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古代官職名稱變化史

關于帝王謀略的影視劇,多疑又傑出的帝王平了天下,在唯我獨尊的環境裡,與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相輔相成,相愛相殺,比如大秦帝國。

大多皇帝得了基因的優勢,貴氣和顔值在文武百官裡爆表,富二代官二代啊!宰相嗎?要從社會底層勾心鬥角摸爬滾打慢慢升遷,智商和情商那也是爆表,宰相不服皇上,磋磨皇上的例子有。

皇權至上的時代,從秦到清,說起來是把宰相權利逐漸瓦解的,這也演變了三省六部制。

假如與現在對照一下,省長,相當于巡撫,正二品文職;市長,相當于知府,正四品文職;縣長,相當于知縣,正九品文職。

哇,果然作為普通大衆的我們我們不過是曆史長河中的一滴水一粒沙而已,一個地方最大的官,不過是九品,而縣長在曆史上留名的少的很!

作為一粒沙為了更好的品味了解電視劇和小說,做知識的搬運工,把古代官職概括下。

中國古代官職名稱變化史

社會之是以能夠有序,是因為每個人都有着屬于他本身的功能職位。職位的權利,功能,職責即使同一名稱,每個朝代未必相通。

曆朝曆代對官職有所改革創新,是以會有些遺失損益,我們分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階勳爵三方面來說明。

一、中央官職

1、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制度

戰國時期。

各國國君之下就已經設立了将相官職。比如趙惠文王時,以蔺相如為相,廉頗為将。而楚國除國君之外,最高長官被稱為令尹,其次是武官上柱國,也隻有楚國的官名與其他六國不同。

秦漢時期。

秦朝期間,皇帝之下設定丞相府、太尉府、禦史大夫寺。丞相官位最高,秉承皇帝旨意佐理朝政,是以又被稱為宰相;太尉則掌管天下兵馬,軍權很大;而禦史大夫就像是皇帝的私人秘書一樣。這有點像周時就已經出現了的三公體制。

漢代沿襲秦朝建制,随着時間的推移,皇權與相權開始發生沖突,是以在漢武帝時期,丞相權力被削弱了。比如托孤大臣霍光,以大司馬大将軍之職領尚書事,在昭帝時期權傾朝野,而此時的丞相隻是配角。

到了西漢末年時,丞相改名為大司徒,太尉改名為大司馬,禦史大夫改名為大司空,号稱三公,且都是宰相。東漢開始後,漢光武帝卻“雖置三公,事歸台閣”,也就是說,三公變成了輔助,台閣成了宰相府,權力發生了轉移。

魏晉南北朝時期。

東漢出現台閣之後,到了魏晉時期,改名稱為尚書省。晉朝稱為尚書都省,首長是尚書令,副職是尚書仆射。魏文帝時期,考慮東漢尚書台權勢太大,于是将之驅逐出權力核心圈子,另外設立中書省,以中書監、令為首,參掌中樞機密。

而到了南北朝時期,皇帝鑒于中書省權力太大,于是另設立門下省,對中書省加以限制。于是最終發展成皇朝中央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分職制度。既中書省取旨,門下省稽核,尚書省執行的制度。

隋唐時期。

隋文帝因避諱其父楊忠名諱,變中書省為内史省。而在唐高宗、武後、唐玄宗時期,三省名稱曾幾度變更:尚書省改為中台,文昌台;中書省稱為西台,鳳閣,紫薇;門下省稱為東台,鸾台,黃門。三省首長為宰相,共議國政。

趙宋時期。

中央是中書和樞密院分掌文武二柄。樞密院就像是秦朝的太尉府,正副首長為樞密正副史。

明清時期。

明朝廢除中書省,皇帝親理朝政,以翰林院官員加殿閣大學士銜草拟诏谕。後來演變成大學士成為了實際上的宰相,号稱輔臣,首席輔臣稱為首輔。

清朝沿襲明制。到了雍正時期,成立軍機處,取代了大學士的權柄。

2、六部制度

在秦漢時期,中央行政長官有:

