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的頭号智囊,把紅軍逼上長征,最後的結局如何。

1897年,17歲的楊承泰參加了清朝最後的科舉考試,并且中了秀才,因在發榜時名字被人誤寫成楊永泰,從此名字就改用楊永泰,由此也可看到清朝的落寞也是必然的。此時的他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此時的他也許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個黨派領袖身邊的‘諸葛亮’。當時的中國正處于新舊交替的年代,新文化新思想正在不斷沖擊着以往封建社會的舊思想。在鄉親們眼中,楊永泰的未來就和他家族的前輩一樣,入朝為官,光耀門楣。沒想到楊永泰會放棄秀才的身份,考入了廣東高等學堂開始接觸學習西方文化,教育。第二年楊永泰又前往北京政法學院專門學習新式法律,就這樣楊永泰把傳統文學和新式文化融合在了一起。為之後的嶄露頭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北京求學期間楊永泰明白了,靠學問在當下的時代裡面,靠學識出人頭地是不太現實的。

蔣介石的頭号智囊,把紅軍逼上長征,最後的結局如何。

于是他在學習期間很快就把目标放在了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聲望,名聲方面。畢業之後他就回到了廣州,在廣州楊永泰成為了‘廣州報’的一名記者,編輯。并且很快以犀利的文風,靈活的思想和優秀的政治嗅覺打響了聲明,并且成為了君主立憲制度的堅定支援者。當然這隻是楊永泰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而鋪墊的,于是憑借自己在做媒體是積累的聲望,很快成為了臨時國會議員。在這期間楊永泰很快就進入了孫中山先生的視線當中,并且很快得到了孫中山先生的信任。但是楊永泰辜負了孫中山先生的信任,在袁世凱得勢之後,解散了國會。在這種關鍵時刻楊永泰選擇了背叛了孫中山先生。在孫中山先生在南方發動護法運動期間,楊永泰等人所組建的政學會參與了西南軍閥排擠中山先生的活動。因為此舉讓楊永泰得罪了很多大佬,也讓他的人生陷入了低谷。後面在孫中山先生重新回到廣州後,楊永泰隻好北上投靠了北洋政府,可惜因為之前和西南軍閥的背叛行為,他在北京并不如意,于是就回到了上海以求另謀出路,以求明主,很快他遇到了他的伯樂。北伐戰争結束之後,蔣介石求賢若渴。

蔣介石的頭号智囊,把紅軍逼上長征,最後的結局如何。

于是楊永泰就在好友的推薦下就進入了蔣介石的視線中。在面見蔣介石之後,蔣介石給楊永泰抛出了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問他軍閥混戰,諸侯林立的時局該如何去解決。當然了在楊永泰的博學和對政局獨特見解下,很快就給蔣介石拿出了一套合适的方案。蔣介石在拿到這套方案之後欣喜若狂,并且對楊永泰予以重用。在之後的時間裡蔣介石便将所有的作戰都由楊永泰謀劃,很快就統一了全國。蔣介石統一全國之後就開始全力對付紅軍,因為前面對紅軍的三次圍剿失利,楊永泰對蔣介石提出了‘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政策。在這種政策之下蔣介石加強了對于基層的控制,對于紅軍蘇區采取了經濟封鎖,大搞政治戰。也讓紅軍在第五次圍剿中頻頻失利,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開始了著名的萬裡長征路。在這期間楊永泰還推斷出了紅軍的長征路線,幸好蔣介石已經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沒有聽取楊永泰的計策。在圍剿紅軍期間還為蔣介石提出了以剿滅紅軍為借口,大力打擊一些蔣介石的政敵,收複了和加強了對于雲貴川,兩廣的實際控制權。這一驅虎吞狼一石二鳥的計策,讓蔣介石從中謀取了大量的利益。也是以對楊永泰更加的信任和放縱,而楊永泰也俨然成為了老蔣之下的第一人。在獲得了權利之後,楊永泰經常打着老蔣的名頭,來為自己謀取利益。在政黨内部楊永泰時常打壓自己的政敵,提拔自己派系,假公濟私。一副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的模樣,也正因為如此在國民黨内部楊永泰逐漸被隔離邊緣化。但是楊永泰知道自己的權利來自于哪裡,他深知隻要抱緊蔣介石的大腿,自己就永遠不會倒台,垮掉。

蔣介石的頭号智囊,把紅軍逼上長征,最後的結局如何。

也正是因為這種想法,讓他忽略了蔣介石對于其他人的重視。在楊永泰愈加肆無忌憚之後,蔣介石也慢慢發現了一些端倪,慢慢開始對他産生了隔閡。可惜楊永泰被權力沖暈了頭腦,竟然沒有收斂自己的行為,反而更加的狂妄。不斷地觸碰着蔣介石忍耐的極限,終于蔣介石忍無可忍了,為了維護自己在黨内的權威和各個派系間的利益。蔣介石決定抛棄楊永泰,讓他離開權力的中心。讓楊永泰出任湖北省主席,到了這個時候楊永泰才明白自己被老蔣抛棄了,不過為時已晚了。現在的他在蔣介石面前已經說不上話了,他深知自己已經得罪了太多的人,懂了大部分人的蛋糕。這些人是不會再讓他回到權利的中心了,可是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竟然

蔣介石的頭号智囊,把紅軍逼上長征,最後的結局如何。

會在成為一方大員之後,被人刺殺死于街頭。被譽為頭号智囊的楊永泰,就這樣死于無名小卒之手,背後指使者無從得知,當時楊永泰得罪了太多的人,最後在蔣介石的默許下慢慢落下帷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