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參加一戰的導火索——曆史上最大的“烏龍電報”事件

曆史的必然決定了事情一定會發生,而曆史的偶然決定了事情在此刻發生。

當年一戰中,如果德國外交部長齊默爾曼沒有發那封“烏龍電報”的話,美國會不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今天,我們來看一個偶然事件對曆史程序的影響。

一、當時美國的态度

1898年的美國西班牙戰争後,美國就基本确立了世界大國地位,崇尚自由主義,一心發展本國經濟,全球範圍内秉持門羅主義,其實也就是孤立主義,意思是我就在美洲,我不招惹你們,你們也不要招惹我。

是以,1914年,德國的威廉二世橫沖直撞,開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像英國法國俄國奧地利比利時等等國家都牽涉進去了,當時的美國總統是伍德羅威爾遜,他是個和平主義者,不想參與戰争,隻想一心搞經濟,那時候美國的自由主義非常盛行。

美國參加一戰的導火索——曆史上最大的“烏龍電報”事件

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

二、德國開始無限制潛艇戰,損害了美國的利益

戰争初期,德國也不擔心美國會從大西洋對岸打過來,但是打着打着,打出真火了,兩方鬥得旗鼓相當,誰也赢不了。這個時候,誰有本事拉來一支生力軍加入自己的陣營,那誰赢的機率就會大很多,在當時,有實力充當這個決定棋局勝負的關鍵棋子的隻有美國了。

德國的陸軍很強悍,打敗過歐洲第一陸軍——法軍,但是海軍和英國相比就有些弱了,英國是當時的海軍強國,在陸地上,德軍還能拼一下,在海上,德軍就不是英軍的對手了。在1916年的日德蘭大海戰中,也是一戰中最大規模的海戰,德國海軍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也就是傷亡少,但是英國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因為德海軍依然被封鎖在德國沿海港口裡,出不去。

美國參加一戰的導火索——曆史上最大的“烏龍電報”事件

日德蘭海戰

到1917年,協約國打得很吃力了,經濟幾乎崩潰,這個時候,德國堅持住,别招惹美國,說不定,結局會是另一個樣子。

當時,英國的很多物資依賴于進口,為了打擊英國,斷英國的後路,德國決定掐住英國的脖子,決定把這些船隻都給幹掉。

是以,德國的威廉二世決定搞個無限制潛艇戰,啥意思呢?就是不分商船軍艦,不分國家,隻要出現在戰區,就使用潛艇攻擊。

這一招,的确掐了英國的脖子,可是也把美國推到了對立面,因為美國的貨船也在攻擊之列,而海上貿易是美國的立國之本,德國這麼一攻擊,美國人自然不樂意,是以國内就開始慫恿對德開戰。

這個時候,德國的外交部長齊默爾曼開始了神助攻,加速了美國的參戰速度。

三、齊默爾曼電報的來龍去脈

1.風起

外交部長齊默爾曼的算盤是,美國最好是别摻和歐洲戰場的事情,老老實實在美洲呆着就好,那如果後院起點火,豈不是更好,那肯定不會來歐洲戰場了。

于是,1917年1月16日,齊默爾曼寫了一封電報,發給德國駐美大使,同時讓他轉交給德國駐墨西哥大使,他的電報原文是這樣的:

我方準備于2月1日啟動無限制潛艇站,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希望美國能保持中立,否則我們将提議與墨西哥結盟,結盟條件是“雙方聯手參戰,共同謀求和平,從優提供财政援助,并了解墨西哥收複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和亞利桑那等失地的迫切願望”,我們同時也在和日本商議此事,請你告知墨西哥總統。

這封電報要是順利到了墨西哥那邊,今天的美國會是什麼樣子,沒有人會知道,因為電報被截獲了。

2.電報被截

1914年8月4日,英國對德國宣戰,當天夜間,英國就派船把德國僅有的五條海底電纜給全部割斷了,德國就此喪失了有線通訊能力,隻能靠無線電通訊,再向一些關系不錯的國家借用電纜,比如美國、瑞典。這封電報就是借用美國的外交電纜發送的。

