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洲派來一卧底,一口葡萄酒拐走我國核心技術,中國損失千億收入

在國人的印象中,普遍認為是鴉片戰争打開了大陸的國門,從此,西方列強進入大陸疆土,開始肆意掠奪。而西方人第一次來到中國,或許就這時間點前後。其實不然,早在1000多年前的漢朝時期,西方人就首次踏上了華夏的土地。

歐洲派來一卧底,一口葡萄酒拐走我國核心技術,中國損失千億收入

公元166年,大陸正處在東漢時期,歐洲的羅馬人便來到了大陸,他們自稱帝國的使者,受到了東漢皇帝的熱情款待,而這批羅馬人也被我們叫做大秦人。

這是史書上有記載的第一次外國使團來華。尚且不說後來存在争議的馬可波羅,在絲綢之路開通後,更是有源源不斷的外國人來到中國,而大陸也彰顯了熱情好客,禮儀之邦的大國風範。

歐洲派來一卧底,一口葡萄酒拐走我國核心技術,中國損失千億收入

當然,早年間,這些外國人來到大陸,基本上都是為經商而來。以物換物是古代最常見的外貿形式,大陸的瓷器、茶葉和絲綢是他們的搶手貨,他們的香料也是中國所缺乏的。

西方人有多喜歡大陸的瓷器呢?當時歐洲的貴族看到精美的瓷器後,都愛不釋手,掀起了一波瓷器收藏潮。如今中國和瓷器在英語裡是一個單詞,足以見得中國瓷器在歐洲的影響力。

歐洲派來一卧底,一口葡萄酒拐走我國核心技術,中國損失千億收入

由于瓷器當時前往歐洲隻能走海運,海上風浪大,瓷器的折損率相當高。是以,瓷器在歐洲賣的相當貴,也是因為昂貴,後來直接改用黃金白銀交易了。而在元朝和明朝時期,光靠出口西方瓷器,大陸就淨掙了11億兩白銀。

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尤其從清朝開始,歐洲步入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正是需要金銀發展的時候。商人們逐利而行,他們不想瓷器技術一直被中國占有,于是,便派卧底前往大陸,想要偷學大陸的瓷器制作技術。

歐洲派來一卧底,一口葡萄酒拐走我國核心技術,中國損失千億收入

當時的法國皇帝就派了一個傳教士殷弘緒來到大陸,時任的清朝皇帝正好是康熙。衆所周知,法國盛産葡萄酒,這個傳教士就帶了最上等的葡萄酒來到中國,進獻給康熙帝。康熙品嘗之後,被葡萄酒醇香給迷倒了,盛贊了殷弘緒。而殷弘緒也借機說道,如果陛下想喝,我将源源不斷地提供。

康熙龍顔大悅,決定重賞殷弘緒。但殷弘緒什麼都不要,他對康熙提了一個要求,就是想去景德鎮傳教。康熙一聽,想都沒想就準許了他的請求,還在景德鎮給殷弘緒置辦的房産,修建了教堂,為了就是友善殷弘緒活動。

歐洲派來一卧底,一口葡萄酒拐走我國核心技術,中國損失千億收入

這之後,殷弘緒便在景德鎮紮下了根,他一邊傳教,一邊借教會的名義,從國人信徒的口中套取瓷器的制作配方。多年後,殷弘緒将這些資訊整理成冊,全部帶回了法國。

見到滿載歸來的殷弘緒,法國國王喜出望外。他将殷弘緒所有的資料都刊登在了報紙上,這下,全部法國商人都會制作瓷器了。在這之後,法國就逐漸替代大陸,成了歐洲瓷器的主要供應商。後來,該技術更是傳遍了整個歐洲。

歐洲派來一卧底,一口葡萄酒拐走我國核心技術,中國損失千億收入

加上工業革命的技術革新,歐洲人生産瓷器的效率也遠比中國要快。在資本主義社會,效率就是一切,很快,量産讓瓷器在西方普及開來,大陸的瓷器不再奇貨可居。而正是這項技術洩密,讓清朝少掙了上千億的白銀收入。

這能怪誰呢?要怪就隻能怪當時康熙喝下的那口葡萄酒,一口酒損失千億收入,也算得上是曆史上的傳奇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