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永遠無法打敗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你永遠無法打敗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文 | 甘藍藍

來源丨十點讀書(ID:duhaoshu)

前幾天,一則“重慶女子怒剪婚紗店十餘套婚紗”的視訊沖上熱搜。

女子原本在婚紗店付了3500元定金,但是因為懷孕,想退回定金。

與商家協商不成,一氣之下,女子拿起剪刀剪壞了店裡32件婚紗。

視訊裡,婚紗店店主一邊拍攝一邊提醒她:“一套婚紗幾千,想清楚哦。”

女子則回答:“幾千幾萬都可以。”

店家表示,剪壞的婚紗,之前買來共計6.74萬元。

你永遠無法打敗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有人質疑在女子剪婚紗的過程中,店家非但沒有阻止,還拍視訊激發對方的憤怒,而店家則回應,因為對方懷孕,手裡拿着剪刀,是以不敢強行制止。

事後,女子向店家道歉,但是金額過大,女子涉嫌故意毀壞公私财物,警方已經介入。

一起沖突,兩種反應,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對店家而言,面對拿着剪刀的顧客,一不動氣,二不争吵,三不阻攔,直接拿出手機拍照驗證,既保證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保全了自己的财産,還盡到了提醒的義務。

對懷孕的女子而言,雖然宣洩了一時的怒火,但卻面對賠償、甚至坐牢的代價。

更有人猜測,女子的丈夫發現她做事不計後果的個性之後,大機率會重新考慮這段婚姻還有沒有必要繼續。

發洩一時爽,代價卻在暗中标好了價碼。

成年人不僅要為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負責,更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去年有兩個發生在機場的視訊,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飛機延誤,旅客不得不在機場過夜,現場一團混亂。

但是一個女孩面對航空公司的從業人員,有理有據、有條不紊地表達自己的不滿和訴求。

你永遠無法打敗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她先是引用法律法規:按照民航的法律規定,因為航空公司的原因導緻的航班延誤和取消,可以免費地退改簽,該有的經濟補償,也要給到大家。

接着,她指出航空公司處理不當的地方:旅客一下飛機,航空公司就讓一個毫無話語權的員工通知旅客,表示出航空公司對旅客的敷衍。

最後,她提出訴求:一、現在機場的空調都關了,非常悶熱,需要解決食宿;二、應有的經濟賠償;三、協助大家免費退改簽;四、安排補班飛機。

另一個視訊中的男孩,同樣遭遇飛機延誤,但他沒有任何辦法,隻顧對着航空公司人員大喊:我要飛,我必須要飛。

惹得評論區網友調侃說:“給他一個風筝,讓他飛吧。”

兩個故事,生動诠釋了一個人控制情緒的能力,就是他的成熟度和處事能力,你永遠無法打敗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你永遠無法打敗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一旦控制不住情緒,就做出過激舉動的人,被稱為“垃圾人”。

情緒上頭,不分場合地大喊大叫、摔砸物品,甚至去攻擊其他人。

他們之是以選擇這樣的方式發洩,一是因為控制不了情緒,二是因為他沒有處理問題和情緒的能力,隻能通過這些極端方式來引起别人的注意、要挾别人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之後,他們又會把“鍋”扔到情緒頭上。

“我也不是故意的,當時真是氣瘋了。”

“誰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互相了解一下。”

可惜很多情緒失控帶來的後果,是無法被包容和了解的。

渡邊淳一在《鈍感力》寫過一個故事。

他實習的醫院裡有位醫術高明的醫生,唯一的缺點,就是喜歡在手術當中不斷指責那些協助他的部下。

“手腳太慢”、“快點兒,拿牢靠些”、“你眼睛往哪兒看呢?”……

很多年輕的實習醫生一聽到參與他的手術,都緊張不已。

教授的第一助手S醫生,被訓斥得最多。

但是不管教授說什麼,S醫生的回答都一成不變,總是輕輕地重複兩次:“是,是。”

手術結束,手術中的訓斥被他忘得一幹二淨,舒舒服服地泡個澡,繼續和同僚們談笑風生。

就這樣,S醫生成了同輩醫生中手術方面進步最快的一位。

你永遠無法打敗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曾擔任《百家講壇》講師的曾仕強認為,生氣、抑郁、焦慮,是人對環境的一種反應,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但是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

路上堵車,每個人都會着急,有一輛車不守規矩地加塞,你會生氣,這些都是理性的情緒。

但是如果你被加塞後忽然感覺今天遇到的事情都不順利,是不是老天爺跟我對着幹,越想越氣,從生氣上升到煩躁,就進入了非理性情緒。

理性情緒是人們基于遇到的狀況,本能産生的反應,而非理性情緒則是在誇大事實、以偏概全之後産生的情緒。

比如一件小事沒有做好,會上升到“我連這種小事都做不好,我能有什麼前途?”

孩子沒考好,父母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什麼都學不會!”

處于非理性的情緒之中,人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情緒崩得越來越緊,可能一件小事,就會刺激他做出非理性的行為。

美國心理科學協會主席莉莎·費德曼·巴瑞特認為,一個人的情緒,比他的認知更重要。

她在《情緒》中寫道:大部分的認知裡,都相信努力工作、健康飲食、努力存錢、早睡早起是應該做的事,也是對自己更負責的方式,但是大多數人無法堅持這樣的生活。

我們會把注意力放在手機上,而不是學習和提升技能上;

美食目前,我們會貪圖一時的痛快,忘記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健康問題。

從理性上說,如果我們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學習,就能實作目标,那麼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做不到呢?

原因就在于情緒。

很多人以為,拒絕再吃一塊巧克力蛋糕、拒絕将薪水用于沖動消費、拒絕在應該工作的時間去玩手機的最佳方法,是讓自己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做出理性的選擇。

但是這樣的政策通常不會奏效,因為你無法控制想要立刻滿足自己的情緒需要。

是以莉莎·費德曼提出,成功的秘訣,不在于我們知道什麼是正确,而在于我們能夠運用情緒來達成目标。

你永遠無法打敗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活在人群當中,總會為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生氣。

你可能為自己不被重視而生氣、為别人的愚蠢而生氣、為不被了解而生氣、為自己的弱點和過錯生氣……

但生氣的結果,是有助于解決問題,還是給自己制造新的難題?

如果能在情緒上頭的時候想到這一點,就能慢慢改變我們管理情緒、控制情緒的能力。

作者:甘藍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深夜十點,陪你讀書,美好的生活。好書/故事/美文/電台/美學。看書有道經授權釋出文章。

今日書叔推薦:

世上沒有絕對公平的命運,

停止那些無用的抱怨,

隻有靠自己,才能逆風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