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3歲女博士留下70篇臨終日記,10年後丈夫:我沒再婚,兒子成學霸

十年前,一位上海複旦大學的女博士因癌症離世,她在生命彌留之際,留下了長達6萬字的生命日記(臨終日記),以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親身經曆,給世間留下了一段段對生命的真實感悟!

33歲女博士留下70篇臨終日記,10年後丈夫:我沒再婚,兒子成學霸

世間萬物皆美好,她用萬言感慨告訴大家:

活着才是王道!隻有活着,你才能有機會看到這世間的一切,隻有活着你才能感受悲歡冷暖,也隻有活着你才能知道什麼是幸福。

死了,就什麼都沒了,灰飛煙滅!可是走不到終點就要半途而廢,縱有萬般宏願,也隻是空留餘恨在人間!

這位患癌女博士就是于娟,她的生命日記曾經感動了很多人,她在彌留之際,對生命的戀戀不舍,對年僅3歲的孩子的留戀,對心愛的丈夫不舍,還有那令人羨慕的事業……最後被彙內建一本感悟生命真谛的臨終日記。

她不是專業的作家,但通過她的文字,人們卻能深深體會到,她那種對生命的渴望和熱愛;這不是刻意的渲染,而是彌留時刻的真摯表達。

就在她病逝的10年後,丈夫趙斌元發表一則思文,更是令人淚目:

十年了,我依然想念于娟,她愛的光頭一直沒有再婚,兒子成了學霸,于媽媽在山東種出了一片森林……

這一切悲劇都要從那次被診斷的“癌症”說起。

為什麼是我得癌症

“癌症”,這個近乎死神的詞語,當它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時,幾乎就等同于災難的降臨。

當于娟得知自己确診癌症時,曾經撕心裂肺地向蒼天發出了一聲質問:“為什麼是我得癌症?”

是啊,癌症雖然離我們并不遙遠,但似乎一直都是别人家的事情,為什麼偏偏要找上我?我才三十一歲啊(2019年被确診癌症晚期)!我有孩子,有丈夫還有年邁的父母,我還有許多的事業要去做,還有很多的夢想要實作。

但當她将那一紙确診書捧在手中時,除了痛徹心扉地哭泣,還能做什麼呢?在剛剛看到死神的那一刻,再強悍的生命都會暴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

一路狂奔的學霸

于娟是山東濟甯人,在她确診癌症之前,幸福的滋味一直是生活中的主旋律。她的母親是在外貿部門工作,父親是專業廚師,這樣的家庭,讓她生活無憂,還有其他人羨慕的口福,父親經常為她烹制各種山珍海味。

33歲女博士留下70篇臨終日記,10年後丈夫:我沒再婚,兒子成學霸

于娟是個标準的山東姑娘,性格爽朗,大大咧咧,不僅大方愛笑,還喜歡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這種性格的女孩人緣很好,身邊總是有很多朋友。

這個豪爽的姑娘,身上還有一股特别争強好勝的勁頭,她從小就學習非常努力,在學校時一直是學霸的存在。

她的智商很高,記憶力驚人,她曾經謙虛地表示,自己做不到過目不忘,卻引起周邊同學的一片噓聲,你确定你是在表示謙虛嗎?于娟卻哈哈大笑起來。

學霸的運氣總是很好,她很順利地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不久之後還在這裡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趙斌元。

趙斌元被這個山東女孩的豪爽和聰明所震驚,而于娟也對文質彬彬、又博學多識的趙斌元頗為有意,不久後,兩人相戀了。

畢業之後,于娟便在上海找了工作,而趙斌元則留在了交大任教,兩個名校畢業的高學曆年輕夫婦,在上海定能有一個不錯的将來。

33歲女博士留下70篇臨終日記,10年後丈夫:我沒再婚,兒子成學霸

不過,非常要強的于娟對此并不滿足,上海的精英人才實在太多了,以前在學校時,于娟可以說是傲立群雄,但來到上海,特别是走上社會後,她才發現,自己也隻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而已。

