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嶽飛當年寫過一首《滿江紅》,壯懷激烈,慷慨激昂,尤其是“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一句,激勵了後世無數英雄。
到了民國時期,有一位國軍名将化用了這句詞,寫道:“渴飲美齡血,饑餐介石頭。歸來報命日,恢複我神州。”
誰這麼大膽呢?吉鴻昌是也!

吉鴻昌1895年生于河南扶溝縣,少年時就胸懷天下,以興複中華為己任。他的老父親在逝世前,曾給他留下了七字遺言——“做官即不許發财”。後來吉鴻昌參軍入伍,一路高升,始終把這句話謹記在心,甚至還專門刻在茶碗上,燒制了一卡車,送給手底下的士兵們。
正是在他的垂範下,他的部隊成為西北軍中紀律最嚴明、戰鬥力最強的隊伍,被稱為“鐵軍”。
後來,馮玉祥在馮蔣大戰中失敗,吉鴻昌接受了蔣介石的改編,但他自始至終都對蔣介石沒有好感,尤其是在九一八事變後,目睹蔣介石對日本人的态度,吉鴻昌毅然選擇出走,并寫下一首詩:“渴飲美齡血,饑餐介石頭。歸來報命日,恢複我神州。”
不久,吉鴻昌就被免去職務,派到美國去“進行實業考察”。當然,名為“外出考察”,隻不過是一種變相的流放而已。
到了美國後的吉鴻昌,很快就感受到了外國佬對中國人深深的蔑視,比如豪華旅店不允許中國人入住,往中國郵寄物件經常遭到郵局職員的刁難等等,更氣人的是,日本人在那裡卻很“吃得開”,受到各種形式的優待。
這一強烈的反差,難免讓人憤慨,但是考慮到工作的友善性,随行的人員都勸吉鴻昌自稱日本人,畢竟日本人和中國人的樣子都差不多,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但吉鴻昌大怒,直言質問:“你們覺得當中國人很丢臉嗎!”
而且,吉鴻昌不但不自稱日本人,還專門刻了一個牌子挂在脖子上,上面寫着大大的字:“I am a Chinese!(我是一個中國人!)”
1932年1月28日,日本人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變”,吉鴻昌聞訊後,義憤填膺,立即終止了在美國的考察,秘密回國,并加入了共産黨,積極抗日。
吉鴻昌聯絡當年的西北軍,成立了“察哈爾群眾抗日同盟軍”,自任前敵總指揮,活躍在張家口一帶,給當地的日僞軍制造了不小的麻煩。
在給将士們訓話時,吉鴻昌專門寫了一首詩:“有賊無我,有我無賊。非賊殺我,即我殺賊。半壁河山,業經改色。是好男兒,舍身報國。”
但可惜的是,這樣的“義舉”在蔣介石看來卻完全就是“胡鬧”,很快就遭到了國民黨軍持續的圍追堵截,吉鴻昌本人更是遭到通緝,最終于1934年11月9日在法租界被捕。
為了盡快除掉這根“肉中釘”,宋美齡和孔祥熙甚至親自出馬去跟法國人交涉,最終将吉鴻昌引渡到北平,并于11月24日遇難,年僅39歲。
就義前夕,吉鴻昌要來紙筆,寫下了那首著名的就義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到了刑場後,行刑人把他押到行刑點,要求他跪下,吉鴻昌大聲說:“我是為抗日而死,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被槍斃,死後也不能倒下,給我拿把椅子來!”
又對行刑人說:“你們在我前面開槍!我要死得光明正大,我要親眼看着蔣介石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