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三角的冰雪“大生意”

作者:看看新聞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王騁 徐進 車秉健 孫佳遜

2022-02-11 17:20

陳威,2009年從職業運動員退役後,就在東北老家從事教練工作,五年前來到上海,在浦東這家冰球俱樂部任職。

早上八點到場,晚上十點下課,每天14個小時,課程排滿,一周至少五天,是他這個冬天裡的日常。

這個冬天,冰雪成了很多群眾過年新的“打開方式”。

由于地理條件,大多數南方人的“冰雪奇緣”是從室内開始的。資料顯示,購買室内滑雪體驗課的零基礎初學者占比高達七成。

上海目前共有冰場14塊,室内滑雪場所43處,冰壺場地3個共8條冰壺道,每年有120萬人次的青少年參與其中。

在全國範圍,冰雪經濟更是飛速升溫。截至去年年初,全國已建成654塊标準冰場和803個室内外各類滑雪場,比2015年分别增長了317%和41%。

長三角的冰雪“大生意”

冰雪運動已經成為長三角“時尚熱潮”,但冰雪運動需要依托高海拔區域和豐富山地資源,長三角地區隻有浙江安吉、安徽大别山區等極個别地區符合基本建造條件。

即便是一些室内場館也會面臨成本高昂、規模受限等諸多問題。

工作日一早,青浦區一家冰壺俱樂部經理徐芳,正和制冰師交代當天的工作細節。

補水、修冰、打點,平滑的冰壺賽道上這一層凸起的小冰粒,是至關重要的“冰點”。

如果沒有這層冰點,20公斤重的冰壺,學員無法推動滑行。這是徐芳每天檢查的重點。

2019年8月投資百萬成立的俱樂部,24小時運作的制冷機組、保溫裝置、專業賽道,每個月花銷超八萬,徐芳壓力着實不小。

比成本更讓人擔心的是群衆基礎。作為上海唯一對外開放的專業冰壺館,也嘗試過派送免費體驗券等促銷手段,去年最慘淡時,一周客流量大多不超過50人。别說盈利,保本都成問題。

長三角的冰雪“大生意”

徐芳告訴記者,目前最大的難點還是客流量少,基數太少了,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能去推廣。

這個冬天,冬奧會成為了最好的“推廣大使”。尤其是當五星紅旗一次次飄揚在冬奧場館上空,人們的熱情被徹底點燃。

超100萬網友湧入奧林匹克官網旗艦店,多款冰墩墩周邊一夜售罄。

另有資料顯示,春節前四天,滑雪裝備同比去年同期增長超180%。

而冰雪消費的火爆帶動的更是相關制造業的飛躍。

喬治,室内滑雪機生産企業負責人,他和同僚們正在為過年前最後一個訂單加班趕工。

雪毯、托闆、鋼架,一台長12米、寬6米、高3.5米的室内滑雪機,主配件數量超過20個,全部由企業自主研發。

而在三年前,國内滑雪機市場幾乎被進口産品壟斷。

售價150萬一台的進口滑雪機,讓不少國内買家望而卻步,也讓喬冶看到國産化後的巨大市場空間。

但當時關鍵技術“卡脖子”,配件品質不過關,困難一個接着一個。

長三角的冰雪“大生意”

中國冰雪經濟起步晚、家底薄,制造技術和研發能力一度存在差距。

但眼下,伴随冰雪運動熱潮來臨,長三角依托制造業基礎,正抓住“風口”謀求創新發展。

喬冶花了三年時間研發的是滑雪機上使用的磁杆,相比國外的液壓杆成本更低,使用壽命更長,目前已經在長三角40多家室内滑雪館投入使用。

國外能做到同步升降的液壓,造價在10萬左右一根,現如今,國産的同類産品造價不到一萬元。

借助冬奧會帶來的發展機遇,中國冰雪産業正蓄勢騰飛。

據北京冬奧組委預計,到2025年,中國冰雪産業總規模将達到萬億規模,成為經濟發展重要組成部分。

上海體育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李海認為,前段時間剛剛出台的長三角體育産業十四五規劃裡明确提到,到2025年,整個長三角體育産業的規模是1.65萬億。

在其中冰雪應該能占很大一部分内容,可能不僅僅是小衆,應該是向大衆來發展,應該是一個趨勢。

長三角的冰雪“大生意”

萬億市場,其背後是三億人上冰雪的熱情“破冰”,更是千千萬萬冰雪産業人才的全力支撐。

國産裝備突圍,場地營運“越冬”,教培體系完善,作為全國最強經濟圈的長三角,必須在其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冬奧會即将落下帷幕,但“冰雪熱”才剛剛登上舞台。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王騁 徐進 車秉健 孫佳遜)

長三角的冰雪“大生意”
長三角的冰雪“大生意”
長三角的冰雪“大生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