好強的于娟,決定報考複旦大學的研究所學生,繼續向上沖刺。這就意味着于娟需要一邊工作,一邊努力學習,複旦的研究所學生可不是誰都能考的。

原本趙斌元舍不得讓妻子如此辛苦,以二人的學曆和收入,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謀求好的發展,不過他清楚于娟的性格,認準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全力實作,這一點也讓他非常敬佩。是以,最終趙斌元選擇支援妻子考研。

上海以快節奏而聞名于世,于娟白天工作很忙,但每天下班匆匆吃過晚飯之後,就會立即投入緊張的複習之中。按她的話說,幾乎沒在淩晨之前睡過覺,她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了學習之中。

還是那句話,複旦的研究所學生不是誰都能考上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考上的。盡管于娟基礎好、智商高,但她第一次考研還是落榜了。

33歲女博士留下70篇臨終日記,10年後丈夫:我沒再婚,兒子成學霸

不過,她是個擁有大心髒的人,這次失敗也隻是一次小小的挫折而已。她是個不服輸的人,不久之後她就繼續投入複習之中,複旦研究所學生,她志在必得。

第一次考研功敗垂成,于娟認為是努力不夠,于是她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了複習之中,而這些時間大多在晚上,在深夜,熬夜成為了她生活中的日常。

上天是公平的,付出的努力,就會給你應得的回報,于娟再戰複旦,終于過關考上了研究所學生。

後來她又争取了複旦的公派留學名額,得到去挪威奧斯陸大學留學的機會,這是挪威聲譽最高的綜合性大學。

公派留學期間,她還積攢了一筆錢讓父母到挪威旅行,并陪同他們領略了景色宜人的“挪威森林”。在那裡,她曾經許下願望,要把挪威的森林搬回老家。

隻是沒有想到一個原本美好的願望,最後竟成遺願。

即便已經達成了自己的目标,但她依舊沒有停下拼命的腳步,她還有更大的野心和更高的目标。

于娟在三年半的時間裡拿到了奧斯陸大學碩士,還考上了複旦大學博士,後來留在複旦大學任教。

後來,他們還有了自己的兒子,小洋芋!

33歲女博士留下70篇臨終日記,10年後丈夫:我沒再婚,兒子成學霸

按說在三十出頭的年齡,能夠爬到這個高度,她應該可以放緩腳步,輕松一下了。但她沒有,她希望在三年内評上副教授,這個目标連身為副教授的丈夫都倍感震驚。

不過,強悍的生命需要強壯的身體來支撐,而于娟的身體其實早已透支,隻是她一直沒有察覺。

遲早要來的“通知單”

2009年9月份,于娟才開始感到身體有些不适,總是腰疼。不過,當時并沒有查出具體的病因,後來于娟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差,她也逐漸意識到自己身上可能有大病,年底她甚至被送到急救室裡搶救。

當時醫院懷疑是乳腺癌,并且确認她的身體已經發出了強烈警報,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卧床治療,此時,于娟和丈夫才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

33歲女博士留下70篇臨終日記,10年後丈夫:我沒再婚,兒子成學霸

進入2010年的第二天,他們拿到了那張無比沉重的确診書:乳腺癌晚期!

醫生告訴他們,于娟全身的骨頭都已經黑了,那種全身性的疼痛将會持續。

自信的于娟根本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她一直認為自己的身體很好,能吃能喝,能跑能動。平時不僅學習工作很有勁,帶孩子做家務也沒有問題,自己怎麼會得癌症呢?

