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子彈下無冤魂,為何這麼說?看看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就知道了

原子彈下無冤魂,為何這麼說?看看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就知道了

戰争是殘酷的,每次戰争中受到傷害最大的就是那些平民百姓,這些無辜的生命就此在戰火中消逝,但是在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原子彈下無冤魂”,大家都認為二戰中日本本土死難的群眾,他們并不無辜。

原子彈下無冤魂,為何這麼說?看看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就知道了

不要認為這句話很冷血無情,很大原因是因為當時日本國内的問題,當時日本整個國家上下都彌漫着瘋狂的氣息,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可以說日本軍國主義如此猖狂,少不了日本群眾的支援。在二戰期間,日本國内群眾表現尤為可怕,不隻是本國男性為了“聖戰”瘋狂的參軍入伍,本國的女性甚至因為不能上戰場選擇了自殺,就為趕緊投胎成日本男人。

原子彈下無冤魂,為何這麼說?看看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就知道了

那個時候男人參軍,女生在後方加緊生産軍火,或者去前線做慰安婦,更可怕的是為了戰争的需要,很多日本未婚女性自願和退伍傷殘軍人結合,為了更快的生下後代,并将孩子培養成新的好戰分子。

在“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女性的教育就變成了培養“軍國少女”、“軍國之妻”、“軍國之母”。在軍國主義的洗腦下,很多日本女子瘋狂的向往成為這種人。典型的例子就是被稱為“飛行員之母”的住原武東。住原武東的五個兒子都是飛行員,二兒子在夜間飛行演習時意外墜機,三兒子在中國吉林墜機,四兒子載着學員訓練飛行時墜毀身亡,五兒子在緬甸北部作戰時被美軍擊落墜亡。隻活下大兒子一個人。

原子彈下無冤魂,為何這麼說?看看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就知道了

也因為死了四個兒子,她被稱為軍國之母,日本媒體也是大力宣傳,東條英機發去了慰問電,有女學生來信表示“我也要成為如您般的日本之母”。在當時類似像她這樣的軍國之母還有很多,有的是海軍軍國之母,有的是陸軍軍國之母,還有空軍軍國之母,可以說當時日本全國上下的人民都被軍國主義蒙蔽了雙眼。

原子彈下無冤魂,為何這麼說?看看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就知道了

正是因為這些為虎作伥的日本群眾的支援,在中國人民奮勇抵抗日軍,在中國無辜百姓遭受殘忍殺戮的時候,日本國内舉國歡慶,他們在大街上遊行慶祝,到處都貼着“慶祝攻占南京”等智語,這些日本群眾絲毫不值得人們的同情,他們同樣是劊子手。

原子彈下無冤魂,為何這麼說?看看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就知道了

原子彈下無冤魂,日本群眾應該感謝美國投下的原子彈,因為原子彈炸醒了他們的美夢,也拯救了日本的絕大多數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