國也一直在謀劃入常的事情,前些年還為此專門組建了一個四國聯盟。除此之外,土耳其、奈及利亞等國家也在這個問題上躍躍欲試。歐盟内部甚至還有人提議,将法國的常任理事國席位讓渡給歐盟。
可以說,不少國家都在這方面動腦筋。然而,入常真的這麼容易嗎?這些國家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沒弄清楚安理會的權力來源。目前的聯合國,是二戰結束後中、美、俄、英、法五大國安排戰後秩序時商定好的,他們都為二戰做出了巨大貢獻,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領袖。
後來的國家,就算實力有所增強,他沒有為全人類做出過貢獻,當然也就沒有資格決定全球事務。例如日本,本身就是個二戰戰敗國,聯合國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防止戰敗國再度危害世界,是以日本連軍隊和交戰權都被剝奪了。
與此同時,日本還拒不承認侵略行為,僅僅是中國這一關,他就永遠過不了。德國雖然認罪态度較好,國際地位也高于日本,但戰敗國的身份在那裡放着,不可能完全洗刷。巴西國家雖大,但力量弱小,而且偏居一隅,對全球事務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力。
印度1998年私自研發核武器,本身就嚴重違反聯合國精神,同時還與巴基斯坦、中國等鄰國長期對峙,一點也不像是想維護世界和平的樣子,怎麼可能擠進常任理事國?聯合國成立以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隻發生過兩次變動,一是中國收回被霸占的席位,二是俄羅斯取代滅亡的蘇聯。
但這兩種都不是新增席位,隻是取代,中國和俄羅斯在二戰時的貢獻,是誰也不能抹殺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想要成為常任理事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印度國家實力不足,他的經濟實力雖然不錯,但國内還有大量的貧困人口,基礎教育差,文盲率高,基礎設施進展緩慢,而且還存在濃厚的種姓制度殘餘。這樣的國家,是做不了世界領袖的。
在過去幾年,印度等國家在世界上東奔西走,看上去已經取得了某些常任理事國的支援,例如俄羅斯多次明确表态支援印度入常,美國也表态支援日本,但這些都是空頭支票。真正到了聯合國投票的時候,關于增加、減少、變更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的提案,都會被五大國否決。
原因很簡單,安理會席位,并不是誰強誰就能拿,那樣的話安理會就變成了各大強國的角鬥場,存在也就失去了意義。目前五大國的實力處于世界第一集團,而且都有曆史上的功績作保障,區區的維和行動,完全不足以讓印度摸到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門檻。
最近幾個月,俄羅斯與西方在俄烏邊境緊張對峙,聯合國五常發表聯合聲明,強調核戰争打不得也打不赢,為這場沖突劃出了“邊界”。
而在更早的2018年,由美國提供安全保障,俄羅斯提供運輸機,奈及利亞核反應堆的核材料被運至中國的核電站進行無害化處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像這樣的重大國際行動,隻有聯合國五常可以進行。印度,現在還遠未達到這個級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