他們甚至一度認為醫院弄錯了,但經再三确認,乳腺癌晚期無疑。

醫生私下告訴丈夫趙斌元,于娟的乳腺癌已經到了第四期,癌細胞已經擴大到了全身,現在連做手術都無濟于事了,隻能通過藥物和化療勉強維持。

即便如此,醫生最樂觀地估計,于娟也僅剩不足兩年的時間了。

盡管于娟對這個消息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仍舊無法接受,畢竟自己才32歲,自己還有許許多多事沒有做完,還有許許多多的夢想沒有實作,她的孩子才2歲多,幸福生活才剛剛開始……

癌症,為什麼偏偏找上了我?于娟不止一次向上蒼發出了這樣的質問,但是命運是無情的,它既然降臨到了你的身上,你就無法擺脫。

于娟也和普通人一樣,确認自己罹患癌症之後,也消沉了大半年的時間。那段日子裡,她很失落,也很急躁,身體的病痛也讓她的狀态急轉直下,對于她的這種情形,家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33歲女博士留下70篇臨終日記,10年後丈夫:我沒再婚,兒子成學霸

曾經的于娟幾乎等同于一台機器,晝夜不停地在運轉,為了事業,為了夢想也為了自己的家庭。她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一寸光陰一寸金,争分奪秒,仿佛這本來就是她的節奏。

停下腳步,開始思考

但是現在,癌症迫使她不得不停下來,不能再學習,不能再工作,也不用每天熬到淩晨,盡管這無法讓她再次恢複健康。

閑下來的時間裡,她得到了一生中從未有過的安靜,她終于有機會開始思考。開始認真地想一想人這一輩子究竟為了什麼而活着,自己這一輩子估計快要到頭了,自己活着的意義是什麼?

人的語言和感悟是兩種非常奇妙的東西,前人的人生經驗、至理名言,用明明白白的語言告訴了我們,我們明白但卻未必能夠真正地感同身受;而一旦你經曆過了,思考過了,在某些時候就真正感覺到自己悟到了。

于娟在病床上靜養時,腦子的另外一片區域卻開始活躍起來,她開始深入地思考自己的人生。

她驚訝的發現,曾經看似努力、成功的自己竟然是那樣幼稚,一路走來,行色匆匆竟然沒有來得及擡頭看看自己要去的地方是哪裡?也沒顧得上停下腳步欣賞一下路邊悄悄綻放的野花。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重要的不是終點,而是路邊秀麗的風景!這句話猶在耳畔,為什麼十年前的我卻不明白?

“我們要用多大的代價,才能認清活着的意義?”于娟在自己的日記裡,發出了震撼靈魂的一問!活着就是要生活,生活不僅僅隻有美好的願望和幸福的憧憬,同時也有讓人刻骨銘心的殘酷一面。

這個世界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

33歲女博士留下70篇臨終日記,10年後丈夫:我沒再婚,兒子成學霸

徹底沉靜下來的于娟,漸漸地發現,這個世界真的很美好,自己的生活真的很幸福,她心裡充滿了對生命的留戀,也漸漸地感悟到了人活着,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這是于娟寫在日記中的一段話,是對于生命意義的“樸實”思考,同時也是她留給這個世界的寶貴财富。因為有很多人還不知道生命的珍貴,還不明白所有的一切,隻有活着才是王道。

2011年4月19日,33歲的于娟走完了她生命裡的最後一天,盡管她對生命的戀戀不舍,但她走得非常安詳,留下了3歲多的兒子“小洋芋”,還有對她一往情深的丈夫!

于娟生前曾經對自己的母親許下遺願,希望在家鄉曲阜的山裡種滿黃連樹,把“挪威的森林”搬回老家,這是萦繞在她心頭多年的夢。

而她的骨灰就在山上随便找個地方埋了,這樣她就能時時刻刻看着這些山、這些樹。

于娟去世之後,她的母親蘇萍将女兒的遺願刻在了心裡,她抱着女兒的骨灰回到了曲阜九仙山,讓她安息在這一片山林之中。

從那時起,蘇萍将自己的名字改為“舒平”,自己親手将一棵棵黃連木,種在這片貧瘠的山地上。黃連木渾身是寶,不僅耐旱并且不和其他作物争養分,這是于娟生前考察的項目之一。

歲月匆匆,十年時間,轉瞬而過,曾經光秃秃的山岡,如今已是郁郁蔥蔥,舒平承包下了兩萬多畝的山地,種下了十萬餘株黃連木,還開發了數十畝育苗基地。

33歲女博士留下70篇臨終日記,10年後丈夫:我沒再婚,兒子成學霸

在舒平的心裡,女兒從未遠去,她就在這片山上,每天看着她,看着這些樹,看着挪威的森林一點點在家鄉的山裡長了起來。

于娟并沒有做太大的事業,但是她在生命的彌留之際,深刻地思考到了生命的真谛,明白了活着的意義。

實際上這是無比寶貴的财富,人們都太忙碌了,甚至于已經忘記了自己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你是誰的父母,是誰的孩子,是誰的夫妻!

