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1個睡前壞習慣,毀你睡眠偷你壽命!睡不好、睡不着的趕緊改

作者:光明網

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都需要睡覺。

睡眠有多重要?

我們的一生,有1/3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

而好睡眠對健康的益處超乎想象,往往有這些特征:

30分鐘内入睡,且不易被驚醒

1次或無起夜,醒後20分鐘内入睡

無噩夢或忘記夢境

如果常出現哈欠不斷、渾身酸痛乏力等問題,說明睡眠品質差。

睡得不好,很大可能是你在睡前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

01

睡前口渴,喝一杯水再睡?

睡前大量喝水,腎髒會承受不住,久而久之導緻腎功能下降。喝那麼多水,夜尿、水腫通通“找上門”,不僅影響睡眠,還“毀容”。

睡前半小時或1小時補充半杯(150ml)水。

02

喝酒助睡眠,是真的嗎?

酒精确實能使人快速入睡,但會一直停留在淺睡眠期,很難進入深度睡眠。德國專家發現,睡前飲酒者在入睡後,可能會出現兩次呼吸停止。

用牛奶代替酒,睡前1小時喝一杯。

03

睡前抽幾根煙,睡得更踏實?

中樞神經長期在焦油、尼古丁的刺激下,影響支氣管,持續出現咳嗽、咳痰、胸悶等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避免在睡前抽煙、吃飯時抽煙,這兩個時段危害指數最高。

04

填飽肚子了,才能睡得香?

食物在腸胃的消化時間是3小時,如果睡前吃得太飽,腸胃來不及消化,造成負擔。

在睡眠的過程中,腸胃正在工作,會将不良的刺激傳遞到大腦裡,出現失眠多夢、睡眠淺的症狀。

一日三餐要控制好量和時間,晚餐的時間最好在18:30~20:00之間。

05

夜跑回來,洗完澡就睡?

睡前做劇烈運動會導緻交感神經興奮、血乳酸升高,而睡覺時代謝減緩,不利于乳酸轉化,隔天會出現肌肉酸痛。

此外,睡前看一些刺激的節目,進行打麻将、卡拉OK等活動,也會引起神經興奮,對睡眠沒有好處。

睡前做伸展運動,如揉肚子、搓腰、揉按百會穴等穴位。

06

睡前制定工作計劃、方案?

睡前先把傷腦筋的、需要深入思考的事情先做完,睡前盡量做比較輕松的事情。否則,大腦容易處于興奮的狀态,增加失眠的幾率。

睡前聽一聽舒緩的音樂,放松大腦。

07

睡前有尿意,但懶得去廁所?

有尿不尿,是非常傷腎的!當感覺有尿意的時候,應該順其自然地排出,千萬别選擇憋尿。

尿液滞留在膀胱的時間越久,就滋生越多的細菌,最終感染腎髒,導緻腎功能下降。

睡前不喝或少喝水,保證尿完再躺在床上。

08

常常因小事發火而睡不着覺?

睡覺時帶着生氣、憤怒、悲傷等情緒入睡,會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有研究發現,與清醒狀态相比,睡眠可能讓你對糟糕記憶更牢固。即帶着不良情緒入睡,睡眠過程中會讓你持續想起不開心的記憶。

躺在床上進行正念冥想,幫助管理大腦情緒。

09

太累了,少刷一天牙也沒關系?

睡前少刷一次牙,就增加一次患口腔病的風險。入睡時,唾液分泌量大大減少,讓口腔細菌乘虛而入,增加患齲病和牙周病的幾率。

上下左右、先外後内,依次清潔牙齒,重複多次,刷牙時間不少于3分鐘。

10

開燈睡對睡眠沒啥影響?

進入睡眠狀态時,大腦會分泌褪黑色素。褪黑色素會抑制交感神經的興奮性,穩定心跳和血壓,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消除疲勞。

開着燈睡,褪黑色素的分泌會受到抑制,影響睡眠品質及人體免疫力。

睡前1小時将室内的燈光調暗,或使用小夜燈。

11

看看朋友圈、玩玩遊戲再睡?

手機輻射會刺激大腦的應激系統,精神更集中,減弱了入睡的能力,進而影響睡眠品質。

瑞典和美國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發現,睡前使用手機者可能要花更長時間進入深度睡眠,其深度睡眠時間也會縮短。

睡前半小時或1小時,将手機關機,選擇看書或聽音樂。

想要改善睡眠品質不難,關鍵是你持之以恒的态度。

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改善環境:保證睡眠環境舒适,如調整枕頭的高度、空調的溫度等。

自我調節:找到合适的睡眠時間,養成規律的生物鐘;睡前1小時放松自己,如泡泡腳、聽聽音樂;定時定點起床,避免賴床,或周末睡覺的時間更長。

飲食調理:從日常攝入的食物中輔助睡眠,如小米粥、猕猴桃、葡萄、馬鈴薯、蓮藕等。

若下定決心培養好睡眠,不如從今晚開始改掉這些壞習慣!

來源: 約見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