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力推廣“三胎政策”,各地區積極響應,一時間道路和社群都挂上了醒目的橫幅智語。雖然宣傳到位,但大部分的家長,尤其是年輕人,還是不願生,不敢生。
養一個孩子的花銷太大,壓在家長身上的擔子也重了不少。光說教育成本就不小,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将來出人頭地,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報上了各種課外補習班。

美其名曰是培養興趣和補習課程,這樣的行為隻會讓孩子們,從童年就開始忙碌,失去了快樂遊戲的童年時間。對于這種情況,家長們也很無奈,因為不補習就意味着被别人落下。
現在“雙減”和一系列制度的改革,讓家長們身上的擔子稍微輕松了一些,但多生一個孩子,就意味着家長将要付出成倍的精力,對于生三胎這個話題,大部分家長依舊是排斥的。
家裡老人催三胎,說隻是多雙筷子的事?看完幼稚園繳費單不吭聲了
生三胎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完成的,更不是像很多老一輩的人說的那樣,家裡飯桌上多雙筷子的事情。家長不僅要承擔各類費用,還要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成長。
每将一個孩子培養成人,過程中一定會伴随着數不清的負擔、壓力和開銷。就拿教育來說,從孩子幼稚園開始,這筆費用就在源源不斷地,像流水一樣地花出去了。
幼稚園分為公立和私立,公立幼稚園的費用很合理,大部分家庭都能夠承擔,但公立幼稚園不是想進就能進的,是以很多家長就隻能送學生去私立幼稚園上學。
私立幼稚園比起公立幼稚園,最大的特點是環境好,離家近,但是奈何費用高昂。很多家庭都難以承受。但是有些地方,不上幼稚園就沒辦法順利入學國小,是以家長們也隻能咬牙堅持,供孩子進入私立幼稚園讀書。
一所私立幼稚園,一個學期的費用加在一起,動辄就上萬塊,上三年幼稚園,6個學期下來,花費可能達到驚人的十幾萬。這還隻是最初級的花費。
幼稚園後面還有國小,國中,高中,即便是開展義務教育的公立學校,也還是會有書本費,夥食費等等費用,若是上了私立學校,開銷就更大了。
現在國家叫停了補課,但對于一部分家長來說,教育的成本仍舊高昂,是他們無法承受的。現在又不像以前那樣,生了孩子隻要保證能活着就行。
現在養孩子,都希望孩子能夠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不僅僅是多一雙筷子的事。學生的每一階段的成長,勢必要花費家長們大量的金錢以及精力。
即便家長“有心”,在這樣的現實下,也不得不低頭。誰都希望自己能夠兒女雙全,家庭熱鬧,但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生活的壓力和教育的重擔壓得家長們喘不過氣。
對于響應“三胎”政策,家長們隻能實事求是,量力而行。難怪面對老人們的催生,家長會說,“這樣還敢要三胎”?
隻“生”不“養”的理念已經過時,家長更要重視教育
培養一個孩子的過程是漫長的,對一個孩子的教育應該是持續性的。家長要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處,也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幫助他樹立正确的三觀。
無論是獨生子女,或是二胎三胎,家長身上的擔子同樣不輕,尤其是家裡有幾個孩子,家長要盡量做到公平,不能因為年紀小或者成績好就偏愛一方。
這樣會導緻被偏愛的一方驕縱,長大以後很可能變成不負責任的人,而沒有被偏愛的那一方,則可能在長時間的忽視和打壓中,形成對親情淡漠甚至偏激的性格。這都是不利于孩子成長的。
現在的家長工作繁忙,越來越難以抉擇,究竟是将重心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還是放在工作上。無論怎麼選擇,都是有利有弊的,這就要看家長更重視哪方面。
但無論如何,一個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甚至是有決定性意義的。家長要盡量平衡好放在家庭和工作中的精力,雖然辛苦,但為了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家長要背負着重擔,繼續前進。
筆者想對同學們說:
很多大學生不想生孩子,甚至不想結婚,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在當下越來越重的生存壓力,以及教育壓力。畢竟他們知道教育對于一個人的重要作用,絕不可以馬虎湊合。是以更加不願生,不敢生。如果現實問題能夠解決,三胎難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你認為生了孩子之後,家長的壓力主要來自于哪方面呢?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