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術作品《冬夢》亮相 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300名冬奧志願者名字“拼成”

作者:北青熱點
藝術作品《冬夢》亮相 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300名冬奧志願者名字“拼成”

本周,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延慶冬奧村(冬殘奧村)志願者将上崗在即。前期,部分志願者提前來到志願者之家熟悉環境。剛一進門,他們被一幅書法作品《冬夢》深深吸引。離遠看,它隻是一幅書法作品,走近看,卻内有乾坤,原來,“冬夢”這兩個字是由300多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冬奧志願者名字“拼成”。

兩位青年共圓冰雪之夢

這幅作品是由來自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街道的金先赤執筆、2022北京冬奧和冬殘奧延慶村志願者經理鄧聽、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團委書記周學智和來自北京團市委的孫立翔共同創作的。其中金先赤和孫立翔兩個青年幹部結緣在一起,也源于奧運夢想。

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羅格主席用了一個詞評價——“無與倫比”,這讓當時還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就讀的金先赤記憶猶新,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志願者對奧運會的重要作用。

奧運的舞台是世界的,也是最直覺的,在北京08奧運之後,他就萌生了為奧運創作的想法,但那時候的他,并不知道幾年之後,北京将再一次取得奧運的申辦權,而他助力奧運的夢想,也将最終以一個非常完美的結果來實作。

2015年,北京再次申奧成功的消息給了剛入職不久的孫立翔巨大鼓舞,從小就生長在北國冰城黑龍江的他對冰雪項目十分熱愛。

孫立翔的家鄉緊鄰“中國雪鄉”,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大海林林業局雙峰林場。這裡雪期長、降雪頻繁,積雪期長達7個月,年平均積雪厚度達2米。雪鄉擁着層層疊疊的積雪,百餘戶的居民區猶如一座相連的“雪屋”,雪鄉從初冬冰花乍放的清晰到早春霧淞涓流的婉約,無時無刻不散發着雪的神韻,有“天無三日晴之說”,就這樣他青少年時期“冬夢”的種子便播散開來。

2021年12月,兩位青年共赴冬奧之約,唱響冬奧口号歌《一起向未來》。在排練過程中,小夥伴共同商量着為冬奧籌辦過程中的普通人做點啥兒,在冬奧籌辦過程中湧現過許許多多普通的人,在平凡的日子裡,他們付出了很多,用自己的奮力拼搏彙聚溫暖力量。他們的名字值得被銘記。想到這,大家一拍即合,要一起創作一個作品,向每一位為奧運默默付出過的普通人緻敬。

以志願者為題材贊美冬奧

想法雖好,可怎麼實作也是一個問題,用什麼方式?傳統書法?藝術設計?繪畫?還有最重要的,哪些普通人具有代表性呢?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來,困擾着剛剛還信心滿滿的他們。

大家集思廣益起來,孫立翔自2019年開始先後參與并服務保障多次重大活動,他一次又一次沉浸式感受新時代中國青年志願者與祖國一起向上的力量。

在與延慶冬奧村(冬殘奧村)志願者經理鄧聽,以及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團委書記周學智溝通後,彼時的鄧聽已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選調至延慶冬奧村(冬殘奧村)場館運作團隊,她靈機一動,想到石油大學剛剛經曆了幾乎是史上最嚴格的冬奧志願者選拔,何不以這些優秀的青年為素材,來展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風采?周學智書記也非常支援,将志願者的資訊打包分享。

藝術作品《冬夢》亮相 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300名冬奧志願者名字“拼成”

300名志願者名字拼成“冬夢”

素材有了,剩下的就是創作了,首先确定由金先赤執筆,用他擅長的書法形式來表達。但是怎樣表達,依然是個難點,孫立翔覺得,這個作品要緻敬普通人,還要在作品中展現志願者的名字,同時又要和冬奧相關。

于是,一個以300個名字圍繞在冬奧标志的設計初稿完成了,但是兩個人都覺得一般,特色不夠鮮明,是以就推翻了,第二次,這次是用用300人名字去組合成冬奧志願者logo,感覺也稍微好那麼一點點,但是依然不滿意,隻能放棄。類似這樣的理念在孫立翔和金先赤腦海中不知出現了多少個,但是都不滿意。

最後,金先赤将目光鎖定在了冬夢兩個字上,因為冬奧夢,也是中國夢,用志願者名字拼成冬夢兩個字,意義非凡!經過幾輪手稿反複修改,最終,一個由300多名志願者名字拼成的“冬夢”書法作品,就這樣誕生了!它長2.05米,寬1米,最右側印有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志願者辨別。遠看是傳統書法的冬夢二字,近看可以發現這兩個字是由幾百個小字拼組而成,一個個志願者的名字嵌在“冬夢”裡,象征着在所有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冬夢”必将成真。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洋

編輯/張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