而且這條美國電纜,不是從柏林直通華盛頓的,而是先到倫敦,再從倫敦到華盛頓,也就是說電報也從英國人的鼻子底下走一圈。(了解這點很關鍵)

英國的情報部門是很強悍的,盡管這封電報是加了密的。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這個要說到德國與英國的中亞之争了,一戰前,德國想利用穆斯林的力量,就派人去往土耳其、印度、阿富汗,準備策反,以期遏制英國,但兩支隊伍陰差陽錯的都失敗了,而且有一支隊伍的頭目還把公文包給弄丢了,而公文包裡恰好有密碼本,這又恰好被英國人給擷取了,給了情報部門,這些神助攻,不能不讓人覺得德國戰敗是必然的。

3.英國的政策

我們想一想,英國擷取情報内容後,那肯定妥妥的大喜,把這個給美國人一看,美國立馬提着槍站在自己陣營裡了!

但是英國人不敢這麼魯莽,因為美國的威爾遜總統是堅定的“和平主義者”,之前德國擊沉美國商船,造成100多人喪生,國内群眾憤怒要幹德國,威爾遜都不為所動。

吃不準美國的态度,是以拿到這麼一副好牌,英國不敢妄動,而且還有第二個原因。

因為情報是被英國人截取的,如果被德國人知道了,那德國肯定會換密碼,那破譯又會花費大功夫,除此之外,大家還記得嗎?這是美國的電纜,也就是發給美國的,怎麼被你英國截取了呢?如果被美國知道,肯定猜想到英國還截取了美國其他的情報。事實上,他們是這麼幹過。如果美國知道,肯定會暴怒!因為這個原因,英國更不敢妄動了。

那怎麼辦呢?

而且,好運接連眷顧英國,墨西哥電報局的員工為英國人偷出了德國駐美大使發給駐墨西哥大使的電報。

這個時候,到了1917年2月中旬,而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已經開始了,美國因為傷亡,已經和德國斷交。

德國海軍低估了美國人的态度,而且很傲慢,當時的海軍上将說“從軍事的觀點來說:第一,美國無足輕重;第二,它還是無足輕重;第三,它仍然無足輕重。”

但是,威爾遜就是不宣戰。

4.電報惹怒美國,對德宣戰

英國這個時候,把破譯的齊默爾曼電報告知了威爾遜。

美國國内,因為幹涉還是不幹涉分裂為兩個陣營,吵得不分勝負。

德國還是不希望美國參戰的,就慫恿美國的德語報紙主編稱這個電報是“英國情報部門厚顔無恥地僞造”,但是要求懲治德國的聲音更大。

在國會,齊默爾曼電報的真實性還是遭到了質疑,因為,美國政府對這個情報來源支支吾吾說不清楚,這個時候,齊默爾曼本人來了個神助攻。

在1917年3月份,齊默爾曼在德國的官方新聞釋出會上,大大方方的表态:“我無法否認此事,電報是真的。”這可能是曆史上最大的外交胡話。

但,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一夜之間,美國人改變了他們遠離歐洲戰亂的看法。

1917年4月2日,美國對德宣戰。到一戰結束,美軍投入了多達200萬的兵力,組成一支生力軍,成為扭轉一戰棋局的關鍵棋子。

四、結語

有人說,齊默爾曼電報推動了美國天真年代的結束,跨過大西洋這步邁出去,美國就不可能繼續固守美洲,維持孤立主義了。

站在今天的角度來說,即使沒有齊默爾曼電報,美德沖突遲早也會爆發的,因為當時的威廉二世就是一個瘋子,欲在全球擴張,肯定會和美國産生利益碰撞。而齊默爾曼電報這樣的偶然事件隻是加速了戰争的進度。

了解曆史,會更加了解今天。

美國參加一戰的導火索——曆史上最大的“烏龍電報”事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