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跌至12萬多的雪佛蘭探界者,為何仍不是本田缤智的對手?

如果你的手頭有15萬左右的購車預算,現在有一台中型SUV和一台小型SUV讓你選,而且兩者都是合資品牌,你會怎麼選?看到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中型SUV,畢竟中型SUV尺寸更大,空間更加寬敞,花同樣的錢,能買到級别更高、體驗更好的中型SUV,大家應該都會覺得很賺。如果這台中型SUV是雪佛蘭探界者,這台小型SUV是本田缤智,那你還會選擇更大的那一台嗎?

跌至12萬多的雪佛蘭探界者,為何仍不是本田缤智的對手?

你會怎麼選我不知道,但這兩款車的銷量資料已經告訴了我答案,在過去的2021年裡,缤智的累計銷量為167815輛,而探界者的累計銷量為35759輛,僅相當于缤智的五分之一。要知道,探界者目前已經降到了12萬多,終端價格跟本田缤智的1.5T車型重合,探界者定位為中型SUV,而缤智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小型SUV,探界者明擺着是降維打擊,卻還是輸得徹徹底底,輸得很沒尊嚴。

跌至12萬多的雪佛蘭探界者,為何仍不是本田缤智的對手?

嚴格意義上來說,探界者并不能算是中型SUV,隻能算是一款尺寸較大的緊湊型SUV,即便如此,探界者也要比缤智高一個級别,外觀看起來更加大氣,車内乘坐空間也更加寬敞,對于那些追求實用性的消費者來說,應該會是更好的選擇。然而,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絕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小一号的缤智,并不為探界者的大尺寸和大空間所動。那麼,跌至12萬多的探界者,為何仍不是缤智的對手呢?

跌至12萬多的雪佛蘭探界者,為何仍不是本田缤智的對手?

如果光從産品角度分析,我覺得探界者是有理由比缤智賣得更好的,但結合品牌形象和口碑,探界者賣不過缤智倒也很好了解。最近這幾年,雪佛蘭奉行以價換量的政策,漸漸退成了一個低端屬性較濃的合資品牌,品牌力顯然是比不上本田這樣的一線合資品牌。而一說到雪佛蘭,很多人對它的主要印象就是小毛病多,盡管雪佛蘭現在的品質好了很多,但做工和工藝還是比較粗糙,消費者對它的看法并沒有實質性的轉變。

跌至12萬多的雪佛蘭探界者,為何仍不是本田缤智的對手?

在産品層面,探界者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從2017年進入國内市場到現在,探界者一直沒有大的改款和換代,内飾老舊和配置落後暫且不說,它那套1.5T發動機+6AT變速箱的動力組合更是落後不堪,動力性能勉勉強強,油耗表現中規中矩,變速箱還有些輕微頓挫。缤智雖然也是1.5T發動機,但更加經濟省油,變速箱的運作品質也不錯,換擋平順且響應積極,自然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跌至12萬多的雪佛蘭探界者,為何仍不是本田缤智的對手?

當然了,探界者這款車也有很多優點,除了寬敞的空間之外,這款車的底盤素質、操控表現都稱得上優秀,産品力絕對不比缤智遜色,再加上如此高的成本效益,值得擁有更高的銷量。探界者之是以賣不動,說白了就是因為品牌溢價低和更新換代慢,品牌劣勢在短時間内很難改變,探界者能夠做的無非是及時更新和換代,消費者買新不買舊,隻降價不更新的産品路線隻會讓探界者越陷越深,探界者也确實該來一次徹底的換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