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患躁郁症的“天才翻譯家”10年譯22本書 父親:隻想陪孩子走完餘生

作者:美國僑報網

【僑報網綜合訊】近日,大陸媒體一篇題為《我們的天才兒子》的文章流傳網絡。文章中,年過八旬浙江杭州老人金性勇講述了他患有躁狂抑郁症的小兒子金曉宇成為“天才”翻譯家的經曆。這個故事被稱為“杭州版《美麗心靈》”,有讀者表示,讀後潸然淚下。

患躁郁症的“天才翻譯家”10年譯22本書 父親:隻想陪孩子走完餘生

金曉宇和父親金性勇。(圖檔來源:《杭州日報》)

從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到天才翻譯家

這篇題為《杭州男子從殡儀館打來電話:能不能寫寫我們的天才兒子》的文章來自《杭州日報》。文中,金性勇自述道,他和妻子曹美藻1967年結婚,先是生了大兒子金曉天,1972年又生了小兒子金曉宇。金曉宇很不幸,小時候一隻眼睛因為事故失明,高中突然退學,随後精神出現狀況,也有了暴力傾向,還曾自殺未遂,被診斷為躁狂抑郁症,也叫雙相情感障礙。

“我買了很多精神疾病的書看。最後有兩點讓一個父親不至于崩潰:一是通常這類病人一兩次自殺未遂後很少再有這個念頭,他們會比之前珍惜生命;二是這類病人會在精神領域不同凡響,甚至表現出天才性的創造力。”金性勇講述,“懂得這些知識後,我最大的寬慰就是小宇可能不會再自殺了。至于‘天才’,我沒去想過,畢竟不是所有精神病人都能成為梵高、牛頓,即使成了天才也需要兩點:一是活着,二是機遇。”

“兒子不想死了,我和他媽忽然覺得什麼都不重要了,不讀書不上大學不工作不成家,我們都能接受——隻要他活着。”他說。

沒想到,金曉宇開始自學外語、大量閱讀,并走上了翻譯的道路。2010年起,十年來,他翻譯了英語、日語、德語共22本著作,并細心照顧患阿茲海默症的媽媽曹美藻。

金性勇說:“孩子一生沒有朋友。我作為父親,最有幸的是在這十年成為孩子最好的朋友、助手。”曹美藻在南京大學的同學打電話祝賀她:“你們養了一個天才!”

2021年,曹美藻驟然去世。11月11日,金性勇在杭州殡儀館放好了曹美藻的骨灰盒,打通了《杭州日報》的電話号碼。他說:“你們能不能寫我兒子的故事?我兒子是天才,他現在精神病院裡,他媽媽今天剛走了。”

于是,有了這篇文章。然而在這之前,金曉宇已經因為躁狂症發病住進了精神病院。

“上天總會眷顧勤勉柔軟溫暖的一家人”

北京《新京報》報道,這篇文章釋出之後,有網民說:“逐字逐字看完,父母之愛令人動容,也願小宇不再發病,上天總會眷顧勤勉柔軟溫暖的一家人。”

也有網民說:“堅強的父母,聰慧善良的兒子,看到最後,眼淚流了下來,人生有意義就好!”

文章刷屏後,《杭州日報》跟進報道稱,金性勇表示,金曉宇已經出院回家。金性勇感謝了大家的關心,但也婉拒了所有物質幫助。

金曉宇:爸爸是我的發言人

金曉宇18日首次對外發聲。北京光明網報道,在談到父親時,他稱:“太肉麻的話說不出,很依賴他,他什麼角色都扮演了,比如秘書、助手……以前還幫我看稿子,跟出版社聯系都是我爸做的,他為我想的很多,等于是我的大腦發言人、代言人這種性質。”

談到母親,金曉宇回憶:“我的人生很多都是母親規劃的,方方面面都很感謝她,一個人的話是不會有這一點點成績的。”

據悉,金曉宇現在正在譯的是本雅明的《拱廊計劃》。他說自己的願望是希望在父親88歲生日前譯完,此後暫停翻譯,自學西班牙語。

談到未來,金性勇18日說:“現在我隻想陪着孩子走完我的餘生,互相有個寄托。不然,他孤單、我也孤單。”(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