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台海網

台海網1月2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吳鵬波通訊員 張榮森 蘇軒文/圖)時代在發展,文明在進步。文明建立,每一天都是新的起點。
虎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冬日暖陽中,文明與愛的暖流也在同安這座城市不斷流淌。一個個富有創意的點子,一場場暖心的活動,一次次充滿愛心的關懷,把文明和溫暖送到每一個同安老百姓的身邊。
同安區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群衆在哪兒,我們就要把文明實踐之風帶到哪兒。在同安,文明建立永不止步,各項文明實踐服務正向制度化、規範化、常态化方向發展。”
1
“雲上百家宴”讓第二故鄉年味十足
節與時進,俗因時變。為防控疫情避免聚集,同安區委文明辦指導西柯鎮美人山社群舉辦“雲上百家宴”活動,提供了一個疫情防控時平安又不失喜慶的“春節答案”。
美人山社群居民熱情高漲,紛紛亮出自家絕活。來自安徽的楊女士已在同安住好幾年了,她說要做家鄉菜雞蛋餃子和豆幹鹹菜,為了在20日這天把菜做好,她幾次往菜市場跑準備食材。
莆田鹵面、紅燒肉、油焖大蝦、回鍋肉、大盤雞、大餡餃子……居民們紛紛在小區微信群曬菜單。社群黨支書紀榮華介紹,美人山社群是同安首個小區,居民來自五湖四海多是新同安人。辦“雲上百家宴”,居民們在家展露廚藝,與鄰裡共享,居民們線上觀賞美食,看短視訊學做菜,既避免了舌尖上的浪費,也營造了“鄰裡一家親”的和諧氛圍。線上活動結束,線下還有送春聯活動,把精緻美食送到轄區困難家庭或者孤寡老人家中,請他們品嘗。
拓展尋求社會治理的現代智慧。紀榮華說,虎年春節,美人山社群還準備辦“雲上年夜飯”,虛拟與現實共融共生,線上與線下一同發力,讓豐富多彩的春節文化觸手可及,讓外來員工感受到第二故鄉年暖暖的年味。
2
招募鄉音志願服務隊員推介家鄉留住鄉愁
美麗田洋,既有城市的熱鬧,也有鄉村的靜谧。趁着難得的假日時光,來田洋體驗古同安“科舉第一村”的曆史文化底蘊;和西溪生态水系的親水活動來一次親密接觸;品味優質水資源和獨特的土壤砂石層醞釀出的甘蔗歌、甘蔗酒;了解陶瓷和建盞等文創作品的獨特魅力……一直以來,田洋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将靜默的古厝老宅和獨特的文化印記變身為鄉村留文留魂的視窗,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田洋村黨委書記、村主任陳水讓介紹,村志願服務開展得如火如荼。“馬上要放寒假了,大學生都要返鄉過年,中國小生也要放寒假,要把他們吸引到志願服務隊伍中來,通過拍攝短視訊、直播帶貨等方式,将田洋鄉村的魅力展現在大家面前。同時生動呈現鄉村春節的美好、傳統村落的面貌、好山好水的詩意等,讓這份在虛拟空間中不斷發酵的鄉愁成功導向現實世界,激活消費的一池春水,驅動産業高品質發展。”陳水讓說。
陳水讓的想法和同安區委文明辦向全區廣大學子釋出的招募令不謀而合。為做好2022年“兩節”志願服務及新時代文明實踐,同安區将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崗,組建“鄉音志願服務隊”,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廣泛開展“家鄉文明我代言”主題活動、“我的家鄉美翻了”系列社會實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系列經驗交流會三大主題活動。同安區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面向全區廣大學子釋出招募令,組織三大主題活動,希望大家參與文明實踐過個有意義的寒假。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将線上上、線下廣泛招募志願者,有意加入可聯系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報名,或登入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雲平台關注所釋出的招募資訊。
3
“送萬福·進萬家”把“春意”和“福氣”帶給大家
