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聯考為何沒有全國統一試卷?明朝朱元璋曾經嘗試過,最終引發惡果

聯考為何沒有全國統一試卷?明朝朱元璋曾經嘗試過,最終引發惡果

如果不是出現意外狀況,今年的聯考本該結束了。每年聯考後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不少學子就會注意到,自己的分數在省内可能不算什麼,但去了其他省份完全可以上個好大學啊!聯考“分區劃線”,沒有全國統一試卷,讓很多人遺憾。

其實追溯起來,這種情況的出現,與明朝曆史上的一樁科舉案有關。科舉放榜,金榜題名的士子本該高高興興,落榜的士子雖然不開心,卻也隻能接受自己才不如人的現實。但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會試就不同了,上榜的、落榜的都很生氣。

聯考為何沒有全國統一試卷?明朝朱元璋曾經嘗試過,最終引發惡果

那一年二月科舉放榜,隻見榜上51個士子全是南方人,頭名狀元陳安阝(fǔ,與“輔”同音)來自閩縣營前(今福建長樂營前),第二名尹昌隆來自江西泰和,第三名劉仕谔來自浙江山陰......

說來巧了,這一科的3個主考官也全都是南方人,時年85歲的主考、在儒林很有名望的翰林學士劉三吾就來自湖南茶陵。落榜的北方士子認為,劉三吾這人不厚道,因為自己是南方來的,就偏袒南方士子,導緻榜上51人竟然找不到一個北方出身。

聯考為何沒有全國統一試卷?明朝朱元璋曾經嘗試過,最終引發惡果

憤怒的北方士子在京城街頭奔走,四處喊冤,把劉三吾告到禮部,同時也找上一些北方大臣,請求他們幫忙,徹查這裡面的古怪。老鄉見面三分情,在這些北方士子的努力下,事情鬧大了,大臣們紛紛寫奏折告訴朱元璋發榜後的情況,順便說明了一下北方士子們的不平。

朱元璋也有點奇怪,科舉取士以來從沒出現過這樣南北不均的情況,為啥就讓自己給撞上了呢?身為一個有點多疑的人,朱元璋立馬想出了很多種主考官背地裡玩花招的情況,越想越生氣,下令徹查。

聯考為何沒有全國統一試卷?明朝朱元璋曾經嘗試過,最終引發惡果

這一查,朱元璋更莫名其妙了,51名南方士子的成績都很真實,沒有一人經不住複查的考驗,反倒是抽取的北方士子試卷上寫了很多文理不通、甚至讓他看了冒火的東西。這個結果讓北方的士子和大臣都無法接受,他們認定是主考官劉三吾等人搗鬼。

是以這番調查非但沒有平息衆怒,反而引起了新一波狂潮。南方的士子也很生氣:我們憑真本事考上的,為啥上榜的南方人多就一定是舞弊呢?雙方吵得不可開交,亂成一團,坐在宮裡的朱元璋經過深思熟慮,決定這一科廢棄,劉三吾等涉及其中的人員治罪,改開了新的錄取榜單,其上61人全部為北方士子。

聯考為何沒有全國統一試卷?明朝朱元璋曾經嘗試過,最終引發惡果

其實朱元璋并非不知道問題出在哪,當時南方人口密度大,經濟、文化水準也比較高,南方士子集體高中,看似巧合實則有其必然性。但朱元璋希望能安撫人心,盡快結束這種因為錄取地域不平衡引發的連環惡果,幹脆把之前的名單全給推翻了,狀元陳安阝甚至直接被處死。

聯考為何沒有全國統一試卷?明朝朱元璋曾經嘗試過,最終引發惡果

到了明仁宗朱高熾時期,朱高熾參考這段故事後,做出了“科場取士,以十分論,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的決定以維持平衡。朱高熾駕崩後朱瞻基即位,又定下了科舉分北卷、中卷和南卷、分地錄取、名額固定的制度。

這樣的制度甚至影響到後世聯考。朱元璋估計也沒想到,當時南北的教育資源差距大到了這種程度,要是真按才學、不考慮其他問題錄取,可能會引起更多危機。隻是朱元璋完全用“北榜”取代“南榜”這一點,現在還是受史學家诟病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