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中國軍民喜笑顔開,侵華日寇如喪考妣。
那些荼毒中國的狂熱分子,在收音機中聽到了天皇親自宣讀的《投降诏書》,被勒令繳械歸國。
在當時,卻有這麼一支日軍部隊,不僅雄赳赳氣昂昂離開了駐地,而且還拖着大炮、全副武裝的回國!但是僅僅陳毅因為一份電報,日軍三次繳械。

最終,這批日軍在歸國時,居然連外套都沒剩下,可謂大快人心!
一、欲擒故縱與釜底抽薪
1946年1月23日清晨,一批卡車緩緩駛出了華豐煤礦,車上滿載的,是窮兇極惡的侵華日軍。
當圍觀的老百姓看到這些日軍嚣張的姿态,還有手中的武器,不禁怒火中燒痛罵不已,卻也無可奈何。
卡車中端坐的日軍最高長官海野中佐,目睹了這一切,心中不禁得意洋洋。
在據“理”力争之下,自己雖然投降,但是率領皇軍、協軍安然而歸,更重要的是沒有全部繳械,隻是象征性地給了八路軍一些輕武器!
卡車漸行漸遠,他回顧了一眼煤礦大門,臉上不禁泛起了得意的微笑。
可是,如果他知道在幾天後,自己将和士兵們站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千呼萬喚歸國的輪船——這又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二、上屋抽梯與反客為主
日軍離開以後,八路軍戰士迅速占領了華豐煤礦,并為海野中佐準備了一場緊鑼密鼓的好戲。
此時的日軍卡車,卻已經被迫停下,原來當他們行進至距離華豐煤礦十幾公裡處的太平莊時,發現公路被人挖斷。
海野中佐剛剛下令維修,偵察兵就慌忙跑來報告,說四面八方湧過來好多的兵。
聽此,他急忙下車檢視,發現前後左右都是八路軍,不禁和手下面面相觑
。
八路軍圍而不攻,日本人摸不着頭腦,隻能原地戒備。
過了許久,八路軍才派人過來交涉,原來是八路軍山東軍區第一縱隊第二旅參謀,名叫馮少白。
海野看着一臉憨厚的馮參謀,客氣地詢問八路軍有何打算。
馮少白也不啰嗦,直接要求日軍留下重武器,同時交出所有僞軍,否則不予放行。
海野怒氣沖沖質問:
“之前不是已經繳械了麼?為什麼還要繳械?”
馮少白大嘴一咧,也不反駁:“
不繳械也可以,我們還有三個兄弟縱隊在後面,等會我們一起商量。
”
這番話連唬帶吓,把海野弄得面無人色。
在心中多次向萬能的天皇求助無果之後,海野隻能答應,随後列出了一份重武器與物資清單,聽由八路軍将卡車上的各種物資以及僞軍繳械帶走。
馮大參謀滿載,欣欣而去;海野中佐落魄,憤憤而歸。
三、關門打狗與落井下石
歸國的車兒搖啊搖,海野的心兒顫啊顫。
一想到回歸祖國,海野激動不已。
雖然重武器繳納了出去,但是畢竟還留下了輕武器,天皇的臉面還在。
此時的海野,宛若赤壁兵敗的曹操,臉上又開始泛起了笑容。
就在這時,偵察兵慌忙跑了過來,海野瞪大了雙眼,心裡恨不得這家夥立馬摔死!
但還是聽到了這個消息——四面八方都是兵!海野欲哭無淚,老老實實坐在車上等對面過來交涉。
原來是八路軍山東軍區第一縱隊第三旅參謀,名字也叫馮少白。
海野中佐看着馮大參謀那張和之前一模一樣憨厚的臉,已經說不出話來。馮少白卻通情達理地提出:
“交出所有輕武器以及卡車,否則不予通行。”
海野忍無可忍,怒氣沖沖叫嚣道:
“之前已經給了你們重武器,為啥還要再繳械?你們中國人有沒有武士道精神?
馮少白大吼一聲:“
住嘴!你們也配講武士道精神?在大連、旅順、南京城,當你們把屠刀揮向手無寸鐵的百姓時,怎麼不講武士道?你們的武士道,隻不過是你們在山窮水盡之時,用來保持虛榮的遮羞布
!”
海野無力反駁,隻能嚅嚅說:
“根據上層訓示,我們要向蔣介石一方繳械。”
馮少白怒道:
“現在我們已經包圍了這裡,要是不繳械,那就留下來過年吧。”
海野仰天長歎一聲,同意交出卡車、輕武器,而在接收時,八路軍考慮到日軍中有一部分女眷,還是給他們留了幾輛卡車,至于其他武器一律上繳,然後目送着凄凄惶惶的海野坐着卡車,帶着他步行的士兵去濟南集合。
值得一提的是,海野到了濟南之後,蔣介石的人早已經等待多時,準備接收這批人的武器裝備,但是看着這群灰頭土臉的日軍,卻發現他們好像已經繳無可繳,無奈隻能上報蔣介石。
蔣介石聞知這一消息,不禁怒火中燒,下令把這批日軍的軍裝、大衣、皮鞋、個人财物全部搜刮得一幹二淨,讓他們沿着鐵路,從濟南走到青島坐船回國。
最終,我們的海野大佐,在幾天幾夜的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瑟瑟發抖後,終于到了青島,等來了歸國的郵輪。
四、運籌帷幄與不拘一格
原來,早在這批日軍離開華豐煤礦之前,八路軍就已經将情況上報給了陳毅軍長。
當時的日軍,拒絕向八路軍繳械投降,考慮到華豐煤礦易守難攻,如果武力解決,我軍難免有所損傷,并且會破壞煤礦工業裝置,是以陳毅軍長給當地縱隊發了一封電報:“
敵人據險堅守,我軍攻堅不利。放其回國,路上香腸段吃。”
答應要求,驕敵之兵;占據地利,斷敵之路;十面埋伏,亂敵之心;步步蠶食,弱敵之勢,最終大獲全勝!
不得不說,陳毅僅用一封電文,便讓日軍三次繳械之手段實在是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