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要寶寶更聰明,0-6歲小手精細運動訓練不可少!

很多家長都非常在意孩子什麼時候會走,什麼時候會開口說話,卻很少有家長關注,寶寶的小手可以做些什麼。

事實上,小手是寶寶探索世界的媒介。

寶寶的娛樂玩耍,日常生活,甚至讀書學習都離不開這雙小手。

大家想象一下,這些場景裡是否有自家寶寶的樣子:

√去早教中心,寶寶玩樂高沒别人快,塗色沒人家好,拼拼圖沒其他小朋友靈巧;

√同齡的寶寶都可以自己吃飯穿衣了,我的寶寶勺子拿不好,筷子不會用,拉鍊不會拉,鞋帶不會系,紐扣扣歪起;

√别的小朋友可以用筆塗鴉了,我家寶寶筆都拿不穩,人家寶寶讀幼稚園後可以寫自己名字了,我的寶寶數字都寫得歪歪扭扭。

。。。。。。

想要寶寶更聰明,0-6歲小手精細運動訓練不可少!

于是很多家長覺得自家寶貝沒人家聰明。

其實不然,之是以出現上述情況,很大可能是因為手指的靈活度不一樣,寶貝小手的精細運動發育有差異,才有了不同的表現。

那究竟什麼是小手的精細運動,為什麼小手的精細運動對寶寶的成長有這麼重要的作用呢?

康複科的老師們将為大家揭開精細運動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精細運動

指的是憑借手及手指的小肌肉群完成的動作,比如寶寶小手做出“抓、捏、拍、擰、撕”的動作;

也指寶寶手指的操作能力,包括手指運動、手腕力量、手眼腦協調、雙手協作和抓握力量;

除此之外,精細動作的完成還需要寶寶的感覺覺、注意力等多方面心理活動的配合。

想要寶寶更聰明,0-6歲小手精細運動訓練不可少!

精細運動對寶寶成長的重要意義

看到精細運動的真面目後,家長們還應該了解到寶寶在精細運動訓練中,可以:

1.在開發小手的功能過程中,通過注視、觸摸并抓握不同質地、重量的物體,促進感覺覺的發育

2.在操作玩具的過程中,提升寶寶的注意力及手眼協調的能力,進一步可以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不僅如此,精細運動與發展寶寶日常生活能力有着密切的關系:

1.從刷牙、洗臉、更衣開始至吃飯、書寫、家務、遊戲等,無一不需要用運用雙手去完成。

2.從嬰幼兒時期開始,我們便從探索周圍的事物中發展小肌肉的能力。

Tips:出生至六歲是幼兒小肌肉發展的重要階段,并會直接影響幼兒日後在自我照顧、遊戲及課堂學習(如:書寫)方面的表現。

想要寶寶更聰明,0-6歲小手精細運動訓練不可少!

精細運動發展裡程碑

精細運動的發展可分成三個年齡階段的裡程碑:

出生至三歲的嬰幼兒期

三至五歲的幼兒期

五至六歲的學前預備期

在每個年齡階段的裡程碑,幼兒的小肌肉發展都有代表性的活動功能,家長可以自家孩子情況,對照對比檢視哦:

1.五個月嬰兒能用雙手伸向玩具方向,并用手握着玩具把玩。

2.七個月可用前三指捏物以及可将玩具在雙手間傳遞。

3.九個月至一歲開始能用前二指拾起小餅來吃。

4.一歲三月搭2-3塊積木,全手握筆,自發亂畫。

5.一歲半搭3-4塊積木,幾頁幾頁翻書,用小線繩去穿大珠子或大扣子孔,能用調羹将食物放進口中。

6.兩歲搭6-7塊積木,模仿畫垂直線。

7.兩歲半搭8-9塊積木,模仿畫水準線和交叉線,會穿褲子,短襪和便鞋,解開衣扣。

8.三歲搭9-10塊積木,能臨摹“圓圈”和十字:會穿珠子,系扣子,向杯子倒水。

9.四至五歲的幼兒能操作剪刀剪出正方形。

10.五至六歲的幼兒能用前三指抄寫中文字;能靈活地操作不同的文具及食具。

想要寶寶更聰明,0-6歲小手精細運動訓練不可少!

哪些行為表現意味着精細運動發育不佳

雖然寶貝的精細運動發育如此重要,但在實際生活中,沒有專業知識儲備的家長們很難判定寶寶的精細發育程度究竟怎麼樣。

是以,康複科的老師們梳理了一些臨床中常見的但是容易被寶媽們忽視的情況,如果寶寶有這些情況,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1.三個月寶寶躺着不能伸手觸摸或者抓握玩具,把玩具放寶寶手裡,留握時間很短,或者是直接拒絕留握玩具。

2.6-8個月寶寶不能在坐下位抓取玩具,不能把玩具在手裡交換把玩,不能讓玩具相碰,發出聲響。

3.9-12個月寶寶不能用拇食指捏取小饅頭大小物品,放進嘴裡。

4.1歲—1歲半寶寶不能握筆亂畫,不能自己用勺子進食。

5.2歲寶寶不能自己拉衣服拉鍊,不能穿衣時主動參與,不能自己脫鞋襪,自己雙手抱杯子喝水漏得多,控制不好水量。

6.2歲半寶寶不能自己穿開衫、褲子,不能自己穿鞋襪,不能畫橫線、垂線,大小便不能示意。

7.3歲寶寶不能自己解開衣扣,不能用剪刀剪紙,不能用兒童筷吃飯。

Q:老師,我按照你上面的舉例,發現我的寶寶有些操作完成不了,是不是多加練習就好了A

影響精細運動發展的因素有很多,要具體的分析寶寶不能完成精細動作的原因,并進行針對性練習。

盲目地練習不僅不能幫助寶寶改善現有問題,還可能耽誤寶寶的最佳治療時機。

想要寶寶更聰明,0-6歲小手精細運動訓練不可少!

影響精細運動發展的因素

1.視知覺:眼球運動的自由控制能力在出生後6個月左右完成。視覺功能首先發育,約1歲左右接近成人,進而引導了精細運動能力的發育。

2.手眼協調能力:在視覺配合下手的精細動作的協調性,标志着發育的成熟度。

3.認知能力:認知能力會出現動機,要做什麼,進而使用雙手去操作物體,完成動作計劃。

4.感覺輸入:感覺過于遲鈍或敏感,前者導緻動作笨拙,後者導緻不願去拿物品,抵觸一切用手等皮膚接觸。

5.姿勢控制:由軀幹及骨盆不穩定、上肢、手的異常姿勢及運動模式影響伸手、抓握、釋放。

6.肌肉功能異常:高、低肌張力常常導緻抓握動作到放下積木的任一環節失敗,不能完全作計劃。

7.撫養人:往往較注意嬰兒的衛生,更多考慮嬰兒的安全,進而過多保護,導緻手部探索的機會較少,影響運動發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