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才”金曉宇已回家繼續寫作,複旦教授:值得佩服

2010年,小宇接受了出版社的任務,開始他的翻譯人生。

十年裡,小宇以每年兩本書的速度,一共翻譯了22本書。

孩子一生沒有朋友。我作為父親,最有幸的是在這十年成為孩子最好的朋友、助手。

譯人金曉宇已出院回家

這是一個伴随着巨大苦難與奇迹的真實故事。

1月17日,杭州日報“傾聽·人生”欄目推出了《我們的天才兒子》,報道一位不為人知的“天才”翻譯家金曉宇和他父親金性勇的真實人生。這是該欄目20多年來接到的第一個從殡儀館打來的電話:“你們能不能寫我兒子的故事?我兒子是天才,他現在精神病院,他媽媽今天剛走了。”

“天才”金曉宇已回家繼續寫作,複旦教授:值得佩服

金曉宇和父親金性勇

據杭州日報報道,金曉宇幼年不幸眼部殘疾,後來又确診為躁郁症患者,翻譯就是他和命運抗争的唯一武器。十年來,他翻譯了英語、日語、德語共22本著作,借閱了浙江圖書館幾乎所有外語小說,并細心照顧了患阿茲海默症的媽媽生命中最後三年。

金曉宇的部分翻譯作品

金曉宇的翻譯作品橫跨小說、電影、音樂、哲學多個領域

報道刊發之後,迅速在網上流傳,有很多讀者流着眼淚看完他們的故事,也有很多熱心腸的人士願意提供無償幫助。

有網友說“逐字逐字看完,父母之愛令人動容,也願小宇不再發病,上天總會眷顧勤勉柔軟溫暖的一家人。”

也有網友說“堅強的父母,聰慧善良的兒子,看到最後,眼淚流了下來,人生有意義就好!”

據杭州日報用戶端今天最新報道:

金曉宇已經出院回家,等待已久的《本雅明書信集》樣書也已收到,預計下月上市。目前他正在全力翻譯第二本本雅明的著作《拱廊計劃》。還有出版社向小宇伸出橄榄枝,表示願意合作。杭州市翻譯協會也邀請小宇入會,願意為他舉辦翻譯作品展。

另外,國内二十幾家媒體來電聯系采訪,至少有七家影視公司表示想拍攝這個被稱作“杭州版《美麗心靈》”的故事。

上海外語界人士:人生經曆坎坷,但才華出衆

金曉宇被杭州媒體在報道中稱為“天才”翻譯家,但他本人為何不是當地翻譯協會會員呢?上海高校一位外語系教授對此解釋說:

個人加入翻譯協會,除了硬體足夠,比如翻譯的好作品多以外,還需要兩位翻譯家(翻譯協會會員)推薦等稽核程式。我自己也不是翻譯協會會員。

“天才”金曉宇已回家繼續寫作,複旦教授:值得佩服

媒體此前在用戶端的推送報道中,兩次用到“天才”關鍵詞

作家、學者、複旦大學外文學院談峥教授是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他告訴記者:

并不是所有譯者都加入了翻譯家協會,即便加入了翻譯家協會,也并不表示一個人的翻譯成就得到了認可,我也是兩三年前剛加入翻譯家協會的。

我沒讀過金曉宇的譯作,但他能克服自己的病症,自學了幾門外語,還翻譯了那麼多書,當然是很不容易的,值得佩服。但我不喜歡媒體用“天才”這樣的詞來描述他,因為他是付出了巨大的勞動之後,才能掌握幾門外語并完成這麼多翻譯工作的。

在讀了金曉宇的報道之後,上海外國語大學青年教師曹語庭博士非常感慨:

電影《音樂之聲》中有一句台詞:“當上帝關上這扇門,他定會打開另一扇窗。”金曉宇的人生經曆是坎坷的,但他在翻譯領域才華出衆。我很佩服他無師自通的語言學習能力,要知道,從零開始自學到掌握一門語言絕非易事,何況要達到文學翻譯的水準。除了本身的語言天賦,金曉宇超高的專注力、執着的學習狀态,足可以秒殺很多語言學習者。

此外,這個新聞事件也讓我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報道稱“金曉宇的書稿寄到編輯部後,大家都搶着做責任編輯,因為全書沒有錯字、錯句、錯譯,每本書都好賣,讀者反響很好”。

言下之意是現在有一批譯者的業務水準和工作态度并不那麼理想,也折射出翻譯界的浮躁。希望民間像金曉宇這樣的譯者層出不窮,為大衆所知;也希望出版社慧眼識才,英雄不問出處,不要把職稱或協會會員作為翻譯水準的衡量标準,讓時間和市場口碑來證明這些無冕之王的才華吧!

讀者期待《本雅明書信集》能出版

這兩天,網絡上關于金曉宇翻譯的作品,明顯升溫了。在豆瓣讀書頻道,記者發現不少讀者紛紛在金曉宇翻譯作品下方留言,以表示對這位翻譯者的鼓勵。盡管《本雅明書信集》一書并未上市,但不少讀者紛紛在《本雅明書信集》一書的介紹下方給金曉宇打氣。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年)是德國文學家、思想家,20世紀前半期德國最重要的文學評論家,被譽為“歐洲最後一名知識分子”,著有《德意志悲悼劇的起源》《機械複制時代的藝術作品》等。

按照豆瓣介紹,《本雅明書信集》一書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金曉宇為該書譯者。就杭州日報用戶端在報道當中提到《本雅明書信集》預計下月上市的情況,記者今天聯系到上海人民出版社,據發行負責人介紹,《本雅明書信集》一書在去年就已列入該社子品牌光啟書局的出版計劃之中,但具體出版時間還沒有最後确定。

按照光啟書局此前釋出的新書計劃介紹,《本雅明書信集》收錄了德國思想家瓦爾特·本雅明信件300多封,由肖勒姆、阿多諾合力編輯,編年編定,加以注釋。展現了本雅明淵博的知識和獨特的文筆,揭示了思想軌迹的發展變化,提供了和他所處時代的思想家及各類人物的關系,對于了解20世紀前半期歐洲文化和思想人物有特殊的參考價值。

對于金曉宇的翻譯作品,本報後續還将進一步關注。對于這位譯人自強不息的故事,你有什麼感言,歡迎在讀者評論中留言。

來源| 新聞晨報·周到APP 記者 嚴山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