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中将一生都在辭官,職位卻越來越高,背後原因令人敬佩

在人的一生中,謙虛謹慎是一種優秀的品格,如果你學會它,那麼你的人生将會是步步高升。在開國将帥中,有這樣品格的人很多,但廖漢生中将是比較特殊的一位,因為他的一生都在辭官,每次後退一步,卻會前進一大步,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開國中将一生都在辭官,職位卻越來越高,背後原因令人敬佩

廖漢生是湖南桑植人,16歲就參加了革命,因為突出是的表現,受到了賀龍的器重,1933年7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先後擔任紅三軍政治部秘書,第九師政治委員,參與建立了黔東蘇區。

在紅軍長征的過程中,他堅持黨的作戰方針,為紅四方面軍和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做出極大的貢獻。

抗日戰争爆發後,他擔任八路軍120師358旅716團副團長,率領部下在雁門關戰勝敵人,切斷了日軍的運輸線,之後又在滑石片戰鬥中,殲滅了日軍的一個大隊,為中央進行正确的全局戰略布局做出突出貢獻。1939年他率領716團挺進冀中,在他的指揮下,部隊連戰連捷,打破了敵人對冀中根據地的包圍。

開國中将一生都在辭官,職位卻越來越高,背後原因令人敬佩

在陳莊戰鬥結束後,考慮到他突出的軍事指揮才華,組織找來廖漢生,任命他擔任358旅的政治部主任。358旅是一個有着優良傳統的主力旅,戰士的軍事素養非常高,如果他能夠擔任旅長,将會更大發揮這個旅的戰鬥力。但是他卻謙虛的表示自己能力還不足,先在358旅716團政委的位置上鍛煉鍛煉。

組織找他談話,希望他不要有壓力,先幹一段時間,但是他還是委婉的拒絕了。他在716旅當政委的時間裡,率領部隊參加了反“掃蕩”戰役和百團大戰,後來職位提高成為358旅的副政委。

1949年,第一野戰軍成立,其中的第一兵團的司令是王震将軍,彭德懷在選政委人選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廖漢生,于是找他來談話,沒想到又廖漢生選擇了拒絕,他還是認為自己能力還不足,彭老總勸了幾次都無濟于事,于是就讓他先擔任第一兵團第一軍的政委,鍛煉一下。同年9月,青海解放,他擔任青海省軍政委員會主任。

開國中将一生都在辭官,職位卻越來越高,背後原因令人敬佩

1955年授銜時,以他的資曆是足可以成為開國上将的,但是在他聽說自己的軍銜是上将時,認為組織把自己定的太高了,于是請求組織降一級授銜中将就足夠了,彭老總聽說後,親自勸說他接受,但他就是不答應,這件事後來被主席知道了,主席對他的做法非常欣賞,為了給全體将帥做個榜樣,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為了适應新時期的軍隊建設需要,廖漢生選擇了去軍事學院學習,兩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組織希望他出任軍事學院的院長,他被這個突然的決定感到惶恐,要知道軍事學院裡面的學生軍職都非常高,有的超過了自己,恐怕自己無法勝任。這次他又選擇了拒絕,但是組織這一次沒有答應他,讓他服從安排,最後他才答應下來。

開國中将一生都在辭官,職位卻越來越高,背後原因令人敬佩

1993年,國家副主席的位置空缺了出來,組織讓廖漢生去接任,但是說了三次都被他拒絕了,他認為這個位置讓有能力的年輕一帶去勝任,這不僅是為黨好,也是為整個國家好。

廖漢生将軍,以謹慎的态度對待自己每一次機會,他沒有冒然去接受,而是以負責任的态度虛心學習,在有了把握後再去勝任,他這樣的做法不僅得到了組織的信任,也使他得職位越拒絕越高,将軍的做法确實令人感到敬佩。

2006年10月5日,将軍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