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起一見鐘情,親密關系中,可能這三點更重要

作者:果核天空心理

一見鐘情約等于見色起意。這話其實一點不假。在完全不了解一個人的基本情況下,一下子就被其所吸引住,無非就是看外表。這是一種激情,一種性吸引,和一種生理上的沖動。

不過這種所謂的“激情”,其實往往隻能作為生活裡的“調味劑”。如果我們隻關注本能的沖動,有可能會讓自己深陷泥沼當中。

比起一見鐘情,親密關系中,可能這三點更重要

我們可以看看詩人徐志摩的愛情。即便他娶了張幼儀,也要去苦苦追求才女林徽因。即便“渣男”罪名做實,也要和結發妻子離婚,去迎娶有夫之婦羅小曼。徐志摩自始至終都看不上張幼儀,隻是因為徐志摩對她沒有“沖動”。

林徽因是個聰明的姑娘,她看透了徐志摩的“沖動”。嫁給了踏實的梁思成。而陸小曼花錢一擲千金,讓後來的徐志摩苦不堪言。梁秋實曾說:“徐志摩死前幾年的生活,是在潰爛的邊緣求生。”這肯定不是一個敏感詩人所能接受的。

可見,一見鐘情也許并不能長長久久。畢竟性魅力是随着時間而遞減的。哪怕另一半美如天仙,也依舊會有審美疲勞的那一天。而維持長期親密關系,僅靠性魅力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多價值吸引力的維持。

比起一見鐘情,親密關系中,可能這三點更重要

擁有穩定情緒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情緒一旦上頭,就很容易說出一些傷人的話。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很多時候,我們隻是覺得自己在發洩怒火,過去了就沒事了,但對方卻遭受了一萬點暴擊。

就像《失戀33天》電影裡所說,假如陸然沒有出軌,也許他和小仙的愛情長跑也注定不會有結果。因為這是一個人反複利用極端情緒,讓夫妻丢掉尊嚴的故事。

比起一見鐘情,親密關系中,可能這三點更重要

陸然曾對小仙說:“每次吵架,你都把話說絕了,殺傷力大的讓我想撞牆一了百了,全天下的人,難道隻有你有自尊心?你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

親密是把雙刃劍,正因為我們彼此相愛,也就更明白彼此的弱點在哪裡。但對于情緒不穩定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把傷人利器。他們會選擇犧牲掉對方的感受,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樣的伴侶,在親密關系中,無疑是對對方極大的消耗。

而擁有穩定情緒的伴侶,往往更懂得換位思考。哪怕一方情緒有些反常,另一方也會先去關心,并了解一些細枝末節,給予安慰。穩定的情緒是一種溫柔的力量,它能讓人真切感受到支援和愛。

比起一見鐘情,親密關系中,可能這三點更重要

不怕生活瑣碎

好的愛情,往往是細水長流的。而生活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地雞毛,但勇敢堅定的伴侶,往往能把細水長流的生活,過出幸福的味道。

黃磊和孫莉是圈内的一對模範夫妻。兩人婚後,孫莉專心照顧家庭。黃磊在妻子懷孕後,也推掉了許多瑣碎的工作,開始潛心鑽研廚藝。而他在婚前,可謂是藝術氣息十足的文藝青年。婚後卻變成了一手好廚藝的“油膩大叔”。

他在給孫莉的信中曾這樣寫道:“我們這樣一起二十年還在過,過的尋常且細碎,湊成一段完整的故事也沒有跌宕起伏。若是戲,應該不算精彩。”

比起一見鐘情,親密關系中,可能這三點更重要

其實在相愛這件事情上,任何人,都沒有光環。相愛的兩個人都需要拿出面對瑣碎的勇氣,才能過出平淡的但有煙火幸福感的生活。生活從來都不是演出,沒有預設方案。被幸福眷顧的情侶,往往也是做了多方取舍,放下了所謂的得失。讓愛情融入到生活裡來。

比起一見鐘情,親密關系中,可能這三點更重要

堅守底線 尊重伴侶

關系中總在讨好的人,往往會不被珍惜。因為這樣的人,往往不懂得自我限制。更容易失去自我。他們可以随意突破自己的底線,也不會去在乎對方的防線。而在這種人眼中的美好愛情,則會成為道德綁架的工具。

比如,他會說,我對你這麼好,你為什麼不願意看看我?又或者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竟然不感動?

關系中适當的讨好,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可是一旦過了頭,就會給對方造成相當的壓力。

比起一見鐘情,親密關系中,可能這三點更重要

人與人之間之是以存在吸引力,是因為距離感,而讓人們之間有種神秘感。尤其是在親密關系中,隻有你自己把自己當回事,守住自己的底線,對方才有願意去了解你的其他價值。

一個人的魅力,往往不止于處處的忍讓和包容,而是擁有自己的架構,和獨特的人格魅力。

就像《焦慮是頭大象》中所說:“關系中真正的吸引力,絕不是一時情緒的滿足,而是彼此尊重的細水長流。”

比起一見鐘情,親密關系中,可能這三點更重要

最後,祝大家都能擁有細水長流的愛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