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爺收藏過多少赝品?

乾隆皇帝

乾隆是一個衆所周知的“書畫癡”,作為一個皇帝,他有着獨天得厚的資源,他編撰了大陸書畫著錄史上的曠古巨著《石渠寶笈》,他的收藏之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即便如此,乾隆爺也吃過不少的“藥”。所謂“吃藥”是對買到假東西玩家的戲稱。

《三希堂法帖》第1冊 第1頁

《三希堂法帖》第1冊 第3頁

可能多數人不會相信,在古代,皇帝貴為天子,怎麼可能會收藏到假貨呢?但實際上,清宮藏品魚龍混雜,珍品雖多,假貨也不少。許多學者發現他乾隆爺的藏品裡就有許多并不是原作,那麼他究竟收藏了多少赝品呢?

乾隆收藏的赝品裡最著名的恐怕就是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了。乾隆年間,一幅《富春山居圖》被征入宮,乾隆見到後愛不釋手,使出了自己的看家絕招——到處蓋章、題詩,連山縫也不放過。

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結果第二年又得到了另一幅《富春山居圖》,而第二幅才是真品,他卻不願承認自己此前收藏的是假畫,一邊卻又以不菲的價格将他所稱的“假畫”買下,成為曆史上的一段笑談。

倪瓒是“元代四大家”之一,而乾隆至少收了他三幅赝品。

乾隆對倪瓒的《獅子林圖》喜愛有加,在畫面上反複題跋六則,但著名鑒定家徐邦達和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文金祥都認為該作“為明人的仿摹之作無疑”。還有現藏故宮的《古木竹石圖》,經故宮博物院書畫研究院院長肖燕翼通過對畫面風格、印章、題跋的仔細對照研究,認為倪瓒這件作品當屬赝品。

清宮養心殿裡藏有一幅宋代李公麟的《免胄圖》,又名《郭子儀單騎見回纥圖》,落款為“臣李公麟進”。該畫曾被錄于清代專門收錄宮廷收藏的《石渠寶笈續編》一書,畫卷描繪唐代名将郭子儀說服回纥大破吐蕃一事。但是直至清室敗落,很多鑒賞專家見到畫作後才發現,雖然畫面協調、用色落筆等均有古風,白描人物也極具宋人風采,但是更多證據顯示,這幅畫卻不是出自李公麟手筆,而是後世仿品無疑。

據檔案記載,清代内府裡曾藏有兩副宋代大書法家蔡襄的楷書作品《謝賜禦書詩表》,内容一樣,均是行墨持重,措筆安和,字字端嚴勁實。當時人們對此問題并未太多留意,故也無法作出翔實分辨。是以,其中有一幅字就很輕易地被乾隆皇帝賞給了自己的皇六子永瑢,清末又流到國外,被國外收藏家所獲。而剩餘一幅則一直留在清宮,并被乾隆皇帝刻入《三希堂法帖》。百年之後,專家整理清宮遺物,才發現留下的這幅字雖也有一定文物價值,但恰恰是赝品。

書畫如此,瓷器、金石等收藏出問題的也不在少數。據終身從事故宮文物研究的專家那志良老先生生前回憶,自己當年清點清宮文物時,發現有很多“大明康熙年制”的錯款瓷器。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認為清宮裡的清代瓷器大多是官窯所産,怎麼能容許出現如此錯誤?但是經過專家鑒定才發現,這些瓷器大多都是清後期私人燒制的仿冒貨,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假貨。

還有如古墨古硯,一直是清代皇帝非常鐘愛的東西,宮廷裡這類收藏也有很多。乾隆皇帝還為此專門下令編修了《西清硯譜》一書來記載這些皇家藏品。但同樣,通過今天的科技分析手段,研究人員發現當年乾隆爺的這些寶貝,有部分款識是很靠不住的。

