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令歐洲聞風喪膽的中國皇帝,他不死國土必達歐洲,不是成吉思汗

令歐洲聞風喪膽的中國皇帝,他不死國土必達歐洲,不是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無論中國史還是世界史都承認這點。《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甚至認為,即使亞曆山大大帝在世,也要拜成吉思汗做老師。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旭烈兀等人的西征毫無疑問給封建時代的歐亞各國帶去了陰影,使他們對蒙古騎兵深感忌憚。

但在中國古代史上,令封建時代歐亞各國忌憚的帝王不止成吉思汗一人,還有西遼的皇帝耶律大石。耶律大石是西遼建立者,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八世孫,後世學者認為,耶律大石應該與耶律阿保機地位相當,甚至成吉思汗的輔臣耶律楚材也稱贊耶律大石能力出衆:“頗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與成吉思汗的屠城形成鮮明對比。

令歐洲聞風喪膽的中國皇帝,他不死國土必達歐洲,不是成吉思汗

耶律大石是一位令歐亞各國又怕又服的皇帝。他出生于1087年,正值遼朝第8位皇帝耶律洪基在位,耶律洪基在位時朝政混亂,沖突叢生,國力虛耗,遼朝漸漸走了下坡路而金國崛起。從國小習認真的耶律大石憑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進士,他是《遼史》記載遼朝唯一一個契丹進士,可見其獨特之處。

但是,耶律大石一個人奮發圖強也改變不了遼朝的衰落,耶律洪基的孫子耶律延禧(即天祚帝)當了亡國之君,當初金兵大舉進攻的時候,天祚帝直接跑路了,耶律大石就跟大夥商量着立秦晉王耶律淳為帝,史稱北遼,有了皇帝穩定人心後,耶律大石開始跟宋金周旋,在戰鬥中幾次獲勝,誰知後來他還是運氣不好被金兵俘虜,被迫幫金兵帶路直奔天祚帝的大營。

令歐洲聞風喪膽的中國皇帝,他不死國土必達歐洲,不是成吉思汗

耶律大石不想幹這檔子事,半路逃跑了,回到天祚帝身邊。但天祚帝覺得,自己還沒死,耶律大石另立皇帝就是有謀亂嫌疑,他不能接受耶律大石這屬于權宜之計的解釋,而耶律大石覺得再跟着糊塗的天祚帝混說不準哪天就腦袋不保了,幹脆帶着人離開,一路西行。

遼朝的西北部還沒有受到金遼之争影響,耶律大石在西行過程中利用自己的智慧獲得了衆部支援,隊伍不斷擴大。他在軍事上的才能遠遠勝過天祚帝,擊敗了西域各國集結起來對抗他的兵馬,在衆人擁護下登基稱帝,建立西遼,延續了遼國的壽命。

令歐洲聞風喪膽的中國皇帝,他不死國土必達歐洲,不是成吉思汗

當天祚帝已經被金人抓住變成金人冊封的王時,耶律大石卻開創了一番新事業。趁着中亞東喀喇汗國内亂,耶律大石将其變成了自己的附庸,順便定都八剌沙衮(今吉爾吉斯斯坦克境内),随後繼續在中亞擴張,打敗西喀喇汗國,西喀喇汗國的可汗馬赫穆德把責任全部推給突厥遊牧部落葛邏祿人,雙方結仇,随後打了起來。

于是,馬赫穆德請求自己的舅舅、也就是塞爾柱帝國的蘇丹桑賈爾出兵援助。桑賈爾發動了伊斯蘭諸國參戰,打出了保衛穆斯林的口号,組建起10萬聯軍,葛邏祿人一看馬赫穆德能找幫手,趕緊跟西遼皇帝耶律大石求救,耶律大石寫信勸和,桑賈爾卻不接受調解,還回信叫耶律大石也信奉伊斯蘭教,否則自己早晚連他也一塊兒滅了。

令歐洲聞風喪膽的中國皇帝,他不死國土必達歐洲,不是成吉思汗

耶律大石勸和不成,幹脆集合了自己包括契丹人、突厥人與漢人在内的軍隊正面迎擊桑賈爾軍,結果耶律大石指揮得當以少勝多,大敗塞爾柱帝國聯軍,把塞爾柱帝國的勢力趕出了河中地區,西遼從此成為中亞霸主,這是伊斯蘭教第一次屈服于一個不信教的王朝,穆斯林史學家伊本·艾西爾曾經評價:“在伊斯蘭教中,沒有比這更大的會戰。”

西遼在耶律大石統治下威震亞歐,國土一度囊括中亞地區達到裡海甚至與歐洲接壤。耶律大石對待宗教比較寬松,從不強制推行統一信仰,他吸取之前遼朝滅亡的教訓,對臣服西遼的屬國和附庸都采取寬容的管理制度,促進了中亞地區各民族交流與東西方文化的融合。

令歐洲聞風喪膽的中國皇帝,他不死國土必達歐洲,不是成吉思汗

當時歐洲正進行第二次十字軍東征,耶律大石的西征事迹也被傳到了歐洲,歐洲開始流傳東方世界有一個神秘、勇敢且無所不能的王,他對宗教的寬容以及西征擴張讓當時歐洲諸國又怕又服,西遼在諸國眼中等同“中國”。現在阿拉伯語、俄語、拉丁語和古英語中中國的發音類似于“契丹”,就是受到了耶律大石西征的影響。

隻是耶律大石雖然讓西遼稱霸一時,本人卻隻活了五十七歲,于1143年因病去世。後來西遼帝位又傳了幾代,蒙古人崛起之後被其所滅。耶律大石如果再多活幾十年,西遼國土恐怕已經擴到了歐洲,隻能說曆史總有偶然性,耶律大石崛起和西遼滅亡都是多重因素綜合下的結果。

繼續閱讀