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国中将一生都在辞官,职位却越来越高,背后原因令人敬佩

在人的一生中,谦虚谨慎是一种优秀的品格,如果你学会它,那么你的人生将会是步步高升。在开国将帅中,有这样品格的人很多,但廖汉生中将是比较特殊的一位,因为他的一生都在辞官,每次后退一步,却会前进一大步,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开国中将一生都在辞官,职位却越来越高,背后原因令人敬佩

廖汉生是湖南桑植人,16岁就参加了革命,因为突出是的表现,受到了贺龙的器重,1933年7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红三军政治部秘书,第九师政治委员,参与创建了黔东苏区。

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他坚持党的作战方针,为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做出极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副团长,率领部下在雁门关战胜敌人,切断了日军的运输线,之后又在滑石片战斗中,歼灭了日军的一个大队,为中央进行正确的全局战略布局做出突出贡献。1939年他率领716团挺进冀中,在他的指挥下,部队连战连捷,打破了敌人对冀中根据地的包围。

开国中将一生都在辞官,职位却越来越高,背后原因令人敬佩

在陈庄战斗结束后,考虑到他突出的军事指挥才华,组织找来廖汉生,任命他担任358旅的政治部主任。358旅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主力旅,战士的军事素养非常高,如果他能够担任旅长,将会更大发挥这个旅的战斗力。但是他却谦虚的表示自己能力还不足,先在358旅716团政委的位置上锻炼锻炼。

组织找他谈话,希望他不要有压力,先干一段时间,但是他还是委婉的拒绝了。他在716旅当政委的时间里,率领部队参加了反“扫荡”战役和百团大战,后来职位提高成为358旅的副政委。

1949年,第一野战军成立,其中的第一兵团的司令是王震将军,彭德怀在选政委人选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廖汉生,于是找他来谈话,没想到又廖汉生选择了拒绝,他还是认为自己能力还不足,彭老总劝了几次都无济于事,于是就让他先担任第一兵团第一军的政委,锻炼一下。同年9月,青海解放,他担任青海省军政委员会主任。

开国中将一生都在辞官,职位却越来越高,背后原因令人敬佩

1955年授衔时,以他的资历是足可以成为开国上将的,但是在他听说自己的军衔是上将时,认为组织把自己定的太高了,于是请求组织降一级授衔中将就足够了,彭老总听说后,亲自劝说他接受,但他就是不答应,这件事后来被主席知道了,主席对他的做法非常欣赏,为了给全体将帅做个榜样,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军队建设需要,廖汉生选择了去军事学院学习,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组织希望他出任军事学院的院长,他被这个突然的决定感到惶恐,要知道军事学院里面的学生军职都非常高,有的超过了自己,恐怕自己无法胜任。这次他又选择了拒绝,但是组织这一次没有答应他,让他服从安排,最后他才答应下来。

开国中将一生都在辞官,职位却越来越高,背后原因令人敬佩

1993年,国家副主席的位置空缺了出来,组织让廖汉生去接任,但是说了三次都被他拒绝了,他认为这个位置让有能力的年轻一带去胜任,这不仅是为党好,也是为整个国家好。

廖汉生将军,以谨慎的态度对待自己每一次机会,他没有冒然去接受,而是以负责任的态度虚心学习,在有了把握后再去胜任,他这样的做法不仅得到了组织的信任,也使他得职位越拒绝越高,将军的做法确实令人感到敬佩。

2006年10月5日,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