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1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吴鹏波通讯员 张荣森 苏轩文/图)时代在发展,文明在进步。文明创建,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
虎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冬日暖阳中,文明与爱的暖流也在同安这座城市不断流淌。一个个富有创意的点子,一场场暖心的活动,一次次充满爱心的关怀,把文明和温暖送到每一个同安老百姓的身边。
同安区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在哪儿,我们就要把文明实践之风带到哪儿。在同安,文明创建永不止步,各项文明实践服务正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1
“云上百家宴”让第二故乡年味十足
节与时进,俗因时变。为防控疫情避免聚集,同安区委文明办指导西柯镇美人山社区举办“云上百家宴”活动,提供了一个疫情防控时平安又不失喜庆的“春节答案”。
美人山社区居民热情高涨,纷纷亮出自家绝活。来自安徽的杨女士已在同安住好几年了,她说要做家乡菜鸡蛋饺子和豆干咸菜,为了在20日这天把菜做好,她几次往菜市场跑准备食材。
莆田卤面、红烧肉、油焖大虾、回锅肉、大盘鸡、大馅饺子……居民们纷纷在小区微信群晒菜单。社区党支书纪荣华介绍,美人山社区是同安首个小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多是新同安人。办“云上百家宴”,居民们在家展露厨艺,与邻里共享,居民们线上观赏美食,看短视频学做菜,既避免了舌尖上的浪费,也营造了“邻里一家亲”的和谐氛围。线上活动结束,线下还有送春联活动,把精致美食送到辖区困难家庭或者孤寡老人家中,请他们品尝。
拓展寻求社会治理的现代智慧。纪荣华说,虎年春节,美人山社区还准备办“云上年夜饭”,虚拟与现实共融共生,线上与线下一同发力,让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触手可及,让外来员工感受到第二故乡年暖暖的年味。
2
招募乡音志愿服务队员推介家乡留住乡愁
美丽田洋,既有城市的热闹,也有乡村的静谧。趁着难得的假日时光,来田洋体验古同安“科举第一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西溪生态水系的亲水活动来一次亲密接触;品味优质水资源和独特的土壤砂石层酝酿出的甘蔗歌、甘蔗酒;了解陶瓷和建盏等文创作品的独特魅力……一直以来,田洋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静默的古厝老宅和独特的文化印记变身为乡村留文留魂的窗口,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田洋村党委书记、村主任陈水让介绍,村志愿服务开展得如火如荼。“马上要放寒假了,大学生都要返乡过年,中小学生也要放寒假,要把他们吸引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将田洋乡村的魅力展现在大家面前。同时生动呈现乡村春节的美好、传统村落的面貌、好山好水的诗意等,让这份在虚拟空间中不断发酵的乡愁成功导向现实世界,激活消费的一池春水,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陈水让说。
陈水让的想法和同安区委文明办向全区广大学子发布的招募令不谋而合。为做好2022年“两节”志愿服务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同安区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岗,组建“乡音志愿服务队”,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广泛开展“家乡文明我代言”主题活动、“我的家乡美翻了”系列社会实践、“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系列经验交流会三大主题活动。同安区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面向全区广大学子发布招募令,组织三大主题活动,希望大家参与文明实践过个有意义的寒假。同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在线上、线下广泛招募志愿者,有意加入可联系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报名,或登录同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智慧云平台关注所发布的招募信息。
3
“送万福·进万家”把“春意”和“福气”带给大家
1月9日,同安梵天寺广场,梵天厚学慈善会组织“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新年氛围。书法爱好者现场写福写对联,把“春意”和“福气”带给同安人民,并按照防疫要求严格把控现场秩序。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一幅幅饱含美好祝愿的春联和福字跃然纸上,作品苍劲有力笔墨精妙,吸引市民游客驻足。
厚学慈善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释会融说,活动送出春联1.5万幅,大福字3万张,小福字10万张。厚学慈善会将根据天气等情况,结合送温暖、送文化等工作安排,将“送万福·进万家”志愿服务送到各街道社区,给予社区孤寡老人、特殊家庭、困难群众爱心慰问。
1月12日,东山民俗文化协会志愿者、社区书法爱好者在大同街道溪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喜迎新年写春联,情暖社区送祝福”活动。短短的时间,社区书法志愿者就书写出上百幅深受市民喜爱的新春对联和“福”字,龙飞凤舞的春联气韵十足,洋溢着浓厚的新春气息。领到春联和福字的市民表示,“通过现场红彤彤的春联和福字,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带来了喜庆和吉祥,这样的活动真让人感到开心!”还有市民说:“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响应国家号召原地过年,但节日的氛围不减,温暖和情谊不变。”志愿者还和溪边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将写好的春联福字和慰问品送到困难户老人家中。
同安区东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协会会长刘志勇介绍,同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送万福·进万家”虎年送春联主题活动,目前已举办12场,送出春联12000余幅,福字9000余张,为70余名困难群众送去暖冬棉被、八宝粥、泡面、冬瓜茶、粗粮王、新年大礼包等慰问品(合29000余元)。接下来,还将走进五显竹坝、西柯美人山、洪塘镇苏厝村等地,为百姓送去新春祝福。
4
践行“爱心厦门”拓展爱心志愿服务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社会共同责任。春节将至,岁寒情暖,同安区静善义工协会在同安区委文明办指导下,开展“百孝圆梦”、“情暖新春”年终慰问。志愿者们带着对孤寡老人及特困户老人的牵挂,走进祥平街道、莲花镇、新民镇等镇街,与老人们拉家常,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并送上生活物资、爱心红包等新春祝福。
汀溪镇古坑村高奶奶已92岁高龄,和63岁儿子相伴度日。高奶奶儿子患哮喘病长期卧床,需吸氧缓解病痛,一家人生活比较清贫。前几天,同安区静善义工协会会长戴金财和同安志愿者来到高奶奶家打扫卫生,送上了油米水果等慰问品和300元现金红包。高奶奶和志愿者们热情交谈,结下了深厚情谊。临走时,高奶奶紧紧握着志愿者们的手连声道谢。
建立结对帮扶关爱模式,实行“一对一”或志愿帮扶服务复合模式,定期巡访探视,提供接力式亲情服务,帮助孤寡老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等,为乡村特殊老人群体送温暖。戴金财说,关爱老人在静善义工协会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协会在同安区八个镇街都设有网格员,网格员每月要对辖区的老人做一次摸底排查,及时掌握老人的最新情况。每三个月,协会会组织义工到老人家里慰问,给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启动“百孝圆梦”敬老助老活动,就是为了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在社会营造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的良好氛围,践行“爱心厦门”精神。
数据显示,静善义工协会2021年累计开展“百孝圆梦”敬老助老活动61场,关爱老人594人次,参加志愿者603人次,送出慰问物资价值约55940元。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爱心厦门·同安在行动”,同安区委文明办依托“920就爱您”志愿服务联盟,创建“银城银发”爱心活动品牌,为偏远村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爱心义剪,志愿者们在理发的同时,也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或困难,进一步拓展爱心志愿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