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極目銳評丨放棄生意回村帶頭緻富,這才是真正“全村人的希望”

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

阿香本名叫張國丹,是一位90後,出生于貴州黔東南黎平縣三龍侗寨中羅村,大學畢業後在廣州做外貿生意。2015年冬,阿香放棄在廣州的工作,回到家鄉帶領全村緻富,在抖音上收獲113萬粉絲,獲得858萬點贊。(據1月19日《新京報》)

2015年冬,因父親意外去世,阿香回到她出生的侗族寨子,打開父親的電腦檔案夾,發現父親留下大量珍貴的侗族大歌影像。他殘缺不全的筆記本上寫着“我拍攝了很多侗歌,沒有拍到的還有很多,就怕我們這一代……就失傳了”。

阿香的父親是一位赤腳醫生,喜歡侗族音樂,對侗歌有着深深的感情。侗歌是侗族古老的歌唱藝術,以前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文化習俗都靠侗歌傳承。2006年,侗族大歌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阿香父親的電腦密碼就是侗歌的旋律,裡面留下了他十幾年來記錄的大量珍貴的侗族大歌影像。阿香震憾了,決定留守鄉村,繼承父親遺志。從2018年11月開始,阿香将她的鄉村生活和侗族文化拍成短視訊,釋出在“村姑阿香”抖音号上。

為傳承侗歌,阿香放棄了廣州每年二十多萬盈餘的收入。母親很不了解,以為她要“混日子”,三天兩頭勸她回廣州賺錢。有一次還把阿香的東西扔到屋外,說要斷絕母女關系。村民也認為她“瘋了,傻了”。

第一個月隻積累了100多個粉絲,阿香開始調整政策。她雇鄰居姐妹做攝影師,把自己嵌進抖音視訊中,将侗族人民的生活與美展現得淋漓盡緻,吸引力大大增加,僅一部踩石臼視訊,就賣出辣椒3000斤,村裡的辣椒都不夠賣。另外,稻米、小黃姜等當地特産都成了緊俏商品。

抖音的走紅,解決了阿香的收入問題。通過抖音電商,她不僅獲得穩定的收入,同時帶領家人乃至周圍族人共同緻富。

阿香的工作無疑很有意義,不僅傳承了侗歌的精神财富,也為家鄉創造着物質财富。找到緻富路徑的鄉親,更積極了,真是善莫大焉。2021年12月,阿香被認證為侗族大歌非遺傳承人。截至目前,她和父親整理記錄的侗歌已經超過2800首。父親的遺願終于變成了現實。

上過大學,在廣州謀生的阿香,可以視作是“全村人的希望”。放棄大城市的優越生活,回到家鄉帶着大夥緻富,這才是真正“全村人的希望”。這不是隐居,不是貪戀鄉村的世外桃源,這是前行,更需要勇氣。

有一種努力,就是活成父母所希望的樣子,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阿香繼承父親的遺志,也活出了自己的精彩。這樣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并不少見。他們紮根鄉村,紮根基層,做的看似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卻在平凡中發光發熱,溫暖一方水土一方人,給平凡的人們帶去希望與光亮,也溫暖了全社會。這才是比自己掙錢更有意義的追求。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