宋 蔡 襄 《謝賜禦書詩表》

上面這些作品隻是冰山一角,據中國宋元繪畫研究的專家表示,乾隆所收藏的宋代畫作中有六成都是赝品。而1997年出版的《故宮書畫錄》中,更是直接将可靠的真迹用彩色來印刷,不可靠的用黑白印刷,導緻這本書有大部分内容都是黑白的。

宋 米 芾 《三吳詩帖》

很多人或許要問,這麼多假東西是怎麼流入皇宮的呢?難道入宮之時就不作辨識嗎?當然不是,鑒定肯定要做的,而且也還算嚴格,隻不過既然鑒定都是人做的,難免就會出現人為問題。這些人為問題概括起來大體有如下兩類情況。一是清宮收藏中有些是前朝遺物,有些是入清後大臣們的貢品。雖然當時也作鑒定,但走眼的時候很多,是以一開始收藏就将赝品當成了寶貝。

據史書記載,康熙時期的名宦高士奇,深受皇帝信任,于是為報知遇之恩,高士奇常常拿些名畫充貢。但是等到他老了,寫了一本書叫《江村書畫目》。這時候人們才知道,他藏的畫共有九類,其中有所謂“永存珍秘”的,都是真品,往往自己儲存,絕不示人。而呈送給康熙的,有不少題寫着“赝迹且值極廉”。

清宮裡曾流傳着這麼一個傳說,乾隆時期有位臣僚追随皇上多年,乾隆爺見他辦事老練,就給了他個做外官的機會。要知道當時的外任官收入豐厚,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肥缺。見皇帝這樣青睐自己,這位仁兄當然很是感動,于是就利用閑暇,收集了十多幅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字畫獻給皇帝。可是乾隆隻看一眼禮單,就大筆一揮寫道“假的,不要”。當時這位仁兄就蒙了,不明白為什麼,很是郁悶。後經多方打聽才如夢初醒。米芾一字千金,存世作品又很少,一次能買這麼多,乾隆爺當然不相信。真可謂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

元 倪 瓒《獅子林圖》

第二種情況則是太監們在入藏的寶貝上做了手腳。清代的太監權力雖然不如過去那麼大,但是他們畢竟是皇帝身邊的人。很多貢品、珍玩往往都經由他們排程。于是一些既想巴結皇帝,又拿不出好東西的朝臣,就想辦法拉攏太監,給太監一點好處,将進呈皇帝的禮單寫得很貴重,實則隻是買點假貨交差。

清宮的太監不但善于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濫竽充數,更是善使移花接木之計。特别是清代中晚期以後,在内憂外患面前,皇帝們顧不得寶藏朱玩,制度監管日漸寬松,這就為太監盜寶提供了絕好的機會。于是很多太監互相勾結,将皇帝所收藏的珍寶拿出去賣掉。為了掩人耳目,就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買回古董攤上的假貨搪塞。據有關檔案記載,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館從業人員在永壽宮見到幾隻大木箱,按照題簽說明,裡面應該全是吳道子、張僧繇、範寬、李唐等人題款的名家名畫。然而等到大家打開箱子才發現,所有東西都是黑乎乎的一片,完全就是清晚期的仿冒品,而且仿冒品質還非常低劣。

再加上,有些赝品是源自之前的藏家,就延續了之前的誤定,比如《獅子林圖》,明末清初就經過藏家孫承澤、高士奇遞藏,後被收入清内府。

雖說乾隆爺有收過不少赝品,但也無從考究他收藏的赝品比例究竟是多少,即使是當今專業的收藏大家也難免會收到赝品。因為酷愛書畫,乾隆爺曾編撰了中國書畫史上的曠古巨著《石渠寶笈》,書中收錄了鼎盛期時,清朝皇室所藏的所有作品,數量有數萬件之多,其中晉唐宋元書畫2000件,明代書畫2000件,是明清兩代,600年宮廷收藏的總結。僅從收藏數量這一點來說,乾隆爺确實是中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收藏第一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