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考为何没有全国统一试卷?明朝朱元璋曾经尝试过,最终引发恶果

高考为何没有全国统一试卷?明朝朱元璋曾经尝试过,最终引发恶果

如果不是出现意外状况,今年的高考本该结束了。每年高考后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少学子就会注意到,自己的分数在省内可能不算什么,但去了其他省份完全可以上个好大学啊!高考“分区划线”,没有全国统一试卷,让很多人遗憾。

其实追溯起来,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明朝历史上的一桩科举案有关。科举放榜,金榜题名的士子本该高高兴兴,落榜的士子虽然不开心,却也只能接受自己才不如人的现实。但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会试就不同了,上榜的、落榜的都很生气。

高考为何没有全国统一试卷?明朝朱元璋曾经尝试过,最终引发恶果

那一年二月科举放榜,只见榜上51个士子全是南方人,头名状元陈安阝(fǔ,与“辅”同音)来自闽县营前(今福建长乐营前),第二名尹昌隆来自江西泰和,第三名刘仕谔来自浙江山阴......

说来巧了,这一科的3个主考官也全都是南方人,时年85岁的主考、在儒林很有名望的翰林学士刘三吾就来自湖南茶陵。落榜的北方士子认为,刘三吾这人不厚道,因为自己是南方来的,就偏袒南方士子,导致榜上51人竟然找不到一个北方出身。

高考为何没有全国统一试卷?明朝朱元璋曾经尝试过,最终引发恶果

愤怒的北方士子在京城街头奔走,四处喊冤,把刘三吾告到礼部,同时也找上一些北方大臣,请求他们帮忙,彻查这里面的古怪。老乡见面三分情,在这些北方士子的努力下,事情闹大了,大臣们纷纷写奏折告诉朱元璋发榜后的情况,顺便说明了一下北方士子们的不平。

朱元璋也有点奇怪,科举取士以来从没出现过这样南北不均的情况,为啥就让自己给撞上了呢?身为一个有点多疑的人,朱元璋立马想出了很多种主考官背地里玩花招的情况,越想越生气,下令彻查。

高考为何没有全国统一试卷?明朝朱元璋曾经尝试过,最终引发恶果

这一查,朱元璋更莫名其妙了,51名南方士子的成绩都很真实,没有一人经不住复查的考验,反倒是抽取的北方士子试卷上写了很多文理不通、甚至让他看了冒火的东西。这个结果让北方的士子和大臣都无法接受,他们认定是主考官刘三吾等人捣鬼。

所以这番调查非但没有平息众怒,反而引起了新一波狂潮。南方的士子也很生气:我们凭真本事考上的,为啥上榜的南方人多就一定是舞弊呢?双方吵得不可开交,乱成一团,坐在宫里的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这一科作废,刘三吾等涉及其中的人员治罪,改开了新的录取榜单,其上61人全部为北方士子。

高考为何没有全国统一试卷?明朝朱元璋曾经尝试过,最终引发恶果

其实朱元璋并非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当时南方人口密度大,经济、文化水平也比较高,南方士子集体高中,看似巧合实则有其必然性。但朱元璋希望能安抚人心,尽快结束这种因为录取地域不平衡引发的连环恶果,干脆把之前的名单全给推翻了,状元陈安阝甚至直接被处死。

高考为何没有全国统一试卷?明朝朱元璋曾经尝试过,最终引发恶果

到了明仁宗朱高炽时期,朱高炽参考这段故事后,做出了“科场取士,以十分论,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的决定以维持平衡。朱高炽驾崩后朱瞻基即位,又定下了科举分北卷、中卷和南卷、分地录取、名额固定的制度。

这样的制度甚至影响到后世高考。朱元璋估计也没想到,当时南北的教育资源差距大到了这种程度,要是真按才学、不考虑其他问题录取,可能会引起更多危机。只是朱元璋完全用“北榜”取代“南榜”这一点,现在还是受史学家诟病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