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谄媚”型教授:有錢人連放高利貸都是仁義,窮人父母去世也挨罵

作者:曹鏡明

文丨曹鏡明

題丨“谄媚”型教授:有錢人連放高利貸都是仁義,窮人父母去世也挨罵

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牛鬼蛇神看法!

“谄媚”型教授:有錢人連放高利貸都是仁義,窮人父母去世也挨罵

之前的文章中,筆者和大家分享交流了“漲價”型專家教授的行為特點,而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将再接再厲,繼續和大家總結另外一個類型的專家教授——谄媚型。

在正式分析這類型的專家教授之前,筆者先來給大家分享一個來自上一篇“漲價”型專家教授文章評論區讀者的觀點,說是現在縱橫在網絡上的專家教授,就跟鍵盤俠沒什麼差別,隻不過一個是隐匿在網絡背後的黑手,一個是披着文化外衣的進階知識分子。

“谄媚”型教授:有錢人連放高利貸都是仁義,窮人父母去世也挨罵

這是一個十分有意思的觀點,不知道大家是怎麼了解的,反正筆者個人還是蠻認可的。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谄媚”型的專家教授?顧名思義,就是有刻意地讨好某些人,準确地說就是有刻意讨好有錢人,腳踩着窮人上位,為了能夠吃到流量的紅利,簡直就是不擇手段,恬不知恥,不過也确實是通往“成功”“錢财”的另一條捷徑。

“谄媚”型教授:有錢人連放高利貸都是仁義,窮人父母去世也挨罵

其中的典型人物就是著名經濟學家、中央财經大學王福重教授。

王福重教授在一次講座的時候,就曾公然表示,放高利貸的人最仁義,能夠幫助窮人救急,乃至于還用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來舉例,說是借給楊白勞錢的黃世仁最仁義,愛幫助人,大家學會試着去了解一個願意借錢給走投無路的窮人錢的有錢人,是怎樣的一種高尚品性,簡直就是一個活菩薩也不為過。

“谄媚”型教授:有錢人連放高利貸都是仁義,窮人父母去世也挨罵

王福重教授的觀點得辯證來看,要是真的按照他說的,一個願意幫助窮人救急的有錢人,肯定是菩薩心腸。可問題是黃世仁在借給楊白勞錢的時候,并不是平白無故借給楊白勞的,而是拿楊白勞的女兒喜兒做抵押的。

什麼意思?恐怕在黃世仁的心目中,還巴不得楊白勞還不上錢呢,這樣可以直接用非正常手段抱得美人歸。這是一種算計,更是一種蛇蠍心腸,絕不像是王福重教授說的那般偉大,滿肚子都是雞鳴狗盜。

“谄媚”型教授:有錢人連放高利貸都是仁義,窮人父母去世也挨罵

與之相反,王福重教授還專門針對窮人發表過另外一個觀點,說是窮人沒有絲毫的道德和誠信可言。口說無憑,王福重教授又舉了一個十分震撼的例子,說是現在的窮人家庭,尤其是在父母去世之後,子女多會因為一些錢财翻臉,根本不念親情。

首先,筆者并不否認确實存在王福重教授舉例的客觀情況,隻是這種情況,絕不僅僅存在貧困家庭之中,也就是現在的電視劇不拍攝豪門間的狗血劇情了,都開始搞什麼IP,這要是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港片,是有多少這種豪門闊少争奪遺産的事情?期間的龌龊伎倆,一點都不比窮人家的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谄媚”型教授:有錢人連放高利貸都是仁義,窮人父母去世也挨罵

錢帛以動人心,不管是有錢人,還是窮人,在面對巨額錢财誘惑的時候,能否動心,并不取決于自身财富的多少,而是性格品性和綜合素質的因素在影響。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王福重教授看不到豪門之間,因為遺産的事情而撕逼,隻看到窮人之間的偶然性反目?難道這麼簡單的道理,王福重教授會不知道?窮人連自己的父母去世之後,都得挨罵,這上哪說理去?還是說王福重教授故意這樣說的,其目的又是什麼呢?

“谄媚”型教授:有錢人連放高利貸都是仁義,窮人父母去世也挨罵

對比文中王福重教授吹捧有錢人的言論,連放高利貸都最仁義,可見這個人都已經谄媚到了何種程度?完全就是腳踩着窮人上位,即便是同一件事情,隻要是發生在有錢人的身上,就不是什麼罪過,即便是缺點也都能夠洗白;可要是放在窮人的身上,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就連呼吸都是錯的。

這就是典型的差別對待,沒什麼可辯解的,也不需要什麼辯解,事情都已經非常明朗了。

“谄媚”型教授:有錢人連放高利貸都是仁義,窮人父母去世也挨罵

除卻王福重教授之外,還有上海複旦大學林采宜教授,也有過類似的言論,為了能夠取悅國内的有錢人,居然敢堂而皇之的呼籲窮人要把錢财給花光,理由是現在出口的生意不好做了,要支援國産,這就非常的扯淡了。

支援國産的事情,筆者也可以了解,乃至于也應該支援。可要是用花光錢财的方式來支援國産,是不是存在過猶不及的情況?況且支援國産,也沒必要傾家蕩産的支援吧!況且那些資本家在經營企業,生産産品的時候也都不是零利潤出售的。

“谄媚”型教授:有錢人連放高利貸都是仁義,窮人父母去世也挨罵

說到底,林采宜教授的觀點還是在忽悠窮人來給有錢人創造利潤,其最後的結果,無非就是讓普通人淪落成月光族,讓有錢人變得更加富有,讓财富都集中流入到極少數人的手中。

這樣的一個提議,很難不讓筆者懷疑林采宜教授的動機是什麼,是否居心叵測。畢竟,在疫情期間,已經能夠證明很多問題了,要是大家在日常的時候,沒有理财的習慣,等真到了緊急的時候,該要如何維系生活呢?筆者之前就有一個朋友,因為疫情期間停工半年,導緻不得不賣車來償還各種貸款。

“谄媚”型教授:有錢人連放高利貸都是仁義,窮人父母去世也挨罵

等真到了那個時候,那些聽信了林采宜教授觀點的人,該要如何維持自己的生活呢?難道去找林采宜教授要錢嗎?

況且林采宜教授作為觀點的提出者,是否真的有切實的落實到具體的觀點内容呢?是否有将自己的銀行卡餘額清零?至少筆者個人是完全不相信的,不相信林采宜教授能夠以身作則。

“谄媚”型教授:有錢人連放高利貸都是仁義,窮人父母去世也挨罵

作者自薦

1)朱自清《背影》父親違反交規?教授:會帶壞學生,應該移出教科書

2)“住在美國别墅,高喊我愛中國”的陳平教授,賺人民币換成美金花

3)男教授如何面試女生?“胸、臉、屁股、腿”是标準,研究的啥學問

4)允許“教授”有多個配偶?被怼“謀福利”,回應:要找00後小女友

5)房價真高嗎?教授:買不起房是你的問題!被怼“6億人月入千元”

本文系【曹鏡明】原創,圖檔來源網絡!#磚家##教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