更令人感動的是,在于娟病逝的10年後,已是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的丈夫趙斌元發表了一篇文章:第十年,我依然想念于娟。

他告訴妻子:十年了,她愛的光頭(趙斌元)一直沒有再婚,她的兒子小洋芋已經成了學霸,于媽媽在山東真的種出了一片森林……

寫到這裡,筆者不禁潸然淚下……這是人間最真摯的愛情。

于娟的生命日記後來被一位記者發現,被于娟的感悟所深深感動,他決定将這些樸實無華的文字整理出來,在于娟丈夫趙斌元的協助下編輯成書,這本書的名字就叫《此生未完成》。

于娟并沒有想過要出書,但她真的想分享自己的真實感悟,她曾經在書中寫道:

“寫這些文字,哪怕有一個人受益,我也會覺得,自己還有點價值!”

行色匆匆的我們,是否也應該停下腳步,欣賞一下路邊的風景……

33歲女博士留下70篇臨終日記,10年後丈夫:我沒再婚,兒子成學霸

人們對于這個世界以及自己的認識,總是要通過一些深刻的事情,才能夠得到深刻的了解。否則,我們所看到的往往隻是表面的浮華,錯誤地認為那些就是一切,并誤把那些認作是有真正價值的東西。

于娟在她最後的那一段時間裡,每天都能切身地感覺到,生命正在一點點從她的身上流逝,這種經曆使她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

她在彌留之際告訴人們:

透過生死,你會覺得名利權情都很虛無,尤其是排列第一位的名,說穿了,無非是别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無論你名聲四海皆知響徹雲天,也無非是一時獵奇,各種各樣的人揣着各種各樣的心态唾沫四濺後,你仍然是你。

其實,你一直是你,隻是别人在談論你的時候,你忘記了你自己是誰而已。

于娟的一生是短暫的,匆匆忙忙的腳步,讓她還沒來得及看看這個世界的秀麗,但在最後的一刻,看着2歲多的孩子和深情的丈夫,她用盡全身力氣将自己生命裡最閃耀的精彩留給了人間。

盡管這精彩隻有一瞬間,就像流星一般,一閃而過。

這劃破長空的一閃而過,卻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燦爛和短暫,古人說:

人生天地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如今讀來,若醍醐灌頂,原來漫長的人生竟然如此短暫,再平凡的生命也能閃耀他最精彩的光芒。

33歲女博士留下70篇臨終日記,10年後丈夫:我沒再婚,兒子成學霸

于娟在最後也終于悟透了生命,此時告别這個世界已無遺憾,它依然綻放,就如同她的詩:刹那芳華!

人生的宴席一場接一場,錦燈繁花袅袅舞影,卻冥冥間笃定相信自己在趕着自己寂寞的路。

是以三十出頭的人,所謂分離不知道經曆了多少,生離無數,死别亦有之。

都是性情中人,在深夜一個人聽那句“走吧,走吧,人總要學着自己長大”而揮袂灑淚之後,很快便能調整到自己獨有的世界裡,找到隻屬于自己的那份潇灑和獨立。

是以,如果真的要離開,我會是那個從容不迫收拾行囊的人,面容微笑而平和,找不到一絲一毫的悲悲戚戚!

參考文獻:

濟甯新聞:愛心彙聚實作于娟遺願“挪威的森林”紮根濟甯

青年報: 于娟走了留下死亡教育

鳳凰網資訊:複旦抗癌教師去世留下70餘篇“癌症日記”将出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