1月9日,同安梵天寺廣場,梵天厚學慈善會組織“送萬福·進萬家”書法公益活動,營造出喜慶祥和的新年氛圍。書法愛好者現場寫福寫對聯,把“春意”和“福氣”帶給同安人民,并按照防疫要求嚴格把控現場秩序。書法愛好者們揮毫潑墨,一幅幅飽含美好祝願的春聯和福字躍然紙上,作品蒼勁有力筆墨精妙,吸引市民遊客駐足。
厚學慈善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釋會融說,活動送出春聯1.5萬幅,大福字3萬張,小福字10萬張。厚學慈善會将根據天氣等情況,結合送溫暖、送文化等工作安排,将“送萬福·進萬家”志願服務送到各街道社群,給予社群孤寡老人、特殊家庭、困難群衆愛心慰問。
1月12日,東山民俗文化協會志願者、社群書法愛好者在大同街道溪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喜迎新年寫春聯,情暖社群送祝福”活動。短短的時間,社群書法志願者就書寫出上百幅深受市民喜愛的新春對聯和“福”字,龍飛鳳舞的春聯氣韻十足,洋溢着濃厚的新春氣息。領到春聯和福字的市民表示,“通過現場紅彤彤的春聯和福字,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帶來了喜慶和吉祥,這樣的活動真讓人感到開心!”還有市民說:“今年由于疫情影響,響應國家号召原地過年,但節日的氛圍不減,溫暖和情誼不變。”志願者還和溪邊社群從業人員一起,将寫好的春聯福字和慰問品送到困難戶老人家中。
同安區東山民俗文化志願者協會會長劉志勇介紹,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送萬福·進萬家”虎年送春聯主題活動,目前已舉辦12場,送出春聯12000餘幅,福字9000餘張,為70餘名困難群衆送去暖冬棉被、八寶粥、泡面、冬瓜茶、粗糧王、新年大禮包等慰問品(合29000餘元)。接下來,還将走進五顯竹壩、西柯美人山、洪塘鎮蘇厝村等地,為百姓送去新春祝福。
4
踐行“愛心廈門”拓展愛心志願服務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社會共同責任。春節将至,歲寒情暖,同安區靜善義工協會在同安區委文明辦指導下,開展“百孝圓夢”、“情暖新春”年終慰問。志願者們帶着對孤寡老人及特困戶老人的牽挂,走進祥平街道、蓮花鎮、新民鎮等鎮街,與老人們拉家常,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并送上生活物資、愛心紅包等新春祝福。
汀溪鎮古坑村高奶奶已92歲高齡,和63歲兒子相伴度日。高奶奶兒子患哮喘病長期卧床,需吸氧緩解病痛,一家人生活比較清貧。前幾天,同安區靜善義工協會會長戴金财和同安志願者來到高奶奶家打掃衛生,送上了油米水果等慰問品和300元現金紅包。高奶奶和志願者們熱情交談,結下了深厚情誼。臨走時,高奶奶緊緊握着志願者們的手連聲道謝。
建立結對幫扶關愛模式,實行“一對一”或志願幫扶服務複合模式,定期巡訪探視,提供接力式親情服務,幫助孤寡老人解決實際生活困難等,為鄉村特殊老人群體送溫暖。戴金财說,關愛老人在靜善義工協會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機制。協會在同安區八個鎮街都設有網格員,網格員每月要對轄區的老人做一次摸底排查,及時掌握老人的最新情況。每三個月,協會會組織義工到老人家裡慰問,給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懷。啟動“百孝圓夢”敬老助老活動,就是為了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在社會營造尊敬老人、關愛老人、贍養老人的良好氛圍,踐行“愛心廈門”精神。
資料顯示,靜善義工協會2021年累計開展“百孝圓夢”敬老助老活動61場,關愛老人594人次,參加志願者603人次,送出慰問物資價值約55940元。
值得一提的是,結合“愛心廈門·同安在行動”,同安區委文明辦依托“920就愛您”志願服務聯盟,建立“銀城銀發”愛心活動品牌,為偏遠村居和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愛心義剪,志願者們在理發的同時,也深入基層了解群衆需求或困難,進一步拓展愛心志願服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