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股漲停”落空!機構的腦子進水了?經濟學家回應:我錯了,恢複信心還需要時間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金融界1月19日消息 周二國新辦召開金融統計資料新聞釋出會,釋放了積極的穩增長信号,“大白話”表述引發“放水”猜測。昨日晚間,著名經濟學家管清友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央行這個表态,對資産肯定重大利好。明天要沒有千股漲停,我都覺得機構的腦子進水了。”

“千股漲停”落空!機構的腦子進水了?經濟學家回應:我錯了,恢複信心還需要時間

不過今天A股市場并不如管清友所預料,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随後走勢分化,滬指維持窄幅震蕩,創業闆指一度跌超2%。闆塊方面,遊戲闆塊大幅拉升,大基建闆塊持續活躍,新冠特效藥概念股回暖,锂電股、CRO概念降息并非寬松周期的結束、白酒闆塊下挫,軍工、半導體晶片股走弱。

目前上述内容已删除,不過另一條博文“央行上司今天的表态,比三根陽線作用還大,改變了所有人、所有市場的預期。如果沒有改變你,那好好學習、回味。實踐證明,央媽就是央媽,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最堅決,且一直不忘呵護你。”依然保留。

“千股漲停”落空!機構的腦子進水了?經濟學家回應:我錯了,恢複信心還需要時間

因為預測和市場走勢差别過大,管清友回應稱,自己說錯了。他表示,預期轉弱,恢複信心,還需要時間。在其看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三重壓力——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預期轉弱是核心,事在人為,目前宏觀政策的着力點應該放在解決預期轉弱、恢複信心上。

“千股漲停”落空!機構的腦子進水了?經濟學家回應:我錯了,恢複信心還需要時間

央行提出“三個發力”

消息面上,1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表示,要充足發力,把貨币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保持總量穩定,避免信貸塌方;

精準發力,要緻廣大而盡精微,金融部門不但要迎客上門,還要主動出擊,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主動找好項目,做有效的加法,優化經濟結構;

靠前發力,現在雖然是年初,但一年的時間很短,一年之計在于春,是以我們要抓緊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場曲線的前面,及時回應市場的普遍關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場關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關切了,不關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後面的事就難辦了,是以我們不能拖,要走在前面,及時回應市場的普遍關切。

廣發宏觀鐘林楠解讀稱,三個發力是央行預期管理的一部分,是貨币政策方面應對宏觀面“三重壓力”的舉措。分别從總量、結構、時點三個視角,确認了降息并非寬松周期的結束、貨币政策将兼顧總量與結構、發力會盡量往前趕等三個重要的結論。

市場過早糾結貸款額度多少意義不大,目前降息已經落地,下一步待專項債在“早準快”原則下進一步落地後,再觀測項目融資需求是否起來,基建和制造業的融資需求會不會被帶動。央行這次也極其明确指出“各個方面也都在發力”,相信過幾個月經濟下行壓力大就會成為“昨天的故事”。

央行堅持穩字當頭、以我為主

在昨日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央行貨币政策司司長孫國峰指出,1.17下調MLF和OMO利率10BP“展現了貨币政策主動作為、靠前發力,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降低企業貸款利率,促進債券利率下行,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穩定經濟大盤”。

不過,中信證券明明表示,近期美聯儲釋放出更早、更快加息并啟動縮表的鷹派信号,海外貨币政策緊縮時間進一步提前可能是推動降息前移的原因之一。

孫國峰表示,近期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币政策開始調整,市場對美聯儲加息和縮表也有較強預期,大陸的宏觀經濟體量大、韌性強,應對疫情以來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币政策,沒有搞大水漫灌,而是搞好跨周期設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穩固,金融體系自主性和穩定性增強,人民币匯率預期平穩,這些都有助于緩和和應對外部風險。總的看,發達經濟體政策調整對大陸影響有限。

孫國峰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堅持穩字當頭、以我為主,根據國内形勢把握好穩健貨币政策的力度和節奏,同時增強人民币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引導市場主體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加強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強化預期管理,保持人民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積極穩妥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币政策調整。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負責人洪灏表示,美聯儲收緊政策如箭在弦是央行迅速行動的原因。在他看來,随着美聯儲摩拳擦掌準備加息,鑒于中美兩國貨币政策的曆史相關性,央行采取先發制人大規模寬松的政策視窗正在迅速地關閉——否則人民币将承壓,并有可能引發投機性資本外流。

降息、降準還有沒有?

同樣在昨日釋出會,在被問及有沒可能再降息時,劉國強副行長認為要觀測兩個角度:一個角度是看實際的貸款利率變化,并指出“2021年全年企業貸款利率為4.61%,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最低水準”,另一個角度是“要看影響利率的因素有哪些”,包括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因素;

在問及有沒可能再降準時,劉國強副行長認為“目前金融機構平均存款準備金率是8.4%,這個水準已經不高了”,但也指出“空間變小了,但仍然還有一定的空間,我們可以根據經濟金融運作情況以及宏觀調控的需要使用。”

明明認為,本次降息後雖然仍然存在降準降息的可能,但是随着降息降準在短期内集中出台,預計未來1~2個月内市場将進入貨币政策總量寬松的真空期,且更多的結構性貨币政策、财政政策、産業政策等将逐漸發力寬松,市場将更加關注信貸開門紅和寬信用的效果,在寬信用效果得到驗證和貨币總量政策寬松預期再起之前,預計利率仍然難以擺脫震蕩行情。

國海固收表示,3月份美聯儲可能開啟加息周期,而從曆史上看,央行從未在美聯儲加息期間,進行過降息操作。從中美利差的角度,美國通脹預期持續升溫,中國央行需要為美聯儲超預期加息留出應對空間,繼續實施降息的空間不足。雖然“美聯儲加息、中國央行不降息”并非亘古不變的真理,但在2022年上半年美國通脹預期持續升溫,美聯儲仍有超預期加息的可能性下,中國央行的降息操作顯然會更加謹慎。

本文源自金融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