(一)奉常,後來改為太常,掌宗廟禮儀。

(二)郎中令,後改為光祿勳,掌管宮廷侍衛。

(三)衛蔚,曾改名為中大夫令,掌管宮門近衛軍。

(四)太仆,管理皇帝車馬。

(五)廷尉,是最高的法官。

(六)典客,後改為大行令、大鴻胪,主要管理少數民族來朝事宜。

(七)宗正,管理皇族事務。

(八)治粟内史,後改為大農令、大司農,管理租稅賦役。

(九)少府,管理宮廷總務。這就是三公九卿中的九卿。

尚書本是九卿少府的屬官,後來發展成部曹,在隋代最終發展成為六部。而六部的職掌大緻為:

(一)吏部,掌官吏任免、铨叙、考績、升降等。相當于現在的中央組織部。(二)戶部,掌土地、戶口、賦稅、财政,官員俸祿等。相當于現代的人事部、農業部和财政部。

(三)禮部,掌典禮、科舉、學校,接待來賓等。類似于現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禮賓司。

(四)兵部,掌全國軍政,練兵,武器。相當于現代的國防部。

(五)刑部,掌刑法、獄訟等。相當于現代的司法部。

(六)工部,掌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相當于現代的水利部和住建部。

各部首長皆為尚書,相當于現在的各部部長,副部長為侍郎(副部長)。部下設定四司,分别為本部名之司、司封、司勳、考功。官職名稱郎中,副職員外郎,下屬有主事等。

六部成立之後,九卿的職能就變小了,後來慢慢就裁撤了。是以從隋代确立六部之後,後世基本沿用,并無大的更改。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曆史、制定曆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這些都相當于現今的文化部了。

中國古代官職名稱變化史

地方官職

地方行政機關是中央官制持續的基礎。

春秋戰國時期。

在春秋時期地方行政機關有邑縣,其長官稱謂在各國不盡相同。在魯衛稱宰,晉稱大夫,楚稱令尹。而到了戰國時期,開始有郡有縣。郡的長官為守,掌軍事的為主;縣的長官為令,掌民政的為主。慢慢演變成了郡縣制。

萬戶以上的縣,長官稱為令,不及萬戶的縣,長官稱為長。其下有助理縣政的縣丞,掌管治安的縣蔚等。

秦漢縣以上的行政機關就是郡。秦代郡的行政長官為郡守(省裡一把手),掌軍事的為蔚,掌監察的是監禦史。

到了漢代,将郡守改為太守,後來兼領軍事。漢代還有一點比較特殊,既和郡平行的有“國”。這是因為漢初施行的是郡縣制加分封制。這“國”主要是對皇帝子弟進行分封的。

漢代也設州,天下分十三個州,基本上是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稱刺史。

後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很多州牧既掌民政,又主軍事,是以導緻魏晉南北朝時期,很多地方郡守等加将軍稱号。

縣的長官統稱令。而縣以上的行政機關是州或者郡。作為州時,長官為刺史;稱為郡時,長官是太守。唐代全國分二十二個道,也稱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這些都相當于現在的巡視組官員。

趙宋時期,縣的長官稱為知縣。而縣以上的行政機關為州,州政由中央派員前往管理,稱為知州。在宋代,沒有太守之稱,刺史也是虛銜。

元朝時,地方最高行政機構為行中書省,體制類似中央,也有丞相、參知政事等官。

縣級機關還是沿用宋代時知縣稱呼。不過在明朝地方最高行政長官改稱為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屬于省部級幹部,長官為左右布政使。

在明朝,一旦發生戰事,中央将派遣朝臣出巡地方,是為巡撫。如若是跨省,則成為總督。不論是巡撫,還是總督,都是臨時指派。這個職位最終确立是在清朝,可謂是封疆大吏。

明清時期,一省分為數道,道下有府有州。府的長官為知府,州的為知州。

中國古代官職名稱變化史

品階勳爵

人隻要在群體裡活着,就有比較,職位高低,古代的品級勳爵是怎麼設定的呢?

(一)品——古代把官職分為若幹等級,通稱為品。既我們經常在電視裡面說的九品知縣,二品朝廷大員。

漢代時期,是以祿石多寡作為官位高低的标志。比如九卿是中二千石,刺史太守也是二千石,縣令是六百石。是以祿石不同,月俸也就不同,也就意味着品級不同。

曹魏時期,職官被分為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隋唐時期,九品分為正從,自四品起,每品又分為上下兩階,共三十階。

九品以内的職官稱為流内,九品之外的成為流外。流外官經過考铨轉受流内官,稱為入流。

正一品:太師、太尉。

從一品:太子太師、骠騎大将軍。

正二品:大行台尚書令、輔國大将軍。

從二品:太子少師、鎮軍大将軍。

正三品:吏部尚書、懷化大将軍。

從三品:禦史大夫、歸德将軍。

正四品上:中書侍郎、忠武将軍。

正四品下:尚書右丞、壯武将軍。從四品上:大都護府/親王府長史、宣威将軍。從四品下: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明威将軍。

正五品上:禦史中丞、定遠将軍。正五品下:内常侍、中都督/上都護府司馬、甯遠将軍。

從五品上:太子洗馬、遊騎将軍。從五品下:太史令、遊擊将軍。

正六品上: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令、昭武校尉。

正六品下:中州司馬、昭武副尉。

從六品上:下州司馬振威校尉。

從六品下:少府/将作/國子監丞、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中縣令、緻果校尉。

正七品下:上府别将/司史、緻果副尉。從七品上:尚書都事、翊麾校尉。

從七品下:禦史台/少府/将作/國子監主簿、翊麾副尉。

正八品上:監察禦史、宣節校尉。

正八品下:京兆/河南/太原諸縣丞、宣節副尉。

從八品上:左右拾遺、禦侮校尉。

從八品下:中書/門下/尚書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禮部主事、禦侮副尉。正九品上:中下縣丞、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下縣丞、仁勇副尉。

從九品上:尚書/禦史台/秘書省/殿中省主事、陪戎校尉。從九品下:内侍省主事、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尚書/中書/門下省/禦史台令史。

流外二等:太蔔署蔔助教。

流外三等:禦史台書令史。

流外四等:諸衛羽林軍史。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

流外六等:太醫署藥園師。

流外七等:門下省主節。

流外八等:守宮署掌設。

流外九等:國子學/太公廟幹。

唐之後時期,基本沿用。隻不過在明清時期,将品級加以簡化,九品隻分正從,共計十八級。在清朝,不列入九品之内的官稱為未入流。

(二)階

隋代時期,把有職位的官稱為職事官,沒有職務的官稱為散官。

唐朝時,将前朝散官官号加以整理和補充,并且重新規定品級,作為标志官員身份級别的稱号,這就是階,通稱為階官。比如,文官階是:

從一品稱開府儀同三司,正二品稱特進,從二品稱光祿大夫,等等。

簡單說就是給官員在品級之外起個小名。

(三)勳

在唐代采取前代某些散官官号略加補充作為酬賞軍功寶貴的勳号,稱為勳,通稱為勳官。比如有上柱國、柱國、上護軍、護軍、輕車都尉、骁騎尉等等,共十二級。後世基本沿用唐代,隻是品級會有所不同。如明代有文勳武勳,武勳和前代基本保持一緻,而文勳增加了正治卿、資治尹之類。到了清朝,勳和爵就合二為一了。

(四)爵

舊說周代就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漢代封爵隻有王侯兩種,皇子封王,相當于先秦時期的諸侯國。到了三國之後,曆代的封爵制度有所不同,但是同姓封王,異姓封公侯伯沒變。

當然在浩蕩的曆史長河中,總有那麼些特别的人。比如隋文帝楊堅,在北周時期被封為異姓王。唐高祖李淵,在隋朝時封為異姓王。唐的中興大将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是以還是有個例存在。

晉宋之後,爵号加上“開國”字樣以示尊貴,被稱為開國爵,而不加開國二字的爵号稱為散爵。後來漸漸演變成一種身份的象征,為一種虛名,沒有實際權力。

文字有些枯燥,但是生存條件,美色,利益,權利,名望這終究是人們争奪的中心,人性在升高發财路上展現的